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39544.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西省第五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覆土的重建边坡设计方法,适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首先根据预期效果设计重建边坡信息,包括目标覆土厚度f和目标坡度α,然后测量施工设备宽度j以及设备最大工作距离i;然后确定重构边坡内部基础边坡的基质层厚度g,为在内部基础边坡的最高处延伸构建与施工机械宽度j匹配的宽度为a的工作平台,根据重建边坡的目标覆土厚度f、目标坡度α以及施工机械的最大工作距离i确定基础边坡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d、基础边坡的坡底长度e、覆土层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c,以保证施工机械在重建边坡工作平台上能够完成坡面重建施工。其步骤简单,学习门槛低,适合设备对边坡重构,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327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630967.8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生态系统修复需求的快速划分方法,选择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的地区作为试验区,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影像预处理、监督分类操作;选择能够表征贡献力的水源涵养、固碳释氧评价指标、表征恢复力的生境质量、恢复力系数评价指标、表征组织力的景观异质性、景观连通性评价指标建立生态源地识别体系;利用MCR形成累积阻力面,基于连接度模型的电路理论模型提取生态廊道、生态节点、障碍区等;结合泰森多边形、社区挖掘算法识别生态盲区,通过叠加道路,识别生态廊道断裂区域,最终获取实验区生态修复分区的结果。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识别出实验区生态系统状况,为生态修复、美丽国土空间格局构建提供顶层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9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09349.7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剥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境质量影响的方法,适用于环测领域。选择植被覆盖的代表性的研究区域作为植被样本区,获取地表植物光谱数据并剔除异常样点;获取检测区的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反演模型,并提高FPAR反演模型的精度;计算光能转换率,测算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即实际NPP;测算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生态损伤的影响获得潜在NPP;将潜在NPP与实际NPP做差处理从而剥离出人类活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动态、准确测算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的影响情况,特别对生态系统敏感区、矿山生态系统等区域精准、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1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172839.3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一种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水资源梯级调控及水质生态净化方法,属于采煤沉陷区水质生态净化方法。该水资源梯级调控及水质生态净化方法,高潜水位矿区开采后,由于地表沉陷、潜水位高,导致地表大量积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且水质较差,根据已有的分析测试矿区水体水质一般存在重金属、硫化物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本专利主要是解决矿区沉陷积水的水量分配和水质的生态净化等问题,地表水资源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矿区分布的骨干沟河建立节制,由于矿区沉陷后地表高程差异比较大,在骨干沟河上建立N级控制和N+1级水面,根据水体水质的测试分析结果,对应立体布局水生植物和动物,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实现高潜水位矿区积水水资源的水质净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86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4334.0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9C1/00
Abstract: 一种重金属污染农地的修复与利用方法。通过分析土壤剖面重金属含量,确定污染深度和修复植物类型,根据修复植物主要根系分布深度,计算确定垄上阶面和垄下阶面的宽度比。采用两边翻土方式完成起垄施工。对垄下阶面进行土壤培肥,然后垄上阶面种植修复植物,垄下阶面种植农作物。同时实现污染土壤的农业利用和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适用于污水灌溉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利用。由于植物修复与农业生产同时进行,污染修复时间长短不影响土地利用效益。该方法的土地种植指数与非污染土地利用无异,农业利用经济可行,同时,增加了田间物种类型,对于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发挥作物生长边际效应等生态作用显著。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经济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39544.X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山西省第五地质工程勘察院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覆土的重建边坡设计方法,适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首先根据预期效果设计重建边坡信息,包括目标覆土厚度f和目标坡度α,然后测量施工设备宽度j以及设备最大工作距离i;然后确定重构边坡内部基础边坡的基质层厚度g,为在内部基础边坡的最高处延伸构建与施工机械宽度j匹配的宽度为a的工作平台,根据重建边坡的目标覆土厚度f、目标坡度α以及施工机械的最大工作距离i确定基础边坡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d、基础边坡的坡底长度e、覆土层倾斜坡面的底面长度c,以保证施工机械在重建边坡工作平台上能够完成坡面重建施工。其步骤简单,学习门槛低,适合设备对边坡重构,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7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40128.6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小河道劣Ⅴ类水体水质识别与量化方法,步骤包括:获取河道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水面光谱数据以及水质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水体的光谱反射和吸收特征,确定水质参数反演中光谱敏感波段;确定水质参数与光谱曲线间的定量关系,构建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对水体反射光谱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水体类型与光谱曲线的定性关系,构建水体类型识别模型;获得水体中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获得不同类型水体的空间分布。本发明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确定水体水质类型识别和水质反演的最优模型,提高了水体识别精度;实现了水体水质的定性和定量反演,同时获取了不同类型水体的空间分布及水质参数的浓度情况,节省了环境调查成本及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059917.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壤养分流失仿真模拟方法,本发明不仅可对降雨、土壤入渗与径流等水文过程与土壤养分、坡度等地形条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梳理,提高了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模拟的鲁棒性,并且仿真模拟的过程阐明了土壤养分在降雨、土壤入渗与径流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实现了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全过程反映,准确度高;且本发明还可对区域内部每块土壤与其周边区域在径流作用下的养分流失或聚集关系进行确定,可实现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全区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59917.5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壤养分流失仿真模拟方法,本发明不仅可对降雨、土壤入渗与径流等水文过程与土壤养分、坡度等地形条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梳理,提高了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模拟的鲁棒性,并且仿真模拟的过程阐明了土壤养分在降雨、土壤入渗与径流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实现了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全过程反映,准确度高;且本发明还可对区域内部每块土壤与其周边区域在径流作用下的养分流失或聚集关系进行确定,可实现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全区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917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1248.6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A01B7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0
Abstract: 一种煤矸石最佳充填厚度控制方法,属于煤矸石农业复垦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在选定的压实设备条件下,首先确定煤矸石的临界分层厚度,然后根据总压实趟数最小的目标函数模型确定最佳分层厚度,最后计算充填超高;施工时,采用条带堆积法充填,采用水准法控制充填压实质量。优点:(1)等厚分层充填,充填效果最好;最大限度保证均匀性,最大限度减少压实趟数,减小矸石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沉降,保证农田平整。(2)临界厚度控制;在分层充填中,充填厚度不能超过临界厚度,这是矸石不利工程特性最有效控制方法,有效控制矸石风化、胀缩、自燃、腐蚀等不利特性。(3)降低煤矸石充填成本;一方面保证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减少了工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