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垃圾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951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282047.0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垃圾处理系统,换热装置包括:第一介质层,具有第一介质入口和换热后第一介质出口;第一换热壁,位于第一介质层的内围,第一换热壁的外壁与第一介质层相连;液态金属层,位于第一换热壁的内围,与第一换热壁的内壁相连,具有液态金属入口和换热后液态金属出口;第二换热壁,位于液态金属层的内围,第二换热壁的外壁与液态金属层相连;第二介质层,位于第二换热壁的内围,与第二换热壁的内壁相连,具有第二介质入口和换热后第二介质出口。该换热装置可在提高低温介质温度的同时避免与高温介质接触的换热壁壁面温度明显升高,解决了现有提高低温介质参数引起的与高温介质接触的换热壁壁面腐蚀的问题。

    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81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17163.0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及换热方法。其中,用于锅炉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立置的壳体,具有进气口及排水口,进气口位于排水口的上方;换热组件,部分或全部换热组件位于壳体内,换热组件包括多个换热件,多个换热件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进气口进入的待冷却介质由上至下依次经过多个换热件的逐层换热后充分冷凝并从排水口排出至壳体外。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锅炉系统排出的排污水中蒸汽易形成水雾或液滴、影响人员通行的问题。

    利用废热的换热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932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64385.7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42 B01D1/26 C02F220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热的换热装置,利用废热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新蒸汽入口,且另一端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以及成品液出口;多级蒸发器,多级蒸发器串联设置在壳体内,每级蒸发器的蒸发侧均设有蒸发侧缓冲罐,且蒸发侧缓冲罐上设有循环水泵;可拆卸喷头,可拆卸喷头设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循环水泵相连;二次加热组件,设在壳体的顶部且具有二次蒸汽入口和二次蒸汽出口;冷凝器,设在壳体内,在蒸汽的流动方向上,冷凝器位于蒸发器的下游。根据本发明的利用废热的换热装置,可实现废水的预热,多效蒸发和冷凝,利用低温余热,实现废水蒸发净化。

    锌浸出渣处理装置和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899497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279820.X

    申请日:2012-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Y02P10/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浸出渣处理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锌浸出渣处理工艺。其中,锌浸出渣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限定出熔池且包括上炉体、中炉体、下炉体和炉缸,所述炉体具有锌浸出渣及熔剂加料口、排烟口、排渣口、补风口和形成在所述炉体侧壁上的喷枪插口;和侧吹喷枪,所述侧吹喷枪插设在所述喷枪插口内,用于向所述熔池内喷入含氧气体和燃料且用于向所述熔池内喷入含氧气体和还原剂。本发明的上述锌浸出渣处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锌浸出渣处理工艺能耗及生产成本低,锌、铅、银及稀散金属回收率高,并能够改善操作环境。

    过滤器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57813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810225418.7

    申请日:200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器装置,包括过滤器本体、托架、和支撑框架,其中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入口、出口和设置在其内的滤芯,所述托架安装到所述过滤器本体上,且所述托架沿纵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装置能够快速拆卸、更换滤芯和安装从而提高操作效率。

    炉罩
    26.
    发明公开
    炉罩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62160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224199.0

    申请日:2008-10-27

    Abstract: 一种炉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由膜式壁构成且形成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和加料口;和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设在所述罩体的内壁上。根据本发明的炉罩,罩体由膜式壁构成,因此炉罩的重量轻、能够对炉罩进行充分的冷却,余热回收效率高,降低了罩体内的耐火材料层上的结灰,延长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维护简单。

    灰斗
    27.
    发明公开
    灰斗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1761931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225201.6

    申请日:2008-10-27

    Abstract: 一种灰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位于上端的灰渣入口,位于下端的灰渣出口,和设在主体侧壁上的辅助灰渣出口;和格栅,所述格栅倾斜地设置在所述主体内且所述格栅的下端邻近所述辅助灰渣出口。根据本发明的灰斗,格栅能够将较大尺寸的灰渣与较小尺寸的灰渣分离,并且将较大尺寸的灰渣通过辅助灰渣出口排出,避免了较大尺寸的灰渣直接砸到灰斗的壁上,降低了对主体的损坏,提高了灰斗寿命。

    余热锅炉及其汽包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985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304089.0

    申请日:2007-12-25

    Abstract: 一种用于余热锅炉的汽包,外壳、汽水分离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和出汽口;所述汽水分离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分离从所述回流口进入到所述外壳内的蒸汽和水;所述冷凝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外壳内的部分蒸汽凝结成冷凝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余热锅炉的汽包,在汽包内设置冷凝装置,可以将汽包内的部分蒸汽直接凝结成冷凝水,由于汽包是密封结构,其本身就是用于储存蒸汽,因此,其内部环境好,产生的冷凝水中无杂质,质量高。

    带余热回收的烟气碳捕集系统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3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11165.2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烟气碳捕集系统及应用方法。带余热回收的烟气碳捕集系统包括洗涤塔、吸收塔、再生塔、第一蒸发器、压缩机、减温减压设备和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具有第一工质进口和第一工质出口,冷凝器具有第二工质进口和第二工质出口,第二工质出口、减温减压设备、第一工质进口、第一工质出口、压缩机和第二工质进口依次连通形成工质循环回路,冷凝器的工质侧为放热侧,冷凝器的吸收剂侧为吸热侧。本发明的带余热回收的烟气碳捕集系统,能够回收系统中产生的余热,并将余热就近用于烟气碳捕集系统本身,减少了冷却水用量,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公用资源消耗大和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冶金炉窑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9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9993.1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金炉窑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炉窑、热泵机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炉窑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炉窑内具有冷却水,热泵机组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具有流体介质,第二通道与出水口连通,冷却水从炉窑流入第二通道并将部分热量转移至所述第一通道的流体介质内,降温后的冷却水回流至炉窑内,第一管路连通出水口和第二通道,第二管路连通炉窑和进水口,第三管路连通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以使第二管路内的部分冷却水可流入第三管路以对动力设备进行降温,随后再通过第三管路回流至第二管路。本发明实施例的冶金炉窑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对水的冷却效果好,改造幅度和费用低,节省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