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8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341680.4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RA技术的白斑综合症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ERA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设计: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依序包括SEQ IDNO:3,THF,SEQ ID NO:4和C3间臂;(2)提取待测样品DNA;(3)将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添加至ERA检测体系中进行ERA检测。本发明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的ERA引物和探针可以有效扩增靶基因,灵敏度达到100copies/μLcopies/μL。检测特异性高,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副溶血弧菌、肝肠胞虫以及健康对虾DNA均无交叉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67931.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 中国海洋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RA技术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及检测用引物和探针。本发明以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ATP酶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并进行ERA检测,根据ERA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即可判断检测结果。本发明实验操作简单,耗时短速度快,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灵敏度可达1.0×100copies/μL,且结果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7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81088.1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 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体长生长性状关联的SNP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及其应用。SNP分子标记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NP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端起第282位,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为T/C型。该SNP位点能够在凡纳滨对虾辅助育种中可用于凡纳滨对虾的体长筛选,根据SEQ ID NO.1序列设计的引物或将该引物制备成试剂盒可用于检测该SNP位点。本发明所提供的SNP分子标记Chr37_11743678可以用来辅助选择快速生长亲本,利用此SNP分子标记中的CC基因型对亲本进行选择,可以提高育种群体的生长速度,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提供创新工具,缩短育种周期,助力产业发展和效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82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88063.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IPC: C07K16/08 , C07K16/00 ,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31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靶向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鲨鱼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抗体氨基酸序列为选自SEQ ID NO.8~14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为可用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cp、nsp1、nsp2抗原蛋白检测。该纳米抗体的制备或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cp、nsp1、nsp2抗原蛋白的表达与纯化;B:鲨鱼天然文库和/或鲨鱼免疫文库的构建;C:辅助噬菌体救援、纯化得到噬菌体文库;D:抗cp、抗nsp1、抗nsp2抗原蛋白噬菌体文库淘选;E:phage‑ELISA鉴定并测序,序列比对具有不同CDR3区序列的cp、nsp1、nsp2纳米抗体。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可以检测水产养殖动物、养殖水体养殖饲料是否遭受病毒污染等,实现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5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0298.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豹纹鳃棘鲈皮肤组织离体培养获得色素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配置原代细胞培养液;步骤B:对豹纹鳃棘鲈皮肤组织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鱼皮组织;步骤C‑1:通过酶解法对预处理鱼皮组织进行消化反应得到外植体;步骤C‑2:通过外植体法对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得到豹纹鳃棘鲈皮肤组织原代色素细胞。将豹纹鳃棘鲈皮肤组织通过酶解法与外植体法相结合成功分离并培养出豹纹鳃棘鲈皮肤组织原代色素细胞组,实现了几种色素细胞的共存培养。为探究色素细胞自身功能、基因调控机制提供原料,并为进一步探究色素细胞对体色的影响提供离体验证实验前提条件。同时,也为豹纹鳃棘鲈的良种繁育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6690.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鱼类体色分辨领域,具体为一种鱼类表皮体色量化方法和装置,该鱼类表皮体色量化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鱼类的表皮图像;步骤2:基于图像分割模型,对表皮图像进行处理,得到鱼类对应的至少一种色素细胞图像;步骤3:对色素细胞图像进行统计处理,确定色素细胞图像对应的色素细胞信息,色素细胞信息包括色素细胞类别、色素细胞数量和色素细胞面积;步骤4:根据色素细胞信息,量化鱼类表皮体色。本申请通过采集鱼体表面的表皮图像,结合图像分割模型,优化对鱼类的非虹彩区域内多种色素细胞的统计方法,实现对鱼类体色精确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7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70798.6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IPC: C07K16/12 , G01N33/543 , G01N33/569 , G01N33/58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对靶向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因子的驼源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抗体氨基酸序列为选自SEQ ID NO.8~20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为可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pirA、pirB抗原蛋白检测。该纳米抗体的制备或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pirA、pirB抗原蛋白的表达与纯化;B:驼源天然文库的构建;C:驼源天然文库进行M13K07辅助噬菌体救援、纯化得到噬菌体文库;D:抗pirA、抗pirB抗原蛋白噬菌体文库淘选;E:phage‑ELISA鉴定并测序,序列比对具有不同CDR3区序列的pirA、pirB纳米抗体。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可以检测水产养殖动物、养殖水体是否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养殖饲料是否遭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等,实现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3745.1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应用,引物组包括以下引物:上游引物NNV‑PCR‑1‑Fw:5’‑GTTCCCTAGTGCGTATC‑3’,下游引物NNV‑PCR‑1‑Rw:5’‑CTTCCAGCCGTGTATAG‑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一步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取待检石斑鱼样品头部或肝部的总RNA;步骤S2:反转录提取的所述总RNA,得到cDNA;步骤S3: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通过上述引物组进行PCR扩增。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可实现利用一步PCR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进行检测,并且通过设计合适的引物长度,避免引物过长降低特异性和产量,本发明的PCR引物具备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8465.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虾DNA快速提取方法,采用Chelex‑100法,通过孵育、变性对对虾肌肉和/或肝胰腺组织进行DNA提取。本发明使用Chelex‑100树脂方法提取对虾肌肉与肝胰腺中的基因组DNA,整个过程可仅需约30min,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没有复杂仪器、无需专业人员操作。该方法适用于快速提取对虾肌肉与肝胰腺组织的DNA,并且对后续实验无影响。本发明可用于实验室之外,服务于粗养、半精养、精养、超精养等多种养殖场景,减少对虾养殖场病害而产生的人力物力损失且对虾场病原快检体系的构建及SPF(无特定病原)亲虾培育等育种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10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17704.6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IPC: C12Q1/6806 , C12Q1/6869 , C12Q1/6888 , C40B50/06 , G16B20/20 , G16B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东星斑分子溯源选择育种方法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东星斑分子溯源选择育种方法,结合国内东星斑等鱼类育种现状,实现对现存的连续多代样本进行低成本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分子溯源分析它们的亲缘关系,完成对连续多代鱼类亲缘关系的鉴定,综合多代间的优良性状,科学辅助鱼类新品种选育工作,为鱼类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育种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性成熟周期长且已培育多代而未进行系统选育鱼类的育种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成为鱼类良种培育的有力工具,对于东星斑、杉斑、虎斑以及老鼠斑等已培育多代而未科学地选育的鱼类等水产养殖品种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