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82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043558.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β‑乳球蛋白的废水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将β‑乳球蛋白投加至废水中,调节废水pH值至2~5,加热处理后在废水中原位生成淀粉样蛋白纤维以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离子,通过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吸附有害离子的淀粉样蛋白纤维。本发明将β‑乳球蛋白引入含有害离子的废水中,原位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生成的淀粉样蛋白纤维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基团,可通过金属配位作用等结合多种重金属离子或砷等类金属,因此在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同时实现同步去除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效果。β‑乳球蛋白来源于自然,成本低,达到了绿色无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该方法可以用于重金属镍、铜、铅、汞及类金属砷等多种离子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57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262344.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流控过滤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微流控过滤装置成本低,使用简单,稳定性好;在实现离子跨膜传输的同时,能够保证液体在ToF‑SIMS中的密封性,确保液相界面在真空内的稳定,且能够满足各种盐溶液跨膜传输的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7527.6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絮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解电絮凝中极板钝化的极板修饰方法及应用,所述极板修饰方法在阳极极板与阴极正对的表面上粘贴镂空绝缘网格,将所述阳极极板划分出活性子区域,得到分区极板;与所述阳极极板相比,所述分区极板可以重新调整极板内电流密度的分布,使得各个活性子区域的钝化程度显著降低,因此所得分区极板的整体钝化程度得到降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电絮凝应用中,使用所述分区极板,能够以能耗及成本更低的方式,达到更优的电絮凝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6780.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缓解电絮凝中极板钝化的极板排布方法及应用,所述极板排布方法将阳极极板分割为子极板,再将各个所述子极板进行电性连接,并组装于同一平面内且保持相邻两块所述子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得到组合极板。本发明通过将整体极板分割为子极板并组装得到组合极板后,可以重新调整极板内电流密度的分布,使得各个小极板的钝化程度显著降低,因此所得组合极板的整体钝化程度相比未分割的阳极极板得到降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电絮凝应用中,使用所述组合极板,能够以能耗及成本更低的方式,达到更优的电絮凝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14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7097.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SO法在低碳氮比下深度脱氮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所述装置按照污水的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厌氧池、硫自养反硝化池和好氧池,以及与构建在ASO工艺旁的造粒制作单元;所述造粒制作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驯化池、制粒池、交联池、冷冻池和自动投加装置;所述自动投加装置用于将造粒自动投加至硫自养反硝化池。本发明所述装置提高了除氮效率,无需新增构筑物,可以放置在在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前。所述工艺包括: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硫自养反硝化池和好氧池后出水,所述好氧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本发明所述工艺无需外加碳源、原料成本低、无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水利用率,实现污水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62711.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3/28 , B01J13/1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自养反硝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硫自养反硝化颗粒包括以下原料:硫自养反硝化菌液、生物硫磺、硫代硫酸钠、活性炭和包埋剂。制备的硫自养反硝化颗粒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硝酸盐的去除;本发明将硫自养反硝化菌液、生物硫磺、硫代硫酸钠和活性炭固定包埋,解决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中生物硫磺难流化的难题,制备的硫自养反硝化颗粒可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大大提高了反硝化速率,减小占地面积,同时提高了硫自养反硝化菌液的活性和抗水力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11512.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微塑料污染的生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狸藻作为试验株,将试验株放置于水体中进行培养,之后取出,摘取捕虫囊,并检测试验株各项参数,判断水体微塑料污染情况;所述参数包括狸藻相对生长率、黄叶百分比、光合色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含量或CAT含量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敏感性高,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5599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73185.7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双氰胺、氯化钠、第一过渡金属盐和溶剂混合,经过冷冻干燥,然后在保护性气氛下一次烧结,得到石墨相氮化碳基载体;(2)将载体与第二过渡金属盐溶液混合,静置,得到沉淀物;(3)将沉淀物在保护性气氛下二次烧结,得到单原子催化剂;其中,单原子为过渡金属单原子。本发明通过在制备石墨相氮化碳载体时加入过渡金属盐,使过渡金属单原子与氮化碳载体中的N配位,被锚固在氮化碳上,实现了大量单个原子的分散配位,得到了具有高负载量的石墨相氮化碳基载体中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的催化剂,且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于回收和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85741.9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25B1/18 , C25B15/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回收装置、电沉积回收鸟粪石的方法及其用途,所述的电化学沉积回收鸟粪石的方法包括:向待回收液内插入镁阳极和具有粗糙表面的阴极,对阴极和镁阳极通电进行电化学反应,并维持pH在7~9.5不变,通过降低电流密度,成功的在阴极表面沉积生成鸟粪石。本发明通过控制电化学反应pH在7~9.5,强化了鸟粪石的生成,基于电解‑电沉积原理,利用阴极的粗糙表面,使得鸟粪石沉积在表面粗糙的阴极表面,实现对鸟粪石的富集和分离,进一步地通过调控反应参数,促进了鸟粪石在阴极的沉积,使得阴极的沉积比例达到96%,且使鸟粪石的质量纯度能够达到96.01%,具有回收方法简单、回收纯度高和效率高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