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997161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317460.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电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面向现场应用的功能拓展模组量测基座,包括采集单元和基座壳体;基座壳体包括安装壳体和基座盖;安装壳体中安装有控制单元、数据转化单元、供电单元、接口单元;采集单元包括若干路电流互感器,若干路电流互感器安装在电表箱内对应单相电能表的输出火线上;数据转化单元包括多路ADC采样芯片;采集单元连接多路ADC采样芯片的输入端,多路ADC采样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接口单元。本实用新型中接口单元可以用于安装居民用拓展模组,每个电能表可以对应安装一个;既能安装居民用拓展模组,又能支持不停电安装;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用电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0682.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分压器二次电压接收装置,设置在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端口,包括:电压跟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采集卡模块以及信号接收端模块,其中电压跟随器模块用于将接收的分压器低压臂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隔离放大,输出放大电压并输送至衰减器模块;衰减器模块对放大电压进行衰减,输出衰减信号;采集卡模块固定在距离跟随器模块预定位置处,用于将接收的衰减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接收端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34296.5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卢和平 , 周峰 , 郜波 , 方田 , 刘俭 , 王健 , 刘俊杰 , 易姝慧 , 刁赢龙 , 雷民 , 殷小东 , 张军 , 赵兵 , 袁瑞铭 , 李明 , 陈卓 , 赵威 , 汪根荣 , 吴平
IPC: G01R1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宽频电容分压器,其包括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和低压臂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高压臂气体电容器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高压电极以及多个同心设置的低压电极,多个高压电极与多个低压电极互相交错且间隔设置;所述低压臂集成电路设于所述金属底座下部,所述低压电极通过低压连接线与低压臂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该电容分压器介质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电压跟随特性好、受温度影响小、测量精确度高;同时,该电容分压器的体积和重量小,工艺简单,经济性能优良,且可以便携式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64356.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臂电容器及具有该低压臂电容器的电容分压器。该低压臂电容器包括:上下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两组同轴导电筒组相互交错布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形成等间距分布的叠套的同轴筒结构,两组同轴导电筒组之间的间隙处于下极板和上极板之间设有电介质层,同轴筒结构的内部设有中心导电柱;绝缘支撑件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输入端连接件与上极板电连接;输出端子的接地端与下极板电连接,连接导线与中心导电柱的另一端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同轴设计,与标准电容分压器的高压同轴电容共同构成纯同轴电容回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轴结构可以减小低压臂的自感,使得低压臂在测量高频电压信号中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22952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6071.7
申请日:2019-09-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程 , 孙军 , 徐天慧 , 赵兵 , 冯子刚 , 李言晓 , 王振升 , 程汝绅 , 张益国 , 钟晓宇 , 陈家晨 , 李胜胜 , 张玉 , 孙娜 , 黄永杰 , 徐嫣 , 吴晓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光聚热式驱鸟器,涉及供电领域,包括弧形反光板、反光板支架和装置固定支架;所述弧形反光板通过反光板支架安装在装置固定支架上;所述反光板支架可移动安装在装置固定支架上;所述弧形反光板的焦点位于横担上;所述装置固定支架安装在线杆上,所述弧形反光板位于横担的下方。本装置采用在电杆下面安装驱鸟装置的安装方式,有效的保障了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可以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安装,保障了安装的质量。反光板采用了弧形设计,可以借用自然的风和雨的条件,清洗反光面的灰尘。安装后调节弧形反光板的位置,使其反光的交汇处位于横担的中间位置,或鸟类筑巢的位置,这一地点温度会为环境温度的2-3倍,放弃在横担上筑巢。
-
公开(公告)号:CN116141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29370.6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电部件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设备部件的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且靠近一侧处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移动端连接固定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移动板,一个所述移动板的底侧连接防灰机构,所述加工台上且位于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且位于轴承的另一侧处设置有清洁防锈机构。本发明中设置的固定机构可对不同直径大小的轴承进行快速固定,方便后续进行快速打磨,同时固定机构一侧设置的防灰机构可有效减少后续打磨时,粉屑沾黏轴承内侧,清洁防锈机构可有效对打磨后的轴承进行外侧的清洁与涂抹防锈油,避免后续其侧面出现生锈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18853.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出力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监测数据,计算得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预测时刻T2的新能源出力控制量;基于所述控制优化量,对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以优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出力。本发明通过监测即可计算出新能源出力控制量,进而通过控制量进行优化控制,计算简单,且满足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18528.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电压支撑能力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压支撑强度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设备参数;基于所述设备参数,计算出所述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阻抗;基于所述阻抗,评估出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压支撑能力。本发明将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能源转型的推进。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6938.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稳定性的虚拟阻抗限流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储能变流器的计及虚拟阻抗限流的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模型;根据储能变流器暂态功率模型进行储能变流器暂态功角失稳形态仿真分析,确定储能变流器的自适应虚拟阻抗优化控制策略;根据储能变流器的实际角频率以及自适应虚拟阻抗优化控制策略,确定储能变流器的自适应阻抗比;基于自适应阻抗比对储能变流器进行自适应阻抗限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1414487.X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30/27 , G06F30/18 ,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数据样本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的多种运行方式,确定多个表征系统特征的关键变量;通过仿真计算,在所述多种运行方式以及不同交直流故障形态下,确定与所述多个表征系统特征的关键变量对应的多个响应曲线;根据电力系统的不同稳定需求,对所述多个响应曲线进行分类,确定与特定稳定需求对应的特征变量曲线;以及根据电网控制需求,确定取样时间窗口,并根据与特定稳定需求对应的特征变量曲线以及所述取样时间窗口,确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数据样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