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133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38331.9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O2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咪唑两种聚合材料共混,并且任选地添加可以和两种聚合物发生作用的金属离子(优选镁离子)制备固定载体复合膜。将该膜用于二氧化碳分离,得到了高CO2渗透速率和高分离因子。该方法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97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035837.9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一种基于盐析效应应用高粘度吸收剂分离CO2的方法,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将待分离的CO2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吸收解吸,具体如下:向高粘度胺类吸收剂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新型吸收剂;新型吸收剂与待分离的CO2反应,由于盐析效应形成液‑液两相或液‑固两相,两相分别是CO2负载的富相和CO2负载的贫相;仅CO2负载的富相进行解吸,得到CO2;将解吸后的吸收剂与CO2负载的贫相混合进行循环吸收。该方法在吸收过程中降低吸收剂粘度,在解吸过程中提高吸收剂的浓度,减少解吸单元的处理量,降低水的蒸发量和升温的能耗,进而实现高粘度吸收剂低能耗分离CO2。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06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34556.5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米诺环素及其有关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Extend 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作为流动相,在适当的紫外检测波长和流速下,通过外标法测定米诺环素的含量,通过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米诺环素的有关物质含量。该方法能够使有关物质很好地达到基线分离,能够准确测定米诺环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该方法简单,专属性强,检测时间较短,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米诺环素质量标准的制定建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31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4902.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D7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型优先透醇膜的制备方法,由成膜单体RSiX3在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的催化作用下,其中成膜单体RSiX3中X为乙氧基(-OCH2CH3)或甲氧基(-OCH3),R为疏水基团。在底膜上经涂布法制备而成的膜。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优先透醇膜,分离5-12wt%的乙醇水溶液时,渗透通量可达2000-20000 g/(m2·h),分离因子为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191270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72804.9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中滤饼固定方法,目的是用来研究除尘袋截留粉尘过程中滤饼层的压缩及阻力变化规律。该方法是向粉尘中添加少量固化剂,当滤饼在滤料表面形成后,再通入气雾进行固定,可得到机械强度大,不易松散的滤饼。这使得在观测、分析滤饼表面或断面的结构时,试样的制备难度大幅降低。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固定过程耗时短、固定方法简单;固定后的滤饼机械强度大,不易松散;可采用显微镜或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分析滤料表面或断面结构,能够真实的反映滤饼结构,为研究滤饼微观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10029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100329.5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B21/14
Abstract: 一种肟水解反应与渗透汽化膜分离耦合技术一步法制备羟胺盐的方法,其特征是以肟为原料,将肟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与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相耦合,通过渗透汽化膜高效定向脱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有机副产物酮,从而打破肟水解反应化学平衡的限制,使反应一直向生成羟胺盐的方向进行,大幅度提高反应转化率及羟胺盐的收率。本发明相对于已知的羟胺盐生产方法,反应过程简单,所需原料品种少,容易操作,不涉及副反应,且反应条件温和,羟胺盐收率可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092236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89403.3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B2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反应-萃取“耦合”技术制备羟胺盐的方法。以盐酸羟胺和硝酸、硫酸或磷酸作为反应物制备硝酸羟胺、硫酸羟胺或磷酸羟胺,在反应的同时,用胺类与稀释剂的混合物作萃取相将反应中生成的副产物盐酸萃取出来,可得到高浓度的羟胺盐母液,再通过多级错流或低压蒸馏等操作,可得到浓缩的羟胺盐溶液或晶体。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在反应的同时,将副产物无机酸萃取到有机相,减少了水相中无机酸的量,打破了反应原有的热力学平衡限制,使反应朝着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可大幅度提高产品产率。本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副产物少,便于操作,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47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5761.8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38/00 , C04B111/40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组装的纳米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水将高长径比的纳米纤维、镁铝尖晶石纳米粉和纳米碳化硅分散均匀,得到分散料浆;往分散料浆中加入高温粘接剂并分散均匀,然后经老化,得到湿凝胶;所述高温粘接剂为铝酸钙水泥胶凝剂、氧化锆‑磷酸钙复合溶胶胶凝剂和硅铝酸钙水泥胶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湿凝胶依次进行溶剂置换和超临界干燥,制得多维组装的纳米隔热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纳米纤维的大孔结构,限制了隔热材料内部气相传热,可有效解决纳米纤维材料力学强度不足的问题,能够全面提升纳米纤维隔热材料的力、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35964.X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双活性位点的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其由载体、负载于载体上的金属活性组分和非金属活性组分构成,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为Na,非金属活性组分为N/C。该催化剂制备过程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且有效节省了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583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3794.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高盐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的臭氧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金属氧化物载体表面通过氮化碳物质修饰后,所制备出了Mg基双位点臭氧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MgO金属位点与N/C非金属位点,形成双位点协同催化作用,催化效率高且稳定性高,能显著降低臭氧法的处理成本。本发明所制备催化剂催化效率高、稳定性高,其去除效率达到了72%,并且可重复回收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