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9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59531.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透射电镜试样辐照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降温控制系统和升温控制系统,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降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内,升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样品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样品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739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932465.5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氧扩散迁移行为的模拟方法、模拟系统和储存介质,包括:模拟含Nb锆合金晶体中不同间隙占位氧原子的含Nb锆合金结构;对所有所述含Nb锆合金晶体中不同间隙占位氧原子的含Nb锆合金结构进行结构优化,以得到与所有所述含Nb锆合金晶体中不同间隙占位氧原子的含Nb锆合金结构对应的能量最低的间隙占位氧原子的含Nb锆合金结构;对每对始末构型进行过渡态搜索,获得每对始末构型的单点能;将每对始末构型的单点能带入迁移能计算公式,得到每对始末构型氧原子的迁移能,模拟预测稳定态氧原子在含Nb锆合金晶体中的扩散行为。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模拟氧在含Nb锆合金中的扩散迁移行为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43903.9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02 , G01N1/28 , G01N1/3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研一体机制备辐照后弥散燃料纳米压痕试样的方法,属于核燃料及材料辐照后样品制备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样品且将样品转运至置有所述精研一体机的屏蔽环境中;将样品粘附于纳米压痕仪的样品台上,且将样品台装载于精研一体机的悬臂上;对样品进行逐层切割直至其高度为0.3~2mm停止;对切割完成所得样品依次进行研磨和抛光,将样品和样品台进行电连接;将样品和样品台电连接形成的整体从精研一体机的悬臂上脱落。采用该制备方法,可有效制备出表面光洁、导电性良好且厚度小于2mm,能够满足纳米压痕测试要求的辐照后强放射性弥散燃料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9531.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机的透射电镜试样辐照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光圈隔板、样品台、降温控制系统和升温控制系统,所述光圈隔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贯穿的透光光圈,样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辐照面上;降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内,升温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样品台的一侧;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束流垂直射出的方向设置一个光圈隔板,并在光圈隔板中心设置透光光圈,通过透光光圈使得分散的离子束流均与的入射至样品台上,对位于辐照面上的样品试样进行辐照;同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样品台的温度进行调整,实现对辐照的样品试样进行精准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03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753435.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硼元素的BCC结构高熵合金,其涉及属于高熵合金材料领域,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铝:5~15%;锆:40~60%;铌:20~30%;钼:5~15%;钒:0.1~5%,余量为硼元素(0.01~3.0%)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针对目前典型BCC结构难熔高熵合金如TaNbMoW、TaNbMoWV等含有大量高密度金属元素,合金密度大,成本高,室温塑性差,难以作为结构材料应用的瓶颈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硼元素的新型BCC结构难熔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出了强韧兼备的BCC结构难熔高熵合金;硼元素与Mo、Nb、Zr的混合焓分别为‑34、‑54和‑71 kJ/mol,绝对值很高的负混合焓使元素偏聚形成硼化物,硼化物的形成可通过Orowan机制对合金进行强化,提高了合金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751525.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中子毒物特性的Al‑Nb‑Zr‑Mo‑Hf‑B体系高熵合金,其属于高熵合金材料领域,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铝:5~15%;铌:20~30%;锆:37~60%;钼:4.99~15%;铪:1~20%,余量为硼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针对目前典型BCC结构难熔高熵合金如TaNbMoW、TaNbMoWV等含有大量高密度金属元素,合金密度大,成本高,室温塑性差,难以作为结构材料应用的瓶颈问题,同时以外的研究为对中子毒物特性的高熵合金研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Al‑Nb‑Zr‑Mo‑Hf‑B体系的高熵合金,并充分考虑B元素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高熵合金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48121.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速率理论和团簇动力学的辐照损伤仿真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核心计算模块、控制模块、网页客户端以及API接口;网页客户端通过API接口以请求/响应的方式使用JSON格式协议访问核心计算模块的应用程序功能,控制模块控制核心计算模块进行仿真计算;核心计算模块包括团簇动力学模块、速率理论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辐照初期以及辐照中后期锆基合金中辐照损伤的全周期模拟,从而可以预测缺陷结构的发展和缺陷团簇的稳定性,创造性的克服了由于团簇动力学和率理论方法的仿真原理过程不同而导致两种之间无法直接结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71063.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下锆基合金中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拟方法及模型系统,涉及核材料辐照模拟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反应速率理论方法建立模拟位错结构的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建立基于演化和辐照生长模型的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将获取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参数输入至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位错环半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值模拟参数模拟计算位错环半径与合金元素含量、晶粒尺寸、温度、剂量率的依赖关系。本发明能够模拟研究辐照剂量对位错环半径、位错密度的影响,还可以用于研究锡和铌作为锆基合金中的合金元素对位错环生长动力学、力学性能和辐照生长的影响,预测范围广,还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0235.7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等摩尔比NbTiZr固溶体中空位形成能的计算方法,涉及核材料辐照效应的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固溶体体系中原子势;构建含空位的固溶体体系;计算固溶体体系中空位形成能;计算含空位的固溶体体系的电子结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元素间互相替代的方法得到原子化学势;再基于化学势,分别删除各个原子位点上的原子,计算所有种类空位的形成能;计算不同种类空位的差分电荷密度,获得局域环境对空位的影响机理。无需复杂的实验结果或难以获得的精准经验势就可以获得空位形成能,对固溶体中空位缺陷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克服了实验上很难从原子尺度揭示辐照初期单空位形成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39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01492.0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01N23/00 , G01N23/04 , G16C20/70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排六方晶体辐照级联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级联范围标定技术领域,主要在于能够提高密排六方晶体辐照级联范围的确定效率和确定准确度。其中,响应于待检测密排六方晶体的辐照级联范围的确定信号,对待检测密排六方晶体的辐照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获取在受到入射粒子辐照时待检测密排六方晶体中原子发生级联碰撞的离位级联过程数据;基于离位级联过程数据,确定待检测密排六方晶体的离位级联过程图;利用预设标定算法对离位级联过程图进行级联范围的粗标定,得到初始级联范围;确定初始级联范围内各个原子之间的原子能量差,并基于原子能量差,在初始级联范围内确定待检测密排六方晶体的级联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