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240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795397.1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用钻机,包括:工作平台、支撑架、转动驱动部件、钻杆、液压驱动机构、取样筒、挤推杆及钻头;钻杆的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卡槽;液压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液压缸及卡紧部件;卡紧部件套设在钻杆外,并能紧固在其中一个环形卡槽内;所述液压缸驱动卡紧部件上升或下降;取样筒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钻杆的底端;挤推杆端部设置有活塞头;活塞头滑动设置在取样筒内;挤推杆的杆体穿设在取样筒的顶端通孔内;钻头固定在取样筒的底端;钻头为环状结构,底端间隔设置多个切割齿;切割齿为倾斜面截矩形弧面齿后的剩余部分。该垃圾填埋场用钻机能降低钻孔难度,获得岩心形貌的垃圾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45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0601.5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原位注入蒸气热脱棒,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分区组合式输入端头、若干中部连接器和底部保护器(5),还包括若干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可选择性的设置在任意所述中部连接器的下方;分区组合式输入端头上设有高压气进口、若干成对设置的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若干成对设置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设有若干气液喷射孔;本发明为装配式结构,可根据实际场地的修复深度灵活增减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可循环使用,其可以使处理有机土壤的蒸汽能够原位生成并充分均匀的喷射到有机污染土中,实现了低碳、节能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345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0590.0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热水注入装置和排放物收集装置;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承载有机污染土的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所述热脱棒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热脱棒上设有导热油输入口、导热油输出口、热水输入口、热水输出口及高压空气输入口;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上设有气液喷射口;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废气排放口;本发明通过蒸汽解吸带走有机污染土壤空隙中的VOCs,并通过排放物收集装置将废气吸收,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822578.0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环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好氧通风型垃圾填埋场温度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确定所在垃圾填埋场的基本属性参数;计算垃圾堆体在基本属性参数条件下的温度预测结果;测定垃圾堆体的温度结果;对预测得到的温度结果进行修正。本发明可以为好氧通风过程中垃圾堆体温度的预测提供解决方案,可避免混合气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好氧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在好氧通风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47689.4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用气体阻隔布置结构以及阻隔方法。该阻隔布置结构包括抽气井以及注气井,抽气井设置有多个,多个抽气井处于第一直线上,注气井也设置有多个,多个注气井处于第二直线上,第一直线和第一直线依次远离清理区域设置。该阻隔方法包括:在清理区域外侧的垃圾堆体上布置抽气井以及注气井。利用注气井向垃圾堆体中注入空气,注入的空气以及清理区域内甲烷通过抽气井吸取至抽气井,空气中的氧气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以降低清理区域内的甲烷。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和易维护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66522.0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包括:框型支架、第一加载部件、第一渗透板、第一透水石、第一压力体积控制器、土工膜夹具、第二加载部件、第二渗透板、第二透水石、第二压力体积控制器;第一加载部件设置在框型支架的顶部;第一渗透板固定在第一加载部件的输出端;第一透水石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压力体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导排孔连通;土工膜夹具设置在框型支架的中部,位于第一透水石下方。第二加载部件设置在框型支架的底部;第二渗透板固定在第二加载部件的输出端;第二透水石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第二压力体积控制器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导排孔连通。该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能连续测量土工膜在拉伸过程中的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657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39574.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金科日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智土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过碳酸钠和含酸硫酸亚铁的粉煤灰‑Al‑MOF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粉煤灰进行热处理,冷却后加入到硫酸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固液分离,往液体产物中加入氢氧化钠调pH至4.5‑6,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洗涤后焙烧,得到氧化铝,将其与硫酸溶液混合得到硫酸铝溶液,与苯二甲酸溶液混合均匀后固液分离,将固体产物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粉煤灰‑Al‑MOF,将其分别负载过碳酸钠和含酸硫酸亚铁,得到负载过碳酸钠的粉煤灰‑Al‑MOF和负载含酸硫酸亚铁的粉煤灰‑Al‑MOF,将二者混合均匀,即得。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材料能对有机污染土实现长期、稳定、有效且环境友好的修复,且修复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8694.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金科日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智土生态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9/072 , B01J37/06 , B01J37/18 , B01J37/08 , B01J35/33 , C09K17/02 , C09K17/04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石‑磁性铁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过碳酸钠修复石油烃污染土的应用;具体方法步骤为:将沸石碱处理后再热处理得到碱‑热联合改性沸石;用酸提取含铁副产品中的铁元素并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将碱‑热联合改性沸石与氢氧化铁胶体混合均匀,固液分离后经热处理及氢气还原处理即得所述沸石‑磁性铁氧化物;所述应用具体为将过碳酸钠、吐温‑80、硅溶胶和水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浊液A;将沸石‑磁性铁氧化物、有机酸、硅溶胶和水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浊液B;将浊液B与石油烃污染土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浊液A混合均匀,养护12~15d,完成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750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8750.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罐,包括净化罐本体,所述净化罐本体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净化罐本体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左侧连通有控制阀;本发明采用BioFilter纳米多孔生物酶填料作为净化罐的核心组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催化性能,能有效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而且该净化罐利用高位自然风驱动引风机,无需消耗电能即可实现净化罐内部的充氧,充足的氧气是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必要条件,也是降解有机物的重要动力,自动充氧系统保证了净化罐内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该净化罐内的填料设计便于拆卸和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019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9666.8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416 ,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境岩土技术领域的一种有机污染物浓度测定系统及方法,包括:采集土壤中的基质吸力‑氧化还原电位数据信号;基于有机污染浓度与基质吸力‑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学模型,计算该基质吸力‑氧化还原电位数据信号对应的有机污染浓度值。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土壤地层的基质吸力、氧化还原电位的一体化集成探测,反演得出可靠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值,实现原位、快速的获取地层内的污染情况,避免了异位取样运输、保存、测试过程中的误差,加快了参数获取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