-
公开(公告)号:CN112032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730110.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温地热梯级开发利用的发电和集中供热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中深层水热地热井采灌系统、地热发电系统、具有至少四个板式换热器的地热板换供暖系统与建筑室内系统相连,地热板换供暖系统的各个板式换热器依次首尾相连且均与建筑室内系统并联接,还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地热热泵的地热热泵供暖系统,且地热热泵供暖系统的地热热泵分别与地热板换供暖系统的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且相互串联在建筑室内系统上。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五级梯级利用地热能,可以根据实际项目地热水温度特点,进行部分梯级利用,但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超过80%。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19476.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复合空气源双级热泵的储热供热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与至少两个高温水源热泵相并联,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与低温空气源热泵相连,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通过电储热锅炉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和/或高温水源热泵中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直接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作为基础热源,辅助空气源热泵和电加储能锅炉作为调峰措施;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利用高能效系统进行蓄能,降低运行成本;还通过中深层地热水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进行除霜处理,同时又实现不间断供暖,进一步提高系统供热能效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69440.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IPC: E21B33/03 , E21B47/00 , E21B47/07 , E21B47/12 , E05B51/02 , E05B65/00 , E05B63/14 , H02J7/35 , G07C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兼带数据传输功能的地热井用井口装置,其包括固定环和设在固定环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数据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热井深处的温度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数据采集单元所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至相应移动终端上。本申请具有增强地热井的井口装置的信息化功能,提高其外部的防护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4497.X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深层地热的带旋流喷射口自净滤水筛孔井管。它解决了现有筛孔井管清堵除塞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包括抽水回灌管体、若干筛孔、筒状滤网、环形过水通道和连接固定结构,筒状滤网周向分别具有若干隔水带和过水区域且隔水带和过水区域一一交错分布设置,环形过水通道一侧分别和抽水回灌管体上的筛孔相连通,过水区域靠近隔水带的一侧设有水流斜向引导结构,过水区域另一侧具有水流径向引导结构。优点在于:通过径向水流和斜向水流两股水流的混合冲击下,使筒状滤网外壁、岩土井内壁及其形成的环形空间得到自净清理。实现通过压力水使得回灌井堵塞物得到清理刷新,重新恢复过滤通水功能,使井管达到自净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0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07565.6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绞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不同规格滚筒的活动绞车。本发明采用活动安装座承载滚筒的支撑端辊轴,当滚筒需要更换时只需将活动安装座拆下,就可方便的拆装滚筒,对于不同规格的滚筒,借助设置在活动安装座与机架之间的螺栓连接调节活动安装座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了不同规格的滚筒的灵活安装,提高了绞车的适配性,实现一辆运输车及绞车配多套光纤设备使用,大大节约了绞车和运输车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033035.X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贯入式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包括:获取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对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进行目标检测,得到目标检测结果;根据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获取位于不同岩土层深度的监测设备以及加热设备;调节加热设备的温度信息,并通过热成像技术获取岩土层样本图像信息的热成像信息;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监测设备的导热数据信息;并将岩土层参数信息、热量监测时间与导热数据信息导入到预设的导热系数算法进行计算,获取岩土层的导热系数;将导热系数传输至目标设备,以控制显示导热系数。本申请具有提高岩土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4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632030.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IPC: F24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长地热系统使用寿命的方法,通过改变循环流体的粘度性质来调控地热系统的水热循环,使循环工质在地热系统中更倾向于选择高温通道;在不改变井间距和开采流量的前提下,该方法仅需要使用一些无毒无害的化学添加剂来改变循环工质的粘度,便可以使抽水井中的温度下降显著变缓,提高地热系统的使用寿命,可应用于多含水层地热系统以及干热岩地热系统,经济效益非常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319476.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复合空气源双级热泵的储热供热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中深层封闭式循环井与至少两个高温水源热泵相并联,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与低温空气源热泵相连,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通过电储热锅炉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和/或高温水源热泵中至少一个高温水源热泵直接与高温热水供热端相连。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中深层地热能作为基础热源,辅助空气源热泵和电加储能锅炉作为调峰措施;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利用高能效系统进行蓄能,降低运行成本;还通过中深层地热水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进行除霜处理,同时又实现不间断供暖,进一步提高系统供热能效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369440.4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IPC: E21B33/03 , E21B47/00 , E21B47/07 , E21B47/12 , E05B51/02 , E05B65/00 , E05B63/14 , H02J7/35 , G07C9/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兼带数据传输功能的地热井用井口装置,其包括固定环和设在固定环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数据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热井深处的温度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数据采集单元所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至相应移动终端上。本申请具有增强地热井的井口装置的信息化功能,提高其外部的防护性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17382.2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河北艾佳源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地热开采井的高效抽采设备,包括伸入筒与抽采筒,所述抽采筒外壁与伸入筒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抽采筒外壁固定有两根衔接杆,所述伸入筒外壁固定有两根固定杆,两根所述衔接杆均通过固定机构与固定杆连接,所述伸入筒外壁设有多个折叠槽,多个所述折叠槽内均通过转动块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固定设有插针。本发明通过将抽采筒设置成双层真空管,能采用双层真空管降低热损失,以便把井底温度较高的水抽采到井口,使温降低于10℃;同时通过设置折叠槽、顶杆与上顶机构,折叠槽可以为支撑杆提供收纳空间,同时借助顶杆与固定槽实现了折叠杆处于折叠槽内的稳定放置,避免对装置收纳造成阻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