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6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19947.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7D301/28 , C08G59/22 , C07D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氧树脂助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环氧树脂活性增韧稀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戊二醇与环氧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戊二醇缩水甘油醚即为高性能环氧树脂活性增韧稀释剂。本发明制备的环氧树脂活性增韧稀释剂粘度低、环氧值高,不仅无毒、无味且环保,不会对使用工人造成过敏;可以有效的降低环氧树脂粘度,同时还可以对固化物起到增加韧性的作用,而且对环氧树脂热变形温度和固化时间基本无影响。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2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438673.8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压裂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试验用水力压裂注射管,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注水管和第一水力喷管、导流控制管和第二水力喷管,第一水力喷管内穿接有第一喷头,第二水力喷管远离导流控制管的一端密封设置,第二水力喷管内穿接第二喷头,导流控制管内设置有导流球,导流球选择性地密封导流控制管内靠近第一水力喷管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试验用水力压裂注射管,将注水管、第一水力喷管、导流控制管和第二水力喷管密封连接形成分段压力测试件,利用导流控制管中的导流球实现分段压裂测试,从而模拟真实试验环境中的分段水力压裂,进而提高水力压裂测试精度,有利于更加精确地获取真实测量混凝土或者岩层中的裂纹信息,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7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174262.2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减震缝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于提高框架式地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包括剪力键、预制顶板、侧墙、牛腿和预留减震缝。预制顶板直接放置在牛腿上,接触面做光滑处理,剪力键防止预制顶板在水平运动中发生脱落。剪力键、牛腿与预制顶板之间的预留减震缝,可由易变形材料填充,在地下结构正常工作时,两侧墙分别承担相应位置处的土压力,地震作用过程中,只有当预留减震缝闭合时,预制顶板才会发挥传递水平荷载的能力,将作用于某一侧墙的土压力传递至另一侧。在预留减震缝闭合之前,结构顶板与底板之间几乎不产生水平相对位移,也即减小了作用于结构中柱的水平向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7520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438934.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地下空洞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探地雷达前置载荷模拟装置,包括:第一滚筒、同步传动机构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内部在偏离轴心的位置设有空腔,第一滚筒的轴心铰接有用于接驳牵引车的前置牵引杆,同步传动机构装设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第二滚筒的轴心铰接有用于接驳探地雷达车的后置拉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探地雷达前置载荷模拟装置,通过前后设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在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连接同步传动机构来保证二者的同步转动,模拟实际的车辆行驶,同时在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上均设置偏心空腔,从而模拟实际的道路动载荷情况,有利于提高探地雷达对道路下方空洞或软弱地层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6092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652553.3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E01D1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大缆悬索桥上夹持大缆的索夹,包括上抱筒和下抱筒,所述上抱筒与所述下抱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抱筒和所述下抱筒相对的面为内曲面形状,所述上抱筒的内曲面与所述下抱筒的内曲面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内夹持碳纤维大缆;所述通孔的直径自中间位置沿纵向向其两端逐渐增大,增大至通孔端部的直径与所夹持的碳纤维大缆的直径相同。本发明的用于碳纤维大缆悬索桥上夹持大缆的索夹,能够避免碳纤维大缆在端部受到过大的剪应力;索夹受到的抗滑阻力大大提高;可有效解决应力松弛问题,使碳纤维大缆始终处于稳定持久的良好受力状态;该索夹的结构简单、制作和施工方便、实用性强,适用于碳纤维大缆悬索桥上夹持大缆。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04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38946.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流耦合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固流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竖向压力加载装置、微观裂纹获取装置和裂纹图像获取装置,竖向压力加载装置与底座之间置有待施压的试件,微观裂纹获取装置和裂纹图像获取装置分别置于试件相对侧,试件内预先布置有水力压裂注射管。本发明提供的固流耦合相似模拟试验装置,通过在试件内预置水力压裂注射管,并且在试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微观裂纹获取装置和裂纹图像获取装置,通过水力压裂的方式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开采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同时利用裂纹的宏观图像和微观图像结合的方式对裂纹的演化过程进行精确的分析,以提高裂纹扩展演化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为实际的开采作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38673.8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压裂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试验用水力压裂注射管,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注水管和第一水力喷管、导流控制管和第二水力喷管,第一水力喷管内穿接有第一喷头,第二水力喷管远离导流控制管的一端密封设置,第二水力喷管内穿接第二喷头,导流控制管内设置有导流球,导流球选择性地密封导流控制管内靠近第一水力喷管的一端。本发明提供的试验用水力压裂注射管,将注水管、第一水力喷管、导流控制管和第二水力喷管密封连接形成分段压力测试件,利用导流控制管中的导流球实现分段压裂测试,从而模拟真实试验环境中的分段水力压裂,进而提高水力压裂测试精度,有利于更加精确地获取真实测量混凝土或者岩层中的裂纹信息,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43679.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E04H9/02 , E04B1/98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支撑代替中柱提高框架式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体系,包括侧墙、顶板、顶板支座、预制斜支撑、侧墙支座、顶板铰和侧墙铰。预制斜支撑将作用于顶板上的竖向荷载传递给侧墙,预制斜支撑与两个支座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即预制斜支撑仅传递轴向荷载不承受剪切荷载。同时预制斜支撑传递的轴向荷载与土体侧压力方向相反,可减小结构侧向水平向变形,确保结构侧墙保持直立。本发明采用斜支撑代替框架式地下结构的中柱,解决了框架式地下结构中柱变形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结构体现形式简单,安装方便,符合建筑工业化生产和绿色建筑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431084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05225.2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C04B2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粘土型混凝土功能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混凝土外加剂领域。该外加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各组分混合研磨而成,包括:石灰35~55%;硫酸亚铁15~25%;偏硅酸钠10~20%;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5~15%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1~5%。使用时该外加剂以胶凝材料用量的1~1.5%与混凝土中粘土含量10%左右砂石料、部分水等先行混合,再加水泥粉煤灰及矿粉等胶结材料、减水剂和剩余水,可获得混凝土扩展度600mm以上,倒坍落度时间5~10秒,1小时后混凝土工作性仍然极好,28天抗压强度合格的高性能混凝土。该外加剂能少用水泥20%以上,有效解决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混凝土材料中含泥量过大问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63612.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F30/23 , G01N3/24 , G01N3/08 , G06F30/13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测岩石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待预测岩石的节理数据,其中,节理数据包括多个节理点云数据;通过多个节理点云数据,将待预测岩石的节理面转换为三角形微元;通过三角形微元,获取节理面的参数数据,其中,参数数据包括待预测岩石的多种法向应力、基本摩擦角、节理微凸体倾角、单轴抗压强度和节理面有效接触部分内所有微元的平均倾角;将参数数据输入预设的强度模型,预测待预测岩石的节理峰值抗剪强度,其中,强度模型是在不同应力状态下通过不同岩石的参数数据进行预测得到的。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准确的预测岩石在高应力状态下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