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7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50022.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证混凝土路面接缝传力杆、拉杆植入精度的端头支架模板及使用方法;该端头支架模板主要由安装在面板混凝土接头(施工缝)处的传力杆钢模板及钢模板三角支架、传力杆支撑架、以及安装在面板混凝土拌合物两侧的拉杆钢模板及钢模板三角支架、拉杆支撑架组成;传力杆钢模板与拉杆钢模板通过弹簧卡呈90°铰接。本发明可精准地将传力杆、拉杆按照设计要求植入,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其保证措施为:利用支撑架和模板钢预留孔,提供两点一线的稳固支撑,保证传力杆、拉杆垂直打入接缝处混凝土中,即时在混凝土振捣状态下仍能保持植入位置不变;钢模板为上下拼装,方便组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人工植入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63074.8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表面裂缝快速检测装置,设置在车体上,包括:展开部,所述展开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接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展开部的竖直位置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升降调节,所述展开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两侧分别传动连接有延伸机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若干检测机构,两所述延伸机构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所述检测机构,且分别位于两所述延伸机构侧面上的若干所述检测机构数量相等,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端设置为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节的活动端;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所述限位部与两所述延伸机构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9650.7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交通荷载轴型及轮迹的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按照预设角度,采集对象车辆行驶时的视频图像,并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车辆清晰图像;基于车辆清晰图像,得到车辆的轴型信息,以及计算轴距;基于视频图像,得到对象车辆相对于车道线的轨迹信息;基于车辆清晰图像,同时对轴型信息进行模板匹配,得到对象车辆的轮型信息;基于轨迹信息和轴重监测装置,得到对象车辆的轴重信息。本申请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车辆的不同类型及其荷载轴型,可以应用于路面交通管理、路面维护等领域;与传统的基于人工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相比,具有效率高、准确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44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623981.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长期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模型是将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通过注意方法进行融合的LSTM‑BPNN特征融合模型。本发明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基于深度学习在路用性能中的预测模型,根据路面长期性能数据库的数据特性,将数据特征划分为基本特征和时序特征,结合不同特征数据,构建的LSTM‑BPNN神经网络长期性能预测模型,使它们在预测路用性能方面,发挥自身网络优势,各司其职,关联耦合,充分捕捉不同类型气候变化与路用性能变化趋势的潜在关联性,从而更加准确的预测未来的路面路面长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23981.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长期性能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该模型是将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和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通过注意方法进行融合的LSTM‑BPNN特征融合模型。本发明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基于深度学习在路用性能中的预测模型,根据路面长期性能数据库的数据特性,将数据特征划分为基本特征和时序特征,结合不同特征数据,构建的LSTM‑BPNN神经网络长期性能预测模型,使它们在预测路用性能方面,发挥自身网络优势,各司其职,关联耦合,充分捕捉不同类型气候变化与路用性能变化趋势的潜在关联性,从而更加准确的预测未来的路面路面长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21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94183.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62 , G06V20/58 , G06V20/56 , G06V30/148 , G06V30/18 , G06V30/19 , G06T7/593 , G06T7/70 , G06T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高速公路桩号匹配方法,包括:应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处理通过车载多频多系统组合惯导系统和双目相机采集道路空间和图像信息,采用多项式插值法对道路定位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行驶轨迹;识别并提取图像数据中的里程桩号,将图像数据以里程桩号进行命名并存储;将对应相同里程桩的图像进行里程桩号牌左上角点的像素点匹配;将像素坐标转换为以左相机为原点的摄像机坐标系下三维坐标,结合行驶轨迹获得位姿信息,结合位姿信息与旋转平移关系,获得重投影矩阵,进而获得里程桩对应的大地坐标。本发明实现了公路桩号与大地坐标的高精度、快速、自动化匹配,方便道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99645.6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期性能联网观测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结构,路基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凸起,混凝土面板为矩形结构,路基在每个混凝土面板的拐角处均固定设置有卡位固定桩,混凝土面板内部设置有两个沿对角线布置的预制钢筋,预制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卡位固定桩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混凝土面板之间均连接有卡接连接组件;路基、混凝土面板、卡接连接组件和预制钢筋上均设置有用于实时测量面板结构参数的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在路基上方固定条形凸起,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定位且达到初步固定的目的,通过预制钢筋将混凝土面板固定到四个拐角处的卡位固定桩,从而形成多重定位固定,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5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11450022.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C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保证混凝土路面接缝传力杆、拉杆植入精度的端头支架模板及使用方法;该端头支架模板主要由安装在面板混凝土接头(施工缝)处的传力杆钢模板及钢模板三角支架、传力杆支撑架、以及安装在面板混凝土拌合物两侧的拉杆钢模板及钢模板三角支架、拉杆支撑架组成;传力杆钢模板与拉杆钢模板通过弹簧卡呈90°铰接。本发明可精准地将传力杆、拉杆按照设计要求植入,符合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其保证措施为:利用支撑架和模板钢预留孔,提供两点一线的稳固支撑,保证传力杆、拉杆垂直打入接缝处混凝土中,即时在混凝土振捣状态下仍能保持植入位置不变;钢模板为上下拼装,方便组装和拆卸。从而提高人工植入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97168.X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N9/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待检测路面内部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和能量损失;通过传播时间和能量损失,计算路面材料的密度;构建沥青路面压实质量与路面材料的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基于线性关系,计算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进而完成检测。本申请基于高频电磁波技术,利用蘑菇形天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和宽频特性,准确检测路面沥青密度,进而通过路面沥青密度完成压实质量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环保等优点。为城市道路的建设和使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17993.X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系统的气泡液膜厚度测试装置,属于气泡液膜厚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数字干涉仪,所述数字干涉仪包括激光发射器、第一不锈钢支杆组、第二不锈钢支杆组、笼式立方体、透镜延长管、工业相机、铝膜反射镜、铝膜镜架、铝膜镜架微调螺母、面包板、固定安装架和不锈钢立柱,本发明可以通过激光干涉法,对气泡液膜厚度进行自动的测试作业,可以直接在电脑显示屏显示气泡干涉条纹,通过干涉条纹间距变化,可以计算气泡液膜厚度和弹性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