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05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405681.9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711 , G06K9/00718 , G06K9/00744 , G06K2009/00738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20224 , G06T2207/3023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人群行为分析的视频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预处理;人群密度判定模块,用于对预处理后的视频,运算出具有显著标识的“人”的特征信息;安全指数生成模块,用于输出安全指数;人群异常行为检测模块,用于判别该区域中是否有抢劫、打斗的暴恐行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和光流法分析,通过人群密度分析、安全指数计算和人群异常行为分析,有效地检测出视频中存在的暴恐行为,可应用于视频实时监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2330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84446.8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583 , G06K9/6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哈希算法相似图片检索方法及系统,其通过分片模块,根据设定的分片值,对图片进行分片;通过哈希算法模块,读取一部分图片内容,用哈希算法计算,得到每一个分片的哈希值;通过压缩映射算法模块,将每片的哈希值进行压缩,映射为一个更短的哈希值;通过连接哈希值算法模块,将每片压缩后的哈希值连在一起,得到该图片的模糊哈希值;最后通过比较算法模块,将待检索的两个图片的模糊哈希值采用加权的汉明距离方法计算相似程度,给出检索结果;解决了图像背景色被改变,或被裁剪、旋转或者某一个像素被修改后相似的图像的比较问题。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海量互联网图片中的有害图片发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23924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472223.8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赛思信安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I‑E零拷贝DMA数据传输方法,属于PCI‑E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本方法首先在数据源和数据目的系统中各自分配适当大小的物理内存,并分别对两个系统中分配的物理内存使用双向链表建立空闲内存池和工作内存池;在数据源系统上,用户应用程序传输数据时,从空闲内存池取得空闲内存后直接进行数据填充,数据填充完后传输给数据目的系统;在数据目的系统,将接收的数据存入工作内存池,用户应用程序使用相应的API接口从工作内存池中取得数据进行使用;使用完毕后将相应的内存归还给空闲内存池。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CPU的压力,减少了系统调用,对于大规模小数据量的传输减轻了用户内核空间的切换,提高了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33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36658.7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博舆情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微博舆情指标体系;其中,微博舆情指标体系包括:微博主体、微博信息、微博话题和微博舆情;计算微博主体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计算微博信息的热度和影响力;计算微博话题的热度和影响力;基于计算结果得到微博舆情综合指数。本发明构建了微博舆情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微博舆情指标体系,可准确获取得到微博舆情综合指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舆情分析指标体系过于庞大,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微博作为网络舆情的主要推动媒介,基于本发明研究的微博舆情指标体系,将能更加准确的评估社会舆情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10209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1149.6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W2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多接口数据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S1‑MME或者S10接口消息,获取IMSI参数;采集所述S1‑MME接口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GUTI,并与所述IMSI参数建立UTI~IMSI映射表;获取所述S1‑MME接口消息中的会话参数,根据所述会话参数和所述GUTI~IMSI映射表关联所述S1‑MME接口与S6a接口;以及所述LTE中的至少一个接口根据共有关键参数与所述S1‑MME接口关联,回填数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移动用户上网日志查询和网络安全事件追溯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身份信息的回填率和准确率,提高数据回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8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412745.8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302 , H04L61/609 , H04L2463/146 ,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4G网络的IP地址的溯源方法,其包括,根据在4G‑LTE网络的S1‑U接口分光采集获取用户的访问信息,在S11接口分光获取用户的账号信息,在防火墙获取NAT地址信息,并进行关联,获取完整的用户访问日志,从而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标识和用户访问行为;依托现有溯源系统的LAC、SAC信息(基站编号),获取移动用户基于物理位置的溯源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本发明可以基于用户特定信息将物理位置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关联起来,从而可以为互联网安全事件溯源和应用等提供移动用户的特定信息,包括移动用户位置信息和网络访问信息,使互联网应用可以进行后续的用户行为分析以及精准营销等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299914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173860.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IE板卡的上电时序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自适应电路、延时电路、过热保护单元和恢复电路;所述方法通过直流电源1(P1)对其余的直流电源进行延时控制。本发明提供的PCIE板卡的上电时序控制系统和方法,让板卡在较短时间T完成上电,保证子卡需要的各个电源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上电,采用子卡支持插槽和外接电源双电源供电自适应方式,支持热复位功能,且在过热保护后,子卡温度降到安全范围后,子卡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而无需重新启动主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073547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010611827.8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服务器多缓冲区并行收包的性能优化方法。驱动软件负责分配接收报文使用的缓冲区,需要在内核中为每一个线程申请一个报文缓冲区,因为在内核中申请,所以申请内存时,可以通过参数指定内存的相连的CPU号为线程编号,也就是说,为线程0申请0号CPU上的本地内存,为线程1申请1号CPU上的本地内存。接口库软件在每个线程第一次调用接收报文的API接口时,把线程绑定到与线程号相对应的CPU上。有效避免了CPU访问远地内存和线程在多个CPU上调度的开销,提高了多线程收包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69750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1814.5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众核平台的解码方法和解码设备,其中,该解码方法包括:将多个核心分为多个组,其中,多个组包括多个解码组,每一组中又包括多个核心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待解码数据的多个片段重排为多个任务序列;以及向每一个解码组中的各个核心分配多个任务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通过分组策略进行数据并行和功能并行,实现每个流内容解码检测的性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028568.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信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终端身份认证方法,针对“云‑边‑端”一体化物联网架构,提出基于SM9标识的密钥管理方法,解决海量物联网终端的密钥分发和管理问题,并在PKI支撑下,设计适用于边缘计算环境的一体化物联网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大规模物联网终端的高效接入认证、以及跨域认证,包括边缘设备终端和云中心终端之间双向认证方法、边缘设备终端间双向认证及信任列表建立方法、物联网终端接入认证方法、物联网终端跨域认证,有效提高了一体化物联网架构下认证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