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05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863471.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插值扩充后的电流/电压数据,受不同环境工况影响的影响特征;根据影响特征,确定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根据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建立测量电压/电流受影响因素影响的修正模型;根据修正模型,对电流/电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电流/电压,确定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根据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建立误差模型;根据误差模型,确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本发明实现了检定装置电压电流在现场环境工况下的抗干扰检定。

    一种用于检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05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863471.0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插值扩充后的电流/电压数据,受不同环境工况影响的影响特征;根据影响特征,确定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根据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建立测量电压/电流受影响因素影响的修正模型;根据修正模型,对电流/电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电流/电压,确定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根据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建立误差模型;根据误差模型,确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本发明实现了检定装置电压电流在现场环境工况下的抗干扰检定。

    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的远程检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2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67386.1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充电桩的远程检定装置及方法,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采样模块,采集待测交流充电桩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将电压/电流信号传输至采样CPU;采样CPU,接收所述采样模块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对电压/电流信号进行电能积分,获取电能值,根据电能值及预设圈数,输出标准电能表脉冲;检定模块,采集标准电能表脉冲数,及待测交流充电桩被检表的脉冲数,对标准电能表脉冲数及被检表的脉冲数进行比对,获取误差值,根据误差值对待测交流充电桩进行检定并获取检定结果。本发明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质量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占地小重量轻,更加便携,且精度更高。

    一种电力系统用户侧碳排放分摊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7376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9086.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户侧碳排放分摊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的电厂交易间接碳排放因子,确定用户的用户交易间接碳排放因子,并根据用户交易累积用电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对应的用户交易碳排放量;计算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计及网损的上网交易电量,并根据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的电厂累积用电量,确定交易电厂的非交易电量;采用碳排放流算法,根据交易电厂的非交易电量计算用户侧电碳排放因子;根据用户侧电碳排放因子以及用户用电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侧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用户的用户交易碳排放量以及用户侧间接碳排放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侧碳排放分摊量。

    一种电力系统用户侧碳排放分摊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737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59086.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户侧碳排放分摊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的电厂交易间接碳排放因子,确定用户的用户交易间接碳排放因子,并根据用户交易累积用电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对应的用户交易碳排放量;计算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计及网损的上网交易电量,并根据预定时间段内交易电厂的电厂累积用电量,确定交易电厂的非交易电量;采用碳排放流算法,根据交易电厂的非交易电量计算用户侧电碳排放因子;根据用户侧电碳排放因子以及用户用电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侧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用户的用户交易碳排放量以及用户侧间接碳排放量,确定预定时间段内用户侧碳排放分摊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