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最佳充填厚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7777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241248.6

    申请日:2016-04-18

    Abstract: 一种煤矸石最佳充填厚度控制方法,属于煤矸石农业复垦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在选定的压实设备条件下,首先确定煤矸石的临界分层厚度,然后根据总压实趟数最小的目标函数模型确定最佳分层厚度,最后计算充填超高;施工时,采用条带堆积法充填,采用水准法控制充填压实质量。优点:(1)等厚分层充填,充填效果最好;最大限度保证均匀性,最大限度减少压实趟数,减小矸石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保证农田平整。(2)临界厚度控制;在分层充填中,充填厚度不能超过临界厚度,这是矸石不利工程特性最有效控制方法,有效控制矸石风化、胀缩、自燃、腐蚀等不利特性。(3)降低煤矸石充填成本;一方面保证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工程成本。

    一种基于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的种养两用农田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9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9663.6

    申请日:2025-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的种养两用农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划分为改造区和常年积水区,改造区包括非积水区和季节性积水区;S2,在改造区内设置第一功能区,并在第一功能区上覆盖设置地面倾角调节层、毛管水阻断层、表土层;S3,在第一功能区表面下坡位设置第二功能区,第二功能区用于控制对应第一功能区的潜水位;S4,在改造区内,沿地面倾向方向开设沟通水道,沟通水道指向常年积水区,并与常年积水区沟通连接;S5,在第一功能区内开设潜水宽井,用于汲取潜水。本发明记载的方法,塌陷地可灵活调整使用方式,产生养殖和种植双重效益,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可显著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种均匀覆土的重建边坡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39544.X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覆土的重建边坡设计方法,适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首先根据预期效果设计重建边坡信息,包括目标覆土厚度f和目标坡度α,然后测量施工设备宽度j以及设备最大工作距离i;然后确定重构边坡内部基础边坡的基质层厚度g,为在内部基础边坡的最高处延伸构建与施工机械宽度j匹配的宽度为a的工作平台,根据重建边坡的目标覆土厚度f、目标坡度α以及施工机械的最大工作距离i确定基础边坡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d、基础边坡的坡底长度e、覆土层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c,以保证施工机械在重建边坡工作平台上能够完成坡面重建施工。其步骤简单,学习门槛低,适合设备对边坡重构,便于推广。

    一种评估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后碳汇潜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1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85768.3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后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利用无人机采集采石宕口及周边山体的生态参数,利用公开发布的碳密度数据,获取采石宕口及周边山体的碳密度实测值;其次,将采石宕口周边山体中未受到人为干扰的区域作为参照生态系统,并以参照生态系统的生态参数作为变量因子,以参照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实测值作为模型监督值,变量因子和模型监督值构成数据集,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后,利用训练合格的机器学习模型,以采石宕口的生态参数为变量因子,输出采石宕口的生态修复后碳密度预测值,将生态修复后碳密度预测值减去碳密度实测值得到采石宕口的碳汇潜力。本方法能够满足采石宕口修复后碳汇潜力快速估算的精度要求。

    一种地质灾害对地理兴趣点危险性的分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605927.3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对地理兴趣点危险性的分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理兴趣点类型分类,并对地理兴趣点重要性分级;步骤二:选取地质灾害分级评价指标,并对地质灾害的等级进行分级;步骤三:计算灾害影响范围内各个地理兴趣点与地质灾害点的空间邻近度;步骤四:计算地理兴趣点与灾害点空间邻近度因素、地理兴趣点重要性因素、地质灾害等级因素的乘积和,得到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并分级,完成地质灾害点对地理兴趣点的危险性评价分级。该方法能着重反映地质灾害对灾害范围内的地理兴趣点的影响程度,可精确反映地质灾害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危险性。

    一种探测地表采动裂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78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481221.8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地表采动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地表采动裂缝的解译标志;然后,获取研究区的遥感影像与采空区矢量图,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及分类,得到矿井口位置,作为佐证采空区和工作面的逻辑信息;将遥感影像、采空区矢量图与工作面矢量图叠加,生成缓冲区图,划定地表采动裂缝存在范围并通过裁剪提取该区域;根据解译标志对该区域进行高通滤波和方向滤波,弱化非地表采动裂缝;再利用区域生长法得到疑似地表采动裂缝,对其进行概率分级,获取最终地表采动裂缝,采集其坐标位置。该方法可精准识别地表采动裂缝,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也可为损害赔偿、裂缝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长时序植被指数的重建植被遥感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01602.5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一种基于长时序植被指数的重建植被遥感判别方法,适用于矿山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通过植被的长时序植被指数,在进过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后基于傅里叶级数与最小二乘法构建植被生长曲线,进一步得到区域植被在时序年份内的年度植被指数均值,利用线性拟合计算每5年间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通过某一时点过去与未来5年间变化趋势的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当差异度超过设置的阈值时则认定为重建植被且差异度最大的年份为植被重建起始时间。其有效反映了植被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而减少了单一时点数据的片面性,噪声识别与预测值计算提高了时序数据的精确度,而植被生长趋势差异度作为判别指标减少了单一年份的异常数据对植被整体生长趋势的影响。

    一种剥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境质量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1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09349.7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一种剥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境质量影响的方法,适用于环测领域。选择植被覆盖的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作为植被样本区,获取地表植物光谱数据并剔除异常样点;获取检测区的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反演模型,并提高FPAR反演模型的精度;计算光能转换率,测算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即实际NPP;测算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生态损伤的影响获得潜在NPP;将潜在NPP与实际NPP做差处理从而剥离出人类活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动态、准确测算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的影响情况,特别对生态系统敏感区、矿山生态系统等区域精准、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