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1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78434.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管涌修复装置及方法,属于基坑施工领域。相关技术中,一般会在墙上设置堵水钢板,将其与墙体浇筑为一体,从而实现渗流修复。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失效和复发的风险高。本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钻头组件和驱动组件,钻头组件包括主钻头和自进式锚钻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环、主钻轴和锚钻轴,锚钻轴包括软轴段和导向段。本装置安装于墙体渗流部位的预钻洞口,结合本方法,当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主钻头沿洞口继续钻入,而多个锚钻头则侧向钻入墙后的土层。接着注入水泥浆,让其沿钻头的路径扩散,形成封堵浆体,钻轴留在浆体中成为承载结构。综合来说,采用本装置及方法修复的质量可靠,耐久度高,不易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9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42626.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凸排水板受压排水性能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凹凸排水板的排水能力测试试验不能真实反映出凹凸排水板应用于隧道特殊场景时的排水能力的问题;包括:加压机构、试样放置室和恒压供水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弧形压板、加压元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加压元件和所述弧形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加压元件输出的压力大小;所述试样放置室包括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和所述弧形压板相匹配,所述凹凸排水板布置在所述弧形压板和所述弧形底板之间,所述恒压供水机构和所述试样放置室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恒压供水机构用于向所述试样放置室中提供恒定水压的水。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72578.3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西基业良工桩机制造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轴多层搅拌钻具,包括钻杆机构、动力机构和切割装置。所述钻杆机构由钻杆和钻头(2)组成,所述钻杆至少包括第一钻杆(13)、第二钻杆(14)、第三钻杆(15)、第四钻杆(16)和第五钻杆(17);每一根钻杆具有至少包括二个同轴布置的第一直杆段(3)和第二直杆段(9)和弯曲段(4);切割装置安装在所述弯曲段,包括第一类型刀排(5)和第二类型刀排(6);钻杆上部安装有多轴同步齿轮组(21)和电动机(1)。本发明钻具通过钻杆机构的圆周运动与被钻头钻削后的墙体残余的尖角部分接触并削平墙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74515.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既有隧道二衬外进行水压监测的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设置在衬砌内的安装孔洞、设置在所述安装孔洞内的套管、内管、水压计和固定卡座,在接近套管安装端的外壁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卡接支撑部,所述套管的安装端通过环形卡接支撑部设置在圆孔支撑台上,在所述套管的检测端内设置有过滤层,套管的固定端和内管的固定端通过固定卡座安装在安装孔洞上端边缘的衬砌外壁上,所述套管的检测端与所述过滤层的表面抵触,在所述内管的检测端内设置与所述过滤层接触的水压计。本发明在水压计损坏时能够及时取出内管,替换损坏的水压计时,无需再另外打孔进行埋设水压计,在监测结束后,水压计也可取出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95300.7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由拆卸组装的吊架结构及拼接方式,包括由多组结构单元构成的吊架装置,以及构成结构单元的工字钢和角钢,工字钢包括横向工字钢一、竖向工字钢一、横向工字钢二、横向工字钢三和竖直工字钢一,角钢包括一号角钢、二号角钢和三号角钢,横向工字钢一上设有加劲肋,且等间距的设置在横向工字钢一上,横向工字钢一至少设有两根,竖向工字钢一至少设有2根,且竖向工字钢一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横向工字钢一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根横向工字钢一连接,并固定在两根横向工字钢一的两端,竖直工字钢一至少设有2根。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单元可根据工程需要自由组装成大小合适的吊架,结构单元可以重复利用,组装工序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195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90172.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承台基坑施工技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所述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装置包括:支护钢板,置于承台基坑中,用于支撑承台基坑两侧的土体;液压支撑杆,安装在支护钢板之间,用于支撑支护钢板;支护钢梁,设于支护钢板之间,且支护钢梁和支护钢板之间填充有由水泥浆编织袋包裹的水泥浆;其中,支护钢梁底部设有角钢托架,角钢托架与支护钢板固定连接,用于对支护钢梁进行定位和固定;本发明实施例有效的解决了承台基坑快速支护过程中对支护设备的吊装、调试、组装的问题,大大的缩短支护结构安装调试的作业时间,极大节省了支护设备安装的时间与精力,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60510.5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中赣核生态环境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 中赣核建设工程(江西)有限公司 ,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溶腔桩基护壁稳定性监测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桩基施工过程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有土工模型槽、地基填充物、大溶腔填充物、桩基腔体、钢筋笼、箱体、压力测量单元和位移测量单元,所述桩基腔体和箱体连通在装有地基填充物的土工模型槽内,将大溶腔填充物填充至箱体内形成大溶腔护壁,然后将固接好压力测量单元和位移测量单元的钢筋笼固定插入至桩基腔体,且钢筋笼伸入大溶腔护壁内,向桩基腔体内浇筑混凝土,通过压力测量单元监测混凝土对大溶腔护壁内壁的侧向压力,通过位移测量单元是否发生侧向位移来监测大溶腔护壁的外壁是否破坏,从而可以模拟桩基施工时大溶腔护壁的稳定性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7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58804.X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断面隧道进出洞施工方案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得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监测数据同时规划出进出洞初始施工方案;基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监测数据构建隧道进出洞地质力学分析机制,通过分析机制获得隧道地质力学分析结果;结合隧道地质力学分析结果、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隧道工程的应力演化趋势、围岩变形情况和塑性区分布状况;根据应力演化趋势、围岩变形情况和塑性区分布状况对进出洞初始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获得优化后的进出洞施工方案。本发明根据多维分析结果评估施工方案的优劣,确定出最优隧道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24680.0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东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老路基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新老路基搭接技术领域,包括有老路基本体、流态固化土、新路基本体和若干土工格栅,新路基本体和老路基本体之间通过插接的土工格栅和填充的流态固化土固定搭接,新路基本体包括若干搭接层,将第一个搭接层铺设在老路基本体挖掘出台阶状的一端,将土工格栅的插接在第一个搭接层与老路基本体相水平的台阶之间,在第一个搭接层与老路基本体相水平的台阶形成的填充区域填充流态固化土,当流态固化土固化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最上面一个搭接层的上端面铺设至与老路基本体的上端面平齐,且最上面一个搭接层通过流态固化土搭接在老路基本体上,从而实现新路基本体和老路基本体之间的固定搭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8474.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华东交通大学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智能化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RT*算法的无人工地设备群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无人工地设备的数量、起点、终点、行进步长、任务紧急程度、能耗效率和障碍物区域的信息;根据所述信息,确定设备在路径规划中的优先级排序;基于所述优先级排序,确定最高优先级设备在多障碍条件下的最短路径;基于所述最短路径,进行多设备行进路径和旋转路径的碰撞检查;通过所述碰撞检查的结果,实现设备群多元避障全局路径协同规划。本发明通过确定设备优先级,缩减了设备行进时间,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通过融合行进旋转避障策略和静‑动避障策略,避免了仅考虑行进避障的局限性,提高了路径规划适用性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