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8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67839.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两级分布式协同任务分发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业务需求,构建业务模型;导入所述业务模型,计算所述业务模型的结构,获取计算出的文件;基于计算出的文件,对所述业务模型进行验证;当所述业务模型通过验证时,基于预设的执行周期,将所述业务模型分布式下发至目标单位,所述目标单位基于所述执行周期进行所述业务模型的分布式执行。本发明提供的两级分布式协同任务分发方法及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成本,整个分发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具备较强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26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35428.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的量测数据汇聚方法和系统,其包括确定拟汇聚的量测数据源,对数据汇聚规则进行配置,生成数据汇聚任务;根据确定的拟汇聚的量测数据源和生成的数据汇聚任务进行数据汇聚。所述方法和系统实现将关系型数据的通过任务调度的方式高效地汇聚到数据中心或大数据平台进而实现数据的实时按需汇聚,从而减少数据汇聚的开发工作,通过快速定制数据汇聚任务,实现周期性或实时性数据汇聚从而达到开发高效、运行高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04533.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兵 , 林繁涛 , 祝恩国 , 刘岩 , 杜新纲 , 葛得辉 , 周晖 , 王齐 , 苏文涛 , 段晓萌 , 阿辽沙·叶 , 郑国权 , 卢继哲 , 惠娜 , 姜洪浪 , 成倩 , 任毅 , 侯帅 , 张旭东 , 申洪涛 , 王鸿玺 , 李飞 , 陶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量采集装置,涉及用电信息采集技术领域。本发明计量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终端、智能电能表和智能断路器;所述采集终端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用于采集主站发送的命令和台区下用户用能信息,并将所述命令通过所述智能电能表发送至所述智能断路器;所述智能电能表安装在计量箱内,用于进行电能计量和电压监测以生成电能数据,并向所述采集终端发送所述电能数据;所述智能断路器安装在所述计量箱内,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控制重合闸和进行过欠压保护。本发明保证了分布式光伏计量及采集装置所具备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并网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34219.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IP68防护等级的终端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底壳、模块、盖板、弱电端子、强电端子、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上盖的第一侧面靠近顶部处设置有透明窗和多个按键,上盖的第一侧面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容置腔;模块置于容置腔内,盖板盖设于模块且与上盖可拆卸连接;第一密封机构设置于盖板与上盖之间;上盖的第二侧与底壳可拆卸连接,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上盖与底壳之间;弱电端子设置于上盖的底部;强电端子设置于底壳的底部。本发明安装简单,减少了组装部件和装配间隙,降低了防护失效风险,并且,密封稳定可靠,使得该终端装置能够达到较高的防护等级,对模块的放置处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75789.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网关与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管理系统基于HTTP协议向边缘网关发送任务指令;通过所述边缘网关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任务指令执行任务,获取执行任务的反馈数据;通过所述边缘网关对所述反馈数据进行加密,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签名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反馈数据基于AMQP协议发送至所述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34305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165580.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检测应用、模块工装和管理芯监控工装;管理芯包括至少两个串口;检测应用与模块工装相连接;模块工装与管理芯相连接;管理芯与管理芯监控工装相连接;管理芯监控工装与计量芯相连接;模块工装用于传递检测应用与管理芯多个串口之间的第一通信报文;检测应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通信报文进行测试,对管理芯的多个串口协议一致性进行验证;管理芯监控工装用于传递计量芯与管理芯之间的第二通信报文,并将第二通信报文发送至检测应用;检测应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通信报文进行测试,对管理芯和所述计量芯之间的协议一致性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915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073938.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46 , H04W72/53 , H04W74/08 , H04W4/30 , G16Y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网络的信道接入方法,包括:集中器CCO节点在网络运行前,基于白名单机制获取节点MAC地址清单,以使得CCO节点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时所述MAC地址清单内的双模节点入网;通过短地址标识每个双模节点在网络中的身份;根据双模网络节点的短地址,按照预设分配使用机制对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上的信标周期的时隙结构进行使用权的分配,以根据使用权的分配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双模网络指载波信道和无线信道,所述信标周期包含N+1个子帧,N为所述MAC地址清单内的双模节点的数量,每个子帧的时隙结构一致,每个子帧的时隙结构包括双功能时隙和CSMA时隙区。本发明能够降低信道开销,鲁棒性强,可在复杂的信道环境下维持整个网络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511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45227.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W76/10 , H04W88/06 , H04B3/54 , H04L67/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模自适应频段建立通信链路的方法及系统,方法为:配置HPLC的第一数字滤波器的频段范围为覆盖预设的通信频段;通过HPLC的第一数字滤波器将信号输送至第一接收机,通过第一接收机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确定信号所在的频段,基于频段确定HPLC的第一数字滤波器的第一参数;基于HPLC的帧协议确定无线的通信频带;配置HRF的第二数字滤波器的频带范围为覆盖预设的频带范围;通过HRF的第二数字滤波器将信号输送至第二接收机,通过第二接收机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确定信号所在的频带,基于频带确定HRF的第二数字滤波器的第二参数;基于第一数字滤波器的第一参数、无线的通信频带以及第二数字滤波器的第二参数建立双模通信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74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27931.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执行终端任务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接收任务请求;根据任务请求对应的任务重要性确定任务的价值;根据所述任务的价值,确定任务的剩余价值;确定任务请求对用的任务的执行紧迫性;根据所述任务的剩余价值及所述任务的执行紧迫性,确定任务请求对应的任务执行的动态优先级,根据所述动态优先级执行任务请求对应的任务。本发明实现了各项任务的最佳执行顺序,避免了某一任务因为固定优先级而长时间等待问题,兼顾了实时性任务的快速执行,避免了系统颠簸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8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0735.2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祝恩国 , 卢继哲 , 侯帅 , 赵兵 , 林繁涛 , 陈昊 , 张海龙 , 刘岩 , 成倩 , 任毅 , 郑国权 , 李然 , 惠娜 , 阿辽沙·叶 , 张双沫 , 刘喆 , 王爽 , 翟梦迪 , 庞柏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智能终端的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上位机订阅电力智能终端中数据中心微应用的消息主题;所述上位机根据测试任务的类型虚拟测试微应用;上位机通过所述测试微应用发送业务报文至所述数据中心微应用,基于所述消息主题监听数据中心微应用的响应数据,并基于所述响应数据确定测试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微应用业务报文、虚拟多个微应用的方式,能够同时实现对数据中心微应用功能、性能及接口的全方位验证,以保障厂家开发的数据中心微应用满足业务要求,能够指导厂家开展微应用开发及自测试工作,从而尽快通过检测,完成上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