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3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23106.6
申请日:2022-10-2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摘要: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网关、智能用电终端、用户端及介质,包括:当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用户身份验证请求后,基于智能用电终端上的智能卡的信息对身份验证请求中的事务序列号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向智能用电终端发送进一步验证请求;当接收到智能用电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后,基于第一响应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基于第一响应信息生成第二响应信息并发送给用户端;第一响应信息由智能用电终端基于进一步验证请求生成;其中,所述智能卡的信息由网关基于用户端发送的用户身份码、网关身份码、随机数和事务序列号生成的;本发明通过设置事务序列号来实现用户端和智能用电终端之间的加密,保证用户正常用电交互下的终端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486612.0
申请日:2022-05-0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聚类的异构资源集成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负荷特性对负荷进行分类,得到聚合体;基于所述聚合体内各负荷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聚合体的可调容量限值;基于所述聚合体的可调容量限值和接收的上级调度指令进行电网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聚合体对应的聚合商对需求侧资源进行分区聚合与分布式管理来执行任务;并通过同层级间的横向协作与多层级间的纵向管理实现调控任务的高效完成,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40078.X
申请日:2022-04-2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交互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共享系统中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在能量交互过程中的负荷量;将所述负荷量代入预先构建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交互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交互优化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多个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量供给侧和能量需求侧的协同优化,提高新能源出力的就地消纳能力以及多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服务商和多个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最优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44472.3
申请日:2022-03-3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需求侧灵活资源可调潜力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对选定区域多个用户的负荷数据依次从时间尺度和行业尺度进行聚类,得到各季节下各行业用户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基于各季节下各行业用户的典型日负荷曲线,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时刻各行业用户的负荷值;根据未来时刻各行业用户的负荷值,计算需求侧灵活资源可调潜力;本发明采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时刻各行业用户的负荷值,可有效处理输入数据可能出现的不平稳性,有效减少数据不平稳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同时基于未来时刻各行业用户的负荷值,计算需求侧灵活资源可调潜力,可不需建立复杂的设备负荷模型,有效简化计算可调潜力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1198.X
申请日:2021-12-0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数据中心负荷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多地域分布的数据中心设备参数;将数据中心设备参数分别带入预先构建的功率调节上限模型和功率调节下限模型,得到功率调节上限和功率调节下限;基于功率调节上限和功率调节下限确定数据中心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其中,功率调节上限模型和功率调节下限模型是基于数据中心的总用电功耗以及多种负荷调节的约束条件构建而成。本发明以总用电功耗以及多种负荷调节的约束条件构建功率调节上下限模型,再利用功率调节上下限模型和数据中心设备参数确定的功率调节上限和功率调节下限得到数据中心的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可准确的评估了数据中心负荷需求响应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01573.4
申请日:2021-11-04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至少一个低压台区和所述目标区域中各用户的时序电压数据;基于所述时序电压数据利用回归算法得到各低压台区与各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所述各低压台区与各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生成低压台区拓扑结构,以提高拓扑结构的获取效率及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8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00844.7
申请日:2020-09-0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 , G06Q20/06 , G06Q20/40 , G06Q30/00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F16/27 , G06F21/6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可信需求响应系统和方法,包括:多个节点;各节点连接,构成区块链;各参与电力和数据交易的需求响应用户与节点连接;节点用于:存储连接的需求响应用户的身份信息、需求响应合约以及用于需求响应电力交易的数据,并当满足需求响应合同的触发条件时执行需求响应合约。本发明通过区块链实现了需求响应用户主体认证、合同存证、智能合约等流程的可信保障,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需求响应系统架构,实现了需求响应全业务流程的可信性和可靠性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1489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76668.5
申请日:2020-09-16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6/9535 , G06F16/901 , G06F16/906 , G06Q30/02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户养老服务推荐方法以及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养老服务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方案推荐的养老服务用户的响应率和满意度均较低。本发明基于可信网络与随机游走型的用户养老服务推荐方法,通过计算得到用户和若干养老服务关联度,将关联度排序,选取关联度高的前一项或前几项养老服务推荐给用户。本发明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养老服务推荐的特征因素,增加对用户特征、养老服务特征以及用电、供电服务特征的刻画;进而对用户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关联度高的前一项或前几项养老服务推荐给用户,合理匹配,提高用户响应率和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89440.2
申请日:2024-01-2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故障判别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并基于用电设备故障产生的告警信息构建告警信息知识图谱;利用TF‑IDF算法,确定告警信息知识图谱中各三元组在预先构建的各用电安全隐患模板知识图谱中的权重;基于所述权重计算告警信息知识图谱与各模板知识图谱间的相似度,确定相似度最高的模板知识图谱对应的故障类型为故障类型;模板知识图谱基于设定的故障类型和用电设备故障产生的历史告警信息,利用图数据库技术构建;本发明解决了告警信息格式多样、无法快速准确提取有用信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计算与模板知识图谱的权重确定新的告警信息与模板知识图谱的相似度,可更快更准确的确定故障类型使故障判别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05930.X
申请日:2023-03-0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交互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居民负荷互动数据安全交互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用户智能终端进行聚类,对文件数据进行数据分区,实现密文数据的直接运算,提高数据挖掘隐私保护能力,保证居民小微负荷互动信息传送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且能够在隐私保护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智能终端上传的用电信息,设置负荷调节等级,按照聚类结果划分用户需求响应优先级,动态调整需求响应计划。该方案有效地形成了可靠的负荷调节聚类系统,在保证居民用户正常用电的条件下,提高小微负荷的需求响应灵活性及需求响应参与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