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905500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2121520.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记录式大坝强震监测装置,包括若干大坝测点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器、标定单元、对时单元和存储单元;各大坝测点单元分别包括三个加速度检测子电路,各加速度检测子电路均具有测试端和输出端,加速度检测子电路的输出端作为大坝测点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标定单元、对时单元和存储单元电性连接;标定单元的输出端与各加速度检测子电路的测试端电性连接;各大坝测点单元测量各测点的三个相互正交的轴向的振动加速度,并输出加速度信号经数据采集单元发送至控制器中;标定单元定期向加速度检测子电路发出标定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20657521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076417.5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台站地震仪器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微处理器、主电源、备用电源、AD采样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比较电路连接至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且微处理器连接至地震仪,所述备用电源通过AD采样电路连接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电路连接至电量显示单元,所述微处理器电路连接至短信报警单元,所述短信报警单元电路连接至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网络连接至无线终端。实时检测地震仪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工作状态,根据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工作流程以短信的方式通知系统的工作状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99260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745061.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4F1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测距中的全数字时间间隔测量装置,涉及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本系统包括参考时钟模块(100)、待测时间间隔产生模块(200)、相位重合检测模块(300)、边沿检测模块(400)、计数器模块(500)和数据处理模块(600)。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模块是由FPGA芯片上产生,由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FPGA的高速数字逻辑电路,可以直接与激光系统中其他小系统直接集成、通信等;本实用新型的参考时钟模块是频率较稳定,减少测量误差;本实用新型的可移植性较强,通过简单的参数改变,就可以移植到其他地震仪器中精密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216647531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2891627.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震报警及紧急处置的地震开关,包括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单片机、供电模块、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其中单片机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单片机同时与MEMS数字加速度计和时钟模块电性连接,主控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干接点开关和/或湿接点开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地震报警及紧急处置的地震开关,可通过存储模块存储震动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实时发送至上级服务器进行存储,为地震大数据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通信模块还可用于接收来自上级服务器的控制信号,以及实现通过接收来自上级服务器的其他来源地震数据进行综合地震险情判断,提高报警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20769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933987.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包括MCU、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阀门关闭子电路、具有关断管道部件的电动阀和通信子电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MCU的GPIO端口和中断端口电性连接;MCU与阀门关闭子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MCU还与通信子电路电性连接;阀门关闭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动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动阀的反馈信号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管道的振动加速度,并将加速度检测结果发送至MCU中;MCU开启阀门关闭子电路和通信子电路并执行本地关断阀门动作,MCU还可通过通信子电路与附近相邻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的通信子电路或者远程主站进行通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99259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745081.2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4F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密时间测量装置,涉及精密时间测量技术。本装置包括PLL时钟源(1000)、待测信号产生电路(2000)、计数器(3000)、边沿检测电路4000)、延迟链电路(5000)、查找表(6000),数据存储及输出(700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使用FPGA芯片上设计的电路系统,通过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来编程实现能够测量起始、停止事件发生时刻的两事件时间间隔的精密时间测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三维激光扫描、激光测距、绝对重力仪中短时间间隔的测量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2905535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2118397.8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预警测试装置,包括若干加速度采集单元、模拟信号输入单元、报警输出单元和控制器U7,加速度采集单元具有测试输入端和若干输出端,其输出端与模拟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加速度采集单元将获取的加速度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经输出端输出到模拟信号输入单元中;模拟信号输入单元对接收到的差分信号转为单端信号,对该单端信号进行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输入控制器U7的输入端中;控制器U7的输出端与报警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报警输出单元的输出端选择性的与不同的指示灯电性连接;控制器U7的输出端还与加速度采集单元的测试输入端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4920.1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的一阶主频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整理建筑的振动数据以及建筑结构数据,利用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和验证后的模态识别技术对搜集的每栋建筑的数据进行模态识别,得到每栋建筑的一阶主频;基于现有的一阶主频经验公式,根据得到的所述一阶主频,统计相关的参数值,对一阶主频经验公式的数据点进行补充,并进行重新回归分析,得到建筑修订的一阶主频经验公式;基于所述修订的一阶主频经验公式,进行建筑一阶主频的估算。本申请能够提高我国超高层建筑一阶主频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2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4922.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IPC: G06F18/10 , G06F18/213 , G01H17/0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一阶主频和阻尼比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对地震中获取的原始绝对加速度时程记录进行预处理,得到相应的绝对速度时程和相对位移时程;采用频域的峰值拾取法‑自功率谱法计算所述绝对速度时程和所述相对位移时程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峰值点,将所述峰值点对应的频率作为一阶主频;采用SSI方法识别建筑结构在两次远场地震中自振周期、阻尼比和振型,得到相应的稳定图;将采用的峰值拾取法‑自功率谱法计算得到的一阶主频和采用SSI方法得到的所述稳定图进行结合,根据结合结果确定最终的一阶主频和阻尼比。本申请能够显著提供高层建筑模态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6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24923.5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与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强震动监测台阵的加速度记录,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加速度时程,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得到结构响应分析结果,利用时峰值拾取法和频域的随机子空间法进行模态识别技术分析得到相互验证的结构一阶周期,得到验证后的模态识别方法;基于周期经验公式,对典型超高层建筑台阵进行一阶周期经验公式拟合分析,并修订超高层建筑一阶周期经验公式;利用验证后的模态识别方法得到每栋楼的阻尼比,将建筑的高度、长宽比、一阶自振周期、结构材料、横向荷载抗力系数和振动幅度参数作为影响因素,对阻尼比和所述影响因素分别做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参数对阻尼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