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不稳定注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30458.4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不稳定注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注水开发规律;确定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水窜判别标准,划分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低、中、高含水期三个开发阶段;优化海上裂缝性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大井距水平井注采参数:低含水期降压开采、中含水期周期注水、高含水期异步注采;选区选井,根据水平井含水期实施步骤中对应的水平井注采参数,简述不同含水期水平井注采参数实施效果;对水平井注采参数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为海上裂缝性油藏大井距水平井注采参数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提高了海上裂缝性油田开发效果,适用于裂缝性注水开发油田。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调整储层构型界面几何形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6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1577.3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调整储层构型界面几何形态的方法,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构型界面的节点;在该地质模型所在的三维空间上设定特征点;在每个特征点上,分别定义三个平移量;根据任一点λ到各特征点的距离,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获得任一点λ上的三个平移量;调整构型界面的几何形态;确定每一个网格分别属于的地质构型类别。本发明可以方便、高效地调整储层构型建模后得到的构型界面几何形态,调整的方式均匀、连续,视觉效果好;能保证原多套构型界面之间的相交、相切等拓扑关系不变;同时,将对多套复杂几何体的形态调整转化为对有限的点上、有限个参数的调整,为自动化历史拟合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6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0253267.1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一种层内剩余油赋存模式定量表征的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将目标层划分成网格模型,计算水驱开发油藏开发后期含油饱和度场;确定目标层,读取模型中各网格坐标及相关参数;从目标层底部开始,向上逐个网格计算从底层网格到该网格的累计剩余储量丰度和理想剩余储量丰度;绘制平面关键点的纵向剩余油的改进洛伦兹曲线;计算平面各点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绘制目标层纵向含油饱和度非均质系数平面图和目标层平面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图;将目标层剩余油分布为四种模式,制定挖潜策略,指导油田挖潜;可定量描述层内纵向剩余油分布状态,为油田后续挖潜提供重要依据,解决了层内剩余油分布定量评价及空间描述的技术难题。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定量分类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96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02273.1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定量分类与评价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综合分类方法;步骤2,分析不同类型潜山储层的动态响应特征;步骤3,建立双重介质三维地质模型,确定潜山储层初始渗透率分布场;步骤4,建立双重介质油藏数值模拟模型,通过生产动态拟合,不断更新潜山储层渗透率分布场;步骤5,通过反复步骤3、步骤4,不断迭代双重介质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拟合渗透率分布场,直至生产动态拟合吻合程度达90%以上;步骤6,从双重介质三维地质模型中输出潜山储层渗透率分布场,总结潜山储层分布规律。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反映裂缝储层发育特征,提高碳酸盐岩潜山储层预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