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7416.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并公开了具有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分别包括动态测量数据成分分离、确定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随机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最终不确定度合成的步骤,实现更准确的不确定度评定,同时还不需要考虑数据平稳性和一些统计特性。能够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40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99817.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表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当到达预设冻结时间时,主站启动所有电碳表和关口表的冻结电能数据,并进行抄读计算;对于电网的任一侧,主站下发该任一侧的参量数据到该任一侧的电碳表;对于电网的任一侧,该任一侧对应的电碳表基于该任一侧的碳排放因子和参量数据进行该任一侧的碳排放量的计算;主站抄读每一侧的碳排放量,以基于碳排放量完成电碳表的测试。本发明通过主站下发相应数据,从而分别计算发电侧的碳排放量、电网侧的碳排放量和用户侧的碳排放量,计算更精确,利于对各个层次的碳排放量进行监测管理,利于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4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24659.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碳表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冻结的发电厂的CO2排放量数据以及相关的所有电表的第一电能数据,计算发电侧碳排放因子;根据发电侧碳排放因子以及发电长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发电侧碳排放量;根据采集的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所有变电站的关口表的第二电能数据以及关口表碳排放因子,计算变电站碳排放因子;根据预设计量周期内电网侧每级变电站的变电站碳排放因子,计算电网侧碳排放量;根据用户侧的行业类型,确定用户侧的能源需求结构,计算用户侧的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根据发电侧碳排放量、电网侧碳排放量以及用户侧等效碳排放量,计算预设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99796.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计量模组装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异步收发传输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异步收发传输器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与存储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包括: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和碳排放量确定模块;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物联电能表相连接,用于获取智能物联电能表内存储的负荷曲线数据;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曲线获取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负荷曲线数据计算碳排放因子;所述碳排放量确定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基于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88159.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实验室任务调配优化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历史任务量数据与工作人员信息数据,可以准确地预测实验室次日的计量任务量数据,对预测误差风险与人因风险进行了建模,并进一步考虑预测误差风险与人因风险,提出了基于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任务优先级排序方法与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以得到根据历史任务量数据预测的计量任务量数据的最优任务调配优化方案,以实现实验任务科学分配与人力物力资源的智能调度。本发明不仅明确了电力计量实验室次日的任务需求,还有效提高了实验室的任务完成效率,提升了实验室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887361.1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实验环境风险感知与预警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遗传算法设计计量实验室传感器网络模型,并通过传感器网络模型收集计量实验室各设备的运行数据;将运行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LSTM神经网络中,输出计量实验室设备的预测运行状态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运行状态真值,对预测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偏差计算,确定预测运行状态数据的预测偏离度;根据预测偏离度,确定虚警率,将虚警率带入预先设定的报警阈值计算公式,确定计量实验室的风险预警策略的报警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3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24683.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静 , 卢达 , 白静芬 , 李贺龙 , 段晓萌 , 赵兵 , 陈昊 , 林繁涛 , 段永贤 , 岑炜 , 耿爱玲 , 郑安刚 , 王春雨 , 杨玉博 , 张丽 , 蒋依芹 , 徐熙彤 , 刘佳 , 李华 , 赵莎 , 宋晓卉 , 贾福泉 , 葛亚男 , 王猛 , 李宗嵘 , 王春妍 , 张新卉 , 陈伟 , 王兴媛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现场设备进行校验的装置,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相连接的电能计量模块、高速数据采集模块、检定/校准适配模块;检定/校准适配模块用于激活与现场设备对应的测试接口,通过测试接口连接现场设备和负载;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采样周期内多次高速采集现场设备输出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获取第一数字采集结果和第二数字采集结果;电能计量模块,利用多个第一数字采集结果、多个第二数字采集结果确定电能计量模块的总累积电能增量;当累积电能增量达到预设的电能阈值时,通过主控模块生成累积电能更新信号,更新累积电能数值,并将累积电能数值发送至主控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49751.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7/10 , G06Q30/0201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计量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电侧对应的发电侧电碳数据信息、电网侧输电数据信息以及用户侧用电信息;根据发电侧电碳数据信息、电网侧输电数据信息以及用户侧用电信息,计算用户侧的实时用电碳排放量;根据实时用电碳排放量以及预设的告警门限值,进行相应的告警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0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04047.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4G5/00 , G06Q50/06 , G06Q30/018 , G04R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电能表时段电量有效性的校时方法及系统,包括:判断电能表是否需要校时,获取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电能表需要校时时,确定校时策略;基于选取的校时策略和预设的获取电能表时段电量时间间隔对电能表进行校时。其中,所述校时策略,包括:点对点校时策略和广播校时策略。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关口电能表时钟校正同时确保时段电量不丢失,在开展电能表时钟对时同时,保证电能表时段电量的有效性和唯一性,确保电能计量的法制性,保证电力贸易的公平公正;本发明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级电能表采集主站,通过主站实现对各类关口和用户电能表的分钟级校时;也可应用于电能表现场检验设备,通过现场检测实现对电能表的校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