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230622.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B1/02 , H01B5/02 , H01B13/00 , B21C1/00 , B21C37/04 , C21D1/26 , C21D1/773 , C21D8/06 , C21D9/08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线材,由内到外依次为铜芯,不锈钢层和银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线材中,用Cu替代部分Ag,降低了Ag的体积分数和制备成本;选用不锈钢(SS)作为中间材料,其不与Cu、Ag互溶,而且相对于Ag、Cu更加廉价,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还能够避免高温下Cu和Ag的反应,防止导电性能降低。本发明在复合线材的制备时,先经过第一次拉拔使不锈钢和Cu棒结合紧密,获得良好的Cu/SS界面结合,然后套入Ag管中进行第二次拉拔,获得良好的SS/Ag界面结合;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改变组分的体积分数,得到不同导电性和强度组合的复合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511667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72869.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铜/碳纳米管复合线材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悬浮催化或者湿法纺丝法等制备得到碳纳米管纤维,将多股纤维并股加捻成较粗的碳纳米管线,对其进行表面功能化处理后,再将其装入与之内径相匹配的无氧铜管中,得到铜/碳纳米管组合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后使碳纳米管线与铜层粘连结合,最后通过轧制、拉拔等加工工艺,制备成品铜/碳纳米管复合导线。本发明以碳纳米管纤维为核心,所制备的轻质、高性能复合导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HKHT及GFJG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014719.X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3/09 , G01R33/035
Abstract: 一种超导‑拓扑半金属复合式磁探测器,涉及一种超导磁探测器,包括超导层(1)及拓扑半金属层(2)。所述的超导层(1)为闭合超导环路结构,超导环路中的一段区域采用电流压缩区域。拓扑半金属层为锯齿形条状结构。拓扑半金属层(2)位于超导层(1)闭合环路中电流压缩区域内侧,且拓扑半金属层(2)与超导层(1)中电流压缩区域之间的间距小于超导层(1)中电流压缩区域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9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125382.3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六硼化镧晶须的制备方法,以金属镧和单质硼粉为反应原料,以金属铝为助熔剂,将金属镧粉与单质硼粉充分混合并研磨均匀,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铝,并通过缝隙填充法、分层法和钻孔法的特殊方法对铝助溶剂进行处理,去除铝表面氧化膜、使得原料相对集中和减小提纯时间,提高六硼化镧晶须的制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07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88798.2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3/022 , G01R33/035
Abstract: 一种超导约瑟夫森平面磁梯度计,包括下层超导层(1)、非超导介质层(2)及上层超导层(3)。所述的下层超导层(1)为闭合双环结构。组成闭合双环的两个环路形状及尺寸相同,闭合双环之间存在公共环路区域。非超导介质层(2)位于下层超导层(1)的公共环路区域上方,上层超导层(3)位于非超导介质层(2)上方。下层超导层(1)、非超导介质层(2),及上层超导层(3)共同覆盖的区域构成一个约瑟夫森结。约瑟夫森结沿下层超导层公共环路区域的环路切线方向的长度(4)大于约瑟夫森结的穿透深度λJ,且二者的比值大于2π。
-
公开(公告)号:CN217809774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394232.6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加热制备球状金属单晶的装置及方法,其中,一种电子束加热制备球状金属单晶的装置,包括真空腔;加热件,呈圆环形结构,设置在真空腔内用于发射电子束;驱动结构,设置在真空腔中用于驱动金属丝沿着加热件中圆环形结构的中轴线移动;高压源,用于为加热件施加负高压促使电子束向金属丝加速运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呈圆环形结构设置在真空腔内的加热件,通过该加热件可以对金属丝360°均匀加热,促使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时间更短;并且,呈圆环形结构的加热件的结构更加简单,更易于加工制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