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8046.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抗裂、触变性能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由硅灰、粉煤灰微珠、超细石灰石粉、改性蒙脱土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组成。本发明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硅灰、粉煤灰微珠及超细石灰石粉,优化了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颗粒组成,利用改性蒙脱土的强吸水缓渗透释水功能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的表面亲水和超强吸附特性,提高混凝土的触变性能和抗裂性能,降低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和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634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54051.0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20/02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蒸养、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界面改性高强多孔微球、天然砂、高吸水缓释型内养护材料、超分散减缩型外加剂和水组成。本发明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硅灰、粉煤灰微珠及超细石灰石粉,设计优化了胶凝材料颗粒组成;烧制出了高强多孔微球,并研发了界面改善乳液,对多孔微球表面进行处理得到界面改性高强多孔微球,进而优化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制备了高吸水缓释型内养护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所制备的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收缩小等特点,可明显降低结构自重,为结构设计和施工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94853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44612.9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沥青混凝土表面用滤水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单级配细粒碎石骨架及改性沥青胶浆及增粘剂组成;三者按重量比为单级配细粒碎石:改性沥青:增粘剂=100:(32~51):(20~50);本发明采用高掺量的橡胶粉、SBS、粘度调节组分、增塑组分及交联组分对基质沥青的溶-凝胶体系进行调控,通过高温高速剪切使各组分在基质沥青中均匀分布,SBS分子链与橡胶粉通过交联组分形成复合空间弹性网络结构,增塑组分的加入削弱了空间弹性网络结构内部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沥青胶体兼具高劲度与高粘弹性,克服了石料表面裹附的沥青薄膜在厚度和粘弹性上容易存在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9874.6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用大体积混凝土,各组分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水泥360‑380份,石英砂720‑760份,石英石950‑1150份,掺合料20‑40份,复合温度调节组分0.6‑2.8份,纤维9‑18份,复合外加剂7‑10份,水160‑170份;其中,复合温度调控剂以氧化石墨烯和纤维素纳米晶为主要原料复合得到。本发明所述隧道用大体积混凝土可有效降低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温度均匀,兼顾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等;且涉及的制备方法较简单,无需辅助其他施工调控工艺,可为高性能隧道用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提供一条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4851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318171.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体积压缩率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混凝土压力泌水仪、加压泵和伸缩杆,混凝土压力泌水仪包括千斤顶、活塞和缸体,活塞设置于缸体内,千斤顶的下端与活塞上端连接,伸缩杆竖直布置于缸体内底座上,加压泵与千斤顶连接。能简便、快捷地测试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体积压缩率,从而实现预测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在该压力下的泵送性能变化;用以评价压力作用下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轻骨料的吸水行为,从而对超高层泵送压力作用下轻骨料混凝土泵送稳定性进行预测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755417.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邃排污用抗菌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如下:水泥基原材料420‑460份,石英砂720‑760份,石英石1000‑1200份,掺合料30‑45份,抗菌剂0.22‑0.62份,分散剂0.02‑0.08份,外加剂7‑10份,水150‑160份;将水泥基原材料、掺合料、石英砂、石英石混合均匀得到干混料;分散剂、抗菌剂、外加剂在水中分散均匀制得混合液;向干混料中分批加入混合液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抗菌耐腐蚀混凝土;该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抗微生物侵蚀性能,同时能抵抗干湿循坏交替带来的危害,用于城市地下深层排污隧道具有更高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3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646674.4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8/08 , C04B18/20 , C04B18/0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建筑用轻质高强自保温混凝土,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数为:胶凝材料45%~8%,改性粉煤灰漂珠6%~9%,高强低密度塑料12%~18%,气凝胶陶砂20%~25%,聚羧酸减水剂0.8%~1.2%,水9%~11%。将粉煤灰漂珠进行表面改性,提升其水化活性,研发了耐水气凝胶并将其与陶砂复合制备气凝胶陶砂,显著降低了陶砂的导热系数,利用上述材料制备的混凝土强度高,质量轻,保温性好,将该混凝土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可显著降低建筑结构自重,且具有承重及保温功能,从而避免了传统建筑外保温层开裂、剥落等安全隐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42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308046.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抗裂、触变性能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由硅灰、粉煤灰微珠、超细石灰石粉、改性蒙脱土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组成。本发明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硅灰、粉煤灰微珠及超细石灰石粉,优化了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颗粒组成,利用改性蒙脱土的强吸水缓渗透释水功能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的表面亲水和超强吸附特性,提高混凝土的触变性能和抗裂性能,降低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和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634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954051.0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20/02 , C04B38/0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蒸养、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由胶凝材料、界面改性高强多孔微球、天然砂、高吸水缓释型内养护材料、超分散减缩型外加剂和水组成。本发明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硅灰、粉煤灰微珠及超细石灰石粉,设计优化了胶凝材料颗粒组成;烧制出了高强多孔微球,并研发了界面改善乳液,对多孔微球表面进行处理得到界面改性高强多孔微球,进而优化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制备了高吸水缓释型内养护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所制备的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收缩小等特点,可明显降低结构自重,为结构设计和施工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9223.4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引气轻质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00‑480份水泥、160‑220份超细矿粉、80‑110份硅灰、80‑110份沉珠、300‑350份漂珠、30‑36份丁苯乳液、0.5‑0.9份茶皂素、36‑44份聚羧酸减水剂、水胶比0.12‑0.14。将水泥、超细矿粉、硅灰、沉珠、漂珠和茶皂素搅拌混合后,加入减水剂和水的混合液中,然后再加入丁苯乳液成型拆模水养即可。本发明混凝土容重低,可至1350‑1400kg/m3,并在低容重的同时兼顾高强度和良好的工作性能,质量稳定,制备简单,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