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1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57550.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早强混凝土,各原料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水泥260~300份,钢渣粉60~90份,砂780~880份,石950~1100份,硅灰15~30份,催化剂8~16份,减水剂8~10份,水160~170份;所述催化剂为改性碳纳米管。本发明采用基于低碳原材料铝酸盐水泥、超细钢渣粉、硅灰、精品砂石骨料、催化剂的配方体系,可有效实现混凝土的低碳生产和二氧化碳矿化,兼顾良好的工作性能和早强性能等;且涉及的制备方法较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308068.5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堵过滤型透水沥青路面,包括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装的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和中间设置有防堵滤水层的透水性开级配面层,所述防堵滤水层分为两层,其中,上层为甘蔗渣生物炭过滤吸附层,下层为制成格栅形的聚四氟乙烯和高吸水树脂合成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路面结构经雨水冲刷后,防堵滤水层迅速吸水膨胀,使路面的泥土和碎石不被冲入下部面层及基层空隙,同时具有过滤雨水和保水作用,经太阳晒过温度升高后,蒸发掉防堵滤水层中的水分,具有较好的透水、过滤及防堵塞功能,能有效防止透水路面不被泥沙堵塞,并降低路表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6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066102.9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高强淤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S100、将污泥、粉煤灰、水玻璃、超细复合造孔剂和辅助分散剂混合,并进行超声陈化,得到生料;S200、将生料造粒成型,并控制成型的生料颗粒含水量<0.5%;S300、对S200中所得生料颗粒进行焙烧硬化,得到轻质高强淤泥陶粒。选用超细颗粒的超细复合造孔剂作为发气组分,并采用辅助分散剂辅以超声分散的方式使得超细复合造孔剂均匀弥散至材料内部,通过控制焙烧制度使得超细复合造孔剂中的不同发气组分产生大小不一、均匀密布的气孔,形成微细孔隙“填充”大孔隙间隙的孔隙结构形式,轻质高强淤泥陶粒表观密度小、强度高,解决了陶粒制备过程中密度与强度难以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62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23647.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轻质超高强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630‑650份水泥,280‑300份超细粉煤灰,180‑200份硅灰,100‑120份金刚砂粉,100‑200份漂珠,150‑200份Peek塑料颗粒,18‑23份有机高分子吸水树脂,20‑30份聚羧酸减水剂,0.13‑0.15水胶比,其中漂珠分为40‑100目和20‑40目两个粒度等级。所得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其掺入的粉料和集料对内部结构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改善,在大幅降低容重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强度,性能优异,制备简单,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02739.0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6 , C04B38/02 , C04B111/40 , C04B111/74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水下不分散堵漏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混凝土包括:480‑520份硫铝酸盐水泥、50‑65份超细粉煤灰、30‑45份超细矿粉、1000‑1200份改性陶砂、0.5‑0.9份聚丙烯酰胺、10.8‑13.1份聚羧酸减水剂、4.6‑8.5份聚丙烯纤维、15.1‑20.3份双氧水、水胶比0.5‑0.55;其中改性陶砂通过将陶砂依次在双氧水和聚丙烯酰胺溶液中浸泡制备得到。将硫铝酸盐水泥、超细粉煤灰、超细矿粉、改性陶砂和聚丙烯纤维混合,聚丙烯酰胺、减水剂和水混合后再一起混合,最后加入双氧水后水下成型即可。该混凝土水下浆体稳定,可准确抵达堵漏部位,具有较好的堵漏‑抗渗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39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46674.4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8/08 , C04B18/20 , C04B18/02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建筑用轻质高强自保温混凝土,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数为:胶凝材料45%~8%,改性粉煤灰漂珠6%~9%,高强低密度塑料12%~18%,气凝胶陶砂20%~25%,聚羧酸减水剂0.8%~1.2%,水9%~11%。将粉煤灰漂珠进行表面改性,提升其水化活性,研发了耐水气凝胶并将其与陶砂复合制备气凝胶陶砂,显著降低了陶砂的导热系数,利用上述材料制备的混凝土强度高,质量轻,保温性好,将该混凝土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可显著降低建筑结构自重,且具有承重及保温功能,从而避免了传统建筑外保温层开裂、剥落等安全隐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7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82948.2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1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搅拌站废渣活化技术的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掺合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搅拌站废渣60-70份、炉渣10-30份、水渣10-30份、钢渣10-15份。其制备为:(1)搅拌站废渣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搅拌站废渣采用800-900℃的热风顺流式烘干,水渣采用150℃-300℃烘干;(3)钢渣、炉渣和步骤(2)烘干后的搅拌站废渣和水渣加入复合改性剂进行粉磨即可。制备所得的复合掺合料符合I级复合掺合料的标准要求,可实现废渣的高附加值应用,配制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都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了混凝土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87815.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季冻区的低碳流态固化土,包括土、固化剂、水;所述固化剂的用量是干土质量的15%~20%;含水量为土与固化剂干质量的40~60%;所述土包括淤泥与建筑渣土,按重量份数计淤泥20‑40份,建筑渣土60‑80份;所述固化剂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如下:磷石膏40~60份、搅拌站废浆10~15份、钢渣20~40份、生石灰5~10份、甘油0.5~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2~0.6份、减水剂1~1.5份;本发明解决现有流态固化土抗冻性能不足、流动性不稳定、凝结时间长、早期强度不足、收缩变形大、易发生离析泌水等多种技术难题,同时引入更多低碳环保的原材料,实现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多方面提升和环保效益的最大化,为基坑回填等土方工程提供更为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7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183967.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敏型水化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包衣滴丸结构;外层包衣为厚度小于1mm的聚乙烯醇纤维增强微晶蜡薄膜;内层材料为改性蒙脱石粉末、纳米二氧化硅、水化硅酸钙晶种的混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改性蒙脱石粉末70‑75%,纳米二氧化硅20‑25%,水化硅酸钙晶种5‑10%;所述热敏型水化抑制剂利用微晶蜡热敏性质实现了对大体积混凝土中局部高温的精准识别,并通过内层材料的高吸水性作用延缓了短期局部水化反应,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精准控温、调温,能够极大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7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83733.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制成型超轻质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组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矿粉40‑45%,粉煤灰微珠15‑20%,轻质高强陶粒18‑22%,硅酸钠粉末5‑8%,水8‑11%;其中,所述轻质高强陶粒经预湿、表面强化处理;原料经静压荷载高压压制成型后,先后经标准、蒸压养护得到;本发明采用低流动度干粉状原料压制成型,解决了粉煤灰微珠上浮问题;利用化学激发及热压物理激发手段耦合,解决了粉煤灰微珠化学反应活性低,制品力学性能差的缺陷;通过轻集料表面强化及压力成型等方法,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材料最密堆积条件下的高孔隙率,达到了轻质化‑高强化的协同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