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557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42797.0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氮素投入阈值的计算方法,属农业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农田氮素投入阈值的计算方法按照下面步骤进行:对比种植,统计数据;利用统计结果确定农田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农田的环境氮素投入阈值;根据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区域农田的环境投入氮素阈值,确定农田土壤类型,划分土壤肥力水平,对确定的氮投入阈值进行修正;最后,计算农田氮素投入阈值。本发明根据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区域农田的环境投入氮素阈值,计算农田氮素投入阈值,做到既可以合理的使用氮肥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又避免浪费,避免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一个供求平衡,促进土壤的合理使用,解决了农田的长期使用中肥力和污染的矛盾、增产和节能的矛盾,对引领农业产业向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5609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710483797.9
申请日:2017-06-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A01M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地的防除草剂喷雾漂移装置,包括储液罐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抽液泵,所述储液罐设置在小车上,所述小车包括车体、滚轮以及推手,所述车体的上端前侧倾斜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垂直转动臂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横杆与折叠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转动臂、横杆和折叠杆均为管状结构;所述横杆和折叠杆内均设有喷液管,所述喷头连接在喷液管上,所述喷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抽液泵的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可调节除草剂喷洒的宽度,还可避免喷洒的除草剂被风吹散,有效的提高了喷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57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442797.0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氮素投入阈值的计算方法,属农业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农田氮素投入阈值的计算方法按照下面步骤进行:对比种植,统计数据;利用统计结果确定农田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农田的环境氮素投入阈值;根据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区域农田的环境投入氮素阈值,确定农田土壤类型,划分土壤肥力水平,对确定的氮投入阈值进行修正;最后,计算农田氮素投入阈值。本发明根据作物的产量氮素阈值和区域农田的环境投入氮素阈值,计算农田氮素投入阈值,做到既可以合理的使用氮肥达到增产的效果,同时,又避免浪费,避免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一个供求平衡,促进土壤的合理使用,解决了农田的长期使用中肥力和污染的矛盾、增产和节能的矛盾,对引领农业产业向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196609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79569.1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流式农田地下淋溶液收集装置,属于环境科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含淋溶盘,出水管,集液管,通气管,抽液管,采样瓶,缓冲瓶和真空泵;淋溶盘用于收集淋溶液;集液管通过出水管和淋溶盘的出水口相连,淋溶盘中的淋溶液能自动流入集液管;真空泵用于将集液管收集的淋溶液通过抽液管在缓冲瓶的缓冲下提取至采样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制造简便、容易实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监测氮、磷、农药等土壤溶质的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1196641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79570.4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属于环境科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含淋溶盘,出水管和采样瓶。淋溶盘为一不透水容器,上部开口,用于收集淋溶液;淋溶盘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管为一不透水的双通导水管,一端连接淋溶盘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采样瓶的进水口,淋溶盘中的淋溶液能自动通过出水管流入采样瓶;采样瓶为一不透水容器,上设进水口,用于收集来自淋溶盘的淋溶液。本实用新型装置特别适用于监测氮、磷、农药等土壤溶质的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别是在实现原位监测的条件下,降低了采样的难度,使采样过程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01196640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079568.7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 西南大学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地下淋溶和地表径流原位监测一体化装置,属于环境科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装置包含径流池,淋溶盘,出水管,采样瓶,和径流收集管;淋溶盘水平安装于径流池竖直土壤剖面的目标深度,采样瓶通过出水管和淋溶盘的出水口相连,收集淋溶液;径流收集管为一“上”字形四通管,含有一个出水口和三个可以封闭的进水口,三个进水口的高度不同;每个径流池与至少一个径流收集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装置特别适用于监测氮、磷、农药等土壤溶质的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特别是在实现原位监测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同地监测土壤淋溶和径流状况,提高了准确度,且采样过程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06933117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747749.1
申请日:2017-06-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IPC: A01M2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地的防除草剂喷雾漂移装置,包括储液罐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抽液泵,所述储液罐设置在小车上,所述小车包括车体、滚轮以及推手,所述车体的上端前侧倾斜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车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垂直转动臂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横杆与折叠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转动臂、横杆和折叠杆均为管状结构;所述横杆和折叠杆内均设有喷液管,所述喷头连接在喷液管上,所述喷液管通过输液管与抽液泵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除草剂喷洒的宽度,还可避免喷洒的除草剂被风吹散,有效的提高了喷洒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6783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005977.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共同施用装置。包括V形板,所述V形板的下部两侧均从前至后设置有多个落料筒,隔板固定在V形板的中部。所述V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从前至后转动连接有多个条杆,每个条杆的下端均固定有盖板,多个盖板分别挡在多个落料筒的下侧。每个所述条杆的上端均固定有弹性杆一,弹性杆一的另一端固定在V形板的外侧。可以将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共同施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5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87622.7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侧种植地膜回收的机械装置,涉及地膜回收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回收组件,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远离回收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支撑杆,其固定安装于装置主体的顶部;地膜回收绕筒,其安装于支撑杆的一侧;转速调节组件,其安装于支撑杆的一侧,且其位于地膜回收绕筒的顶部;该膜侧种植地膜回收的机械装置,通过回收组件实现绕筒转速精确匹配行走机械速度,避免因绕筒缠绕地膜厚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绕筒和行走机械的速度不匹配导致断膜、拖膜的现象出现,通过地膜回收绕筒实现绕筒轴向倾角的快速调节,便于地膜回收后与绕筒的快速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4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0083942.6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C02F1/5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液中氨氮资源的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反应槽、氨氮收集槽、疏水膜反应吸收管、蠕动泵和微曝气泵。采用上述回收系统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沼液注入反应槽并启动微曝气泵向反应槽中曝气;2)启动蠕动泵将氨氮提取剂输送至疏水膜反应吸收管中;3)氨氮提取剂与沼液中的氨氮发生反应;4)待氨氮提取剂pH达到7以后关闭系统等。根据本发明的回收系统和方法在沼液与提取剂两端氨氮浓度梯度及微曝气的共同驱动下,沼液中的氨氮资源以气态氨分子形式脱出,透过疏水膜壁与提取剂反应生成铵盐。可以高效地实现沼液中氨氮的快速回收,无膜污染风险,回收的氮元素以液态铵盐形式存在,可直接资源化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