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416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310750077.6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雷达电力线点云数据的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每根电力线的点云数据逐条提取;步骤2将一根电力线投影到二维平面,确定该电力线在二维平面上的走向;步骤3根据步骤2中所述电力线在二维平面上的走向,得到该电力线点云数据的初始端点,根据该电力线二维平面走向以及该电力线点云数据的初始端点解算得到位于该电力线中心走向线上的精确起始端点;步骤4确定电力线拟合的竖直平面坐标系;步骤5得到该电力线的拟合模型。本发明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大大加快了运算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46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0171066.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慕荣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对变电站进行建模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变电站划分为若干区域;(2)对每个区域内的实体均采用多次扫描的方式采集点云数据;(3)对每个区域内的实体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4)对点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5)对消噪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抽稀;(6)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实体的点云数据进行分割;(7)对分割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类重构以生成分割后的点云数据对应的模型;(8)将所述分割后的点云数据对应的模型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变电站模型。本发明方法可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规范化地对变电站进行建模以实现变电站的三维重构,为变电站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监管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170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170640.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慕荣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对变电站变压器进行建模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采用多次扫描的方式采集变电站变压器的点云数据;(2)将多次扫描获得的变电站变压器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3)对点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4)对消噪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抽稀;(5)基于变电站变压器的实际结构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割;(6)根据点云数据的分类指标对分割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类;(7)基于分类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模型分类重构;(8)拼接得到完整的变电站变压器模型。本发明方法可准确高效地对变电站变压器进行建模以实现变电站变压器的三维重构,为变电站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监管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70116.3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慕荣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对变电站母线进行建模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采用多次扫描的方式采集变电站母线的点云数据;(2)将多次扫描获得的变电站母线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3)对点云数据进行消噪处理;(4)对消噪后的点云数据进行抽稀;(5)基于抽稀后的母线点云数据,提取母线的任意N个截面圆,获取各截面圆的半径和圆心;(6)基于各截面圆的半径计算出该N个截面圆的半径的平均值R,并将其作为母线的半径;基于各截面圆的圆心构建母线延伸轨迹;(7)基于母线的半径和母线延伸轨迹建立母线模型。本发明方法可准确高效地对变电站母线进行建模,为变电站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监管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65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87064.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超高压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N3/084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气象预警系统得到气象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出输电线路绝缘子的盐密值;2)根据计算得到的盐密值和杆塔所在地的气象数据,计算该盐密下绝缘子的50%污闪电压;3)将输电线路划分为Num个区间,并对每个区间分别进行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风险,最后计算整个输电线路的绝缘子污闪风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基于历史记录的气象和盐密监测的数据,利用提供给定气象条件进行输电线路的污闪概率评估,进而没有必要进行实时在线污秽监测,不用在输电线路上大量安装污秽在线监测装置,可以节省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853963.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超高压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慕荣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变电站支柱绝缘子中心线提取方法,所述支柱绝缘子中心线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支柱绝缘子点云数据;2)点云数据三角化;3)提取支柱绝缘子的圆柱端面;4)圆柱断面的点云输出与消噪;5)拟合圆柱特征量;6)提取圆柱中心向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提取变电站支柱绝缘子中心线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数据利用率高,拟合出的圆柱或者断面圆能够代表完整的支柱绝缘子特征,提取的中心线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拟合程度更好,可靠度高,避开了伞裙对测量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进一步的绝缘子倾斜度测量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3963.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超高压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慕荣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变电站支柱绝缘子中心线提取方法,所述支柱绝缘子中心线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支柱绝缘子点云数据;2)点云数据三角化;3)提取支柱绝缘子的圆柱端面;4)圆柱断面的点云输出与消噪;5)拟合圆柱特征量;6)提取圆柱中心向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提取变电站支柱绝缘子中心线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数据利用率高,拟合出的圆柱或者断面圆能够代表完整的支柱绝缘子特征,提取的中心线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拟合程度更好,可靠度高,避开了伞裙对测量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进一步的绝缘子倾斜度测量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48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79605.4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等电位安全转移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直升机将等电位作业体运载至线路待检修位置后,等电位作业体与上相导线接触以形成等电位,以便进行等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体在上相导线上进行等电位作业后,带电作业人员将绝缘软梯从上相导线展放至同回路的下层导线上,带电作业人员沿绝缘软梯从上相导线转移至上相导线所处回路的中相导线或上相导线所处回路的下相导线,以对中相导线或下相导线进行等电位作业。本发明通过将绝缘软梯沿交流输电线路展放,实现了带电作业人员在线路档中沿绝缘软梯的等电位转移,进而实现带电作业人员对中相导线或下相导线开展等电位作业,提高了交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06096361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960637.X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湖北省超能超高压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1R3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单导线输电线路风偏相间闪络的试验模型,包括第一铝绞线(1)和第二铝绞线(2),所述第一铝绞线通过至少四根绝缘支柱支撑,所述第二铝绞线通过至少四根绝缘支柱支撑;所述第一铝绞线的两端连接有接地线(11),所述第二铝绞线连接有工频试验变压系统。该试验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导线风偏后两相导线在某一部分间隙距离大幅减小,且其他部分仍保持安全间隙距离的情况。同时,该模型也可通过调整绝缘子串位置改变最小线间间隙距离,模拟风偏条件下档距中两相导线在不同间隙距离下的闪络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91230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23940.0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电位转移棒,该前端电位转移棒包括:抓持部件,由第一分管、连接管和第二分管,依次相连而形成的非封闭的U型管;通U型管钩住导线,协助使作业平台、吊篮等靠近导线;且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导线,导线挤压第一锁舌和第二锁舌后进入到锁紧装置,实现将导线固定在U形管内;外部引流线插入装置前端的插口内,在需要快速退出时拔出软引线即可逃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