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76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87308.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04 , H01M4/139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板及其改性工艺,所述电池负极板上涂覆有一层厚度为(1‑10)μm的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α‑Al2O3、γ‑Al2O3、SiO2、Ga2O3、ZrO2和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在电池负极板上涂覆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从而改变电池负极板表面的环境,能抑制锂枝晶在电池负极表面生长,从而有效防止了由于锂枝晶定向生长穿破隔膜导致的电池内部短路的安全问题;此外,该改性电池负极板的可加工性能好,与目前的电池工艺设备兼容性好,可以促进大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0591.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内外层嵌套式摩擦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提供可溶性材质的管状体心立方结构作为牺牲层模具,牺牲层模具内部管道相互连通;在管道牺牲层模具内部管道内填充具有弹性且可导电的第一摩擦材料作为导电层和摩擦层,待内部材料固化后将管道牺牲层模具浸没到具有弹性的第二摩擦材料中并固化;将固化后的牺牲层模具放入有机溶剂中溶解牺牲层,得到两种有弹性的摩擦材料组成的有间隙的内部填充模型。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巧妙地将自然界各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得到较好输出性能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30044.6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与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与老化试验的复合式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式试验平台包括:模拟工况发生单元,包括夹持装置、参量加载单元以及外电磁屏蔽的密闭恒温空间;交变磁场发生单元,用于在密闭恒温空间内产生指定频率、指定强度的交变磁场,以模拟电网环境中的磁场干扰;高压静电发生单元,用于在密闭恒温空间内加载高压静电,以模拟电网中静电放电和静电场的干扰。本发明能够为传感器提供同时加载电场、磁场模拟干扰信号以及温度、力学模拟试验工况的试验环境,可支撑多参量传感器开展柔性弯曲、单向拉伸、老化耐受和抗电磁干扰功能的并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0634.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负荷实时预测的微电网储能调度方法及系统,首先将负荷在当前时刻及前设定数量个连续时刻的历史大小输入到预先训练的预测算法中输出得到负荷对应的预测大小;其次,获取负荷对应的负载重要度,并将负荷对应的负载重要度和预测大小一并输入到二进制粒子群算法中,得到接入到微电网中负荷的位置;最后根据所述接入到微电网中负荷的位置,完成微电网储能调度;其中,所述预测算法用于根据负荷在当前时刻及前设定数量个连续时刻的历史大小得到负荷对应的预测大小。本发明实现了微电网在储能调度的时候,考虑到负荷的大小而进行调度,在能量分配过程中合理,使得电网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39440.2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思瑞 , 卜凡鹏 , 张静 , 成岭 , 苗淑平 , 高子寒 , 李静 , 李文 , 刘伟 , 李建锋 , 郭京超 , 李德智 , 刘畅 , 李阳 , 王勇 , 林晶怡 , 王占博 , 屈博 , 蒋利民 , 李梦 , 杨创东 , 李春红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碳交易的区域电能替代分布式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获取的区域电能电交易的电量的设定值结合预先构建的上层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配电网与区域内各能源设备相连节点的配电节点边际电价;基于配电节点边际电价结合预先构建的下层模型利用交替方向乘法子分布式优化算法协调区域内各能源设备电能替代之间的电交易和碳交易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区域电能替代电交易的电量和各能源设备的出力;将区域电能替代电交易的电量重新输入上层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直到得到最优的区域电能替代电交易的电量和最优的各能源设备的出力;基于区域电能替代与配电网交易的双层互动框架构建的上层模型可以为区域电能替代提供合适的价格信号,引导合理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067298.3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6 , H02J3/06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分布式光伏出力数据中选取典型分布式光伏出力数据,并拟合所述典型分布式光伏出力数据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基于所述概率密度函数,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抽样,得到分布式光伏的不确定性出力数据;将所述分布式光伏的不确定性出力数据输入潮流计算程序,得到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潮流数据;基于所述潮流数据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进行风险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的风险量化、可视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71439.1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平行双触头直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外壳和内部组件;所述断路器外壳包裹在所述内部组件的外侧,所述内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接线端口、热磁脱扣器、触头结构、灭弧室、电弧通道和后接线端口;所述前接线端口和后接线端口的外部分别接通双向电流;所述灭弧室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灭弧室用于对通过前接线端口或后接线端口、触头结构、灭弧室和电弧通道的双向电流中的电弧进行快速灭弧;本发明采用多个灭弧室提高电弧电压加快电离子运动,从而降低了灭弧室内因高温而产生高压,使电弧得以快速移向灭弧室,达到快速灭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31598.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孤岛运行的停电损失估算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故障持续时间并按照设定的单位步长划分为多个时段;基于历史分布式电源的不同发电功率和用户负荷的不同用电功率结合净功率的计算式计算每个时段内的所有配电网孤岛系统净功率状态并组合成净功率状态链;基于净功率状态链统计配电网故障持续时间内净功率状态连续大于0的孤岛结束时刻数,并用所有所述孤岛结束时刻数结合停电损失期望的计算式计算停电损失期望。本发明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与用户负荷的用电功率计算孤岛系统的净功率,基于孤岛系统净功率估算系统的停电损失期望,解决了有源配电网孤岛运行过程中难以准确估计系统停电损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85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1413930.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温度与应变并行测量的柔性双参量传感器及测量方法,所述柔性双参量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共面布置在柔性基体上电极第一流道和电极第二流道;呈间隔设置的电极第一流道和电极第二流道上覆盖柔性薄膜形成对应的微流道结构,微流道结构内灌注液态金属;所述电极第一流道的两端设置液态金属进出端口且作为电极测量点;所述电极第二流道的两端设置液态金属进出端口且作为电极测量点。通过微流道结构内灌注液态金属形成液态金属柔性微电极,可以更好的与柔性基底材料相匹配,避免了出现应力集中等现象,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传感器的结构仅仅包括两层,结构单元仅有两个微电极,整个装置结构简答、制备简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7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717218.1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该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包括:在各个电池箱的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气体检测器,通过气体检测器检测对应的电池箱内储能电池挥发的电解液气体浓度;将相邻的两层电池箱上的气体检测器检测到的储能电池挥发的电解液气体浓度数值进行作差,从而得出多组电解液气体浓度差值;分别判断多组电解液气体浓度差值是否达到预设浓度差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定所述储能电池是否漏液。该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可对储能电池柜内的储能电池进行的泄漏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准确率高,可有效防止储能电池的电解液在无监控状态下分解后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