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93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881716.X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金属材料准静态单轴拉伸真实断裂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准静态单轴拉伸试验获得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σu、截面收缩率RA和真实断裂应力σf;2)、结合步骤1)的数据,采用Manson方法进行分析,分析中采用的Manson公式为3)、在Manson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步骤1)的数据分析,通过引入修正系数k后建立预测公式为式中,本发明在Manson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修正系数k后,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度,为获取颈缩后材料断裂失效点对应的真实断裂应力提供新的预测方法,可更好的服务力学设计和安全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4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34922.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的密封特性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模拟压缩模型:采用ABAQUS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和上刚性法兰和下刚性法兰;S2:定义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S3、基于结构式和扫掠式的网格划分算法对模拟压缩模型行网格划分,生成网格模型;S4、基于模拟压缩模型中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形状施加边界条件;S5、对上刚性法兰施加荷载模拟弹簧金属C形环的压缩回弹过程,导出模拟压缩回弹过程数的据进行计算。通过该分析方法能够建立合理准确的三维弹塑性大变形分析模型,实现弹簧金属C形环的精细化建模与模拟分析,得到准确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和密封面接触应力和变形等详细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83865.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D3/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VR条件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力行为模拟方法、系统;包括对RPV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对整个求解时间域进行时间离散;读取离散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近场动力学热烧蚀模型,并利用动态边界识别方法,判断所有物质点的烧蚀状态,更新RPV模型烧蚀边界;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位移分布;建立断裂模型,判断所有物质点中键断裂破坏状态,更新损伤累积量;重复更新过程至所有时间步计算结束,得最终的烧蚀边界、温度分布、位移分布和损伤累积量,确定RPV的热力耦合及破坏失效行为。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同时模拟RPV烧蚀过程、瞬态传热和热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12908.2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奇异单元网格划分法划分类裂纹尖端的网格,并构建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采用所述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计算距类裂纹尖端特征距离的应力;在瞬态载荷和外载荷条件下,采用编译器软件,通过主循环瞬态极值组合和子循环瞬态峰谷值应力幅配对的方式计算疲劳损伤系数。本发明实现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的计算,且计算准确度较高;根据计算得到的疲劳损伤系数,对类裂纹不连续区的疲劳损伤进行评定。本发明填补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疲劳损伤系数计算的技术手段空白,可用于利用商用软件对核一级设备类裂纹不连续区的工程疲劳校核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85386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20887.8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结构疲劳使用系数计算保守性的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取分析对象的疲劳数据;2.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数据库中提取截面的交变应力分量、温度数据并存储;3.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疲劳数据中获取一次加二次应力强度Sn超过3Sm的截面;4.将获取的所述修正为将所述超过3Sm的截面的交变应力减去温度载荷导致的应力形成新的疲劳数据;5.经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机械载荷导致的交变应力强度Satmech;并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数据库中读取热载荷导致的交变应力强度Satther;6.分别获取热应力弹塑性修正因子Kether和机械应力的弹塑性修正因子Kemech,获取新的交变应力强度Sa';7.获得与所述新的交变应力强度Sa'对应的疲劳使用系数N。本发明效率高,结果可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