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2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94080.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折线导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导流管、结合箱、堵头构造、矩形穿洞钢板、U型钢板以及隔水闸板;导流管为多排平行设置的钢管,分为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角;结合箱设置在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之间的转角位置;上游导流管的进水端和下游导流管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堵头构造;本发明适应水下作业,有效解决复杂条件下无法实现断水的排水导流施工;施工方便灵活,能满足不同长度、角度的排水导流施工;导流管及钢制结合箱结构简单,能进行各种角度组合,施工速度快,密封性强,排水效果好且易于拆除,节约了成本工期与造价,安全风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7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58010.6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台台背组合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台背与挡土墙围成的区域采用好土回填;将台背与挡土墙所形成的U形区域的回填土挖除并清理形成倒三角台阶状空白区域;在倒三角台阶状空白区域内采用轻质泡沫土进行回填。本发明提出的桥台台背组合回填施工方法,提高了台背回填区域施工质量,增强了回填区域承载力,减小了跳车情况的发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56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775309.8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铁重工有限公司 , 武汉武桥交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武汉市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方法。一种斜拉桥钢拱塔双向牵引竖转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拼装施工:①、竖转铰安装;②、钢箱梁安装;③、钢拱塔安装;④、竖转架拼装;⑤、挂索及竖转架就位;2)、转体施工:牵引后拉索(18)整体起扳钢拱塔(1),当后拉索(18)索力降至安全索力以下时,同步张拉平衡索(21)保证后拉索(18)索力不低于安全索力,继续转体;钢拱塔(1)转体到位后,断口处焊接成整体;拆除钢拱塔拼装胎架(10)、竖转铰(4)、稳定索(25)和稳定索连接件(26),安装完成。通过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创新,达到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施工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655572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983153.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材料的新旧排水管道接口连接结构,包括旧管道、新管道和钢筋混凝土包封结构,所述旧管道破损端口插入新管道内,新管道与旧管道同轴配置;在新管道内壁与旧管道外壁之间的空腔内充满填充物;所述钢筋混凝土包封结构设于新管道外,将新管道包裹在内;所述旧管道为塑料管道;所述新管道为钢筋混凝土管道或球墨铸铁管道;所述钢筋混凝土包封结构的外沿周向间隔布置有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与混凝土浇筑于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旧管道插接在新管道内,新旧管道之间采用水泥砂浆填充,新管道外设钢筋混凝土包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接口密封性好,保证了排水效果,且结构简单,节约管材,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8309643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827434.2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直径易拆卸式检查井井口钢模板,包括钢板圆筒、角钢和螺栓;钢板圆筒由矩形钢板卷制而成,钢板圆筒包括相互分离且重叠的内端头和外端头;角钢有两根,分别为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第一角钢固定安装于内端头,第二角钢固定安装于外端头,其中一端的角钢上设有螺纹孔,螺栓安装于螺纹孔内,螺栓的螺杆朝向另一个角钢,通过转动螺栓调节两个角钢的间距,从而实现钢模板直径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检查井井口钢模板通过转动螺栓,可以调节角钢的间距,从而实现钢模板直径可调节;解决了普通模板受混凝土挤压难以拆卸的难题,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人工用撬棍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撬动,不存在井口混凝土被破坏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7891747U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20053448.3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横张法预制小箱梁预应力施工的张拉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上承压板、下承压板、两根平行布置的张拉杆、P型锚挤压套、千斤顶和应变计,所述上承压板设于箱梁纵向预应力筋的上部,下承压板设于箱梁底模板的下部;所述张拉杆的上端固定在P型锚挤压套上,张拉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承压板、箱梁底模板和下承压板,与千斤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设有应变计安装于预应力筋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张拉监测设备可用于横张法预应力的监测,通过应变计可测得预应力筋各个位置的应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安全方便,可行性好,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793875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21724825.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桥梁用的快速安装护栏支架,它包括基座、连接板、支撑架和圆管,所述基座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贯穿有螺栓;所述连接板通过弹簧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支撑架通过调节杆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缺口,缺口内安装有蓄电池组,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太阳能光伏板组件,太阳能光伏板组件与蓄电池组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圆管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部,圆管内壁设有弹性软套,圆管左右两侧外壁上安装有LED灯带,LED灯带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以快速拆卸组装,节能环保,而且具有很高的抗震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835464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875954.8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围护结构堵漏装置,包括连通地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导流管,以及套管,所述导流管包括相连的导流口和导流管本体,所述导流口与地下围护结构连接固定,且导流口的入口正对地下围护结构迎水面侧的渗漏洞口;导流管本体的出口配置有止水阀门;套管设于导流管本体的外部,在套管外壁与地下围护结构之间的缝隙内挂网喷砼;套管的内壁与导流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两端开口的环形腔,环形腔内填充有防水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先导流再堵漏的方式,在渗漏前期形成稳定的导流通道进行引水,当导流结构稳定后再对导流通道进行封堵,对围护结构的渗漏点进行修复和补强,还减小土体流失,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080023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656045.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刚性管道支护结构,包括临时支护单元和混凝土支撑墩;所述临时支护单元包括基础垫层、纵向承重梁和横向承重梁,所述基础垫层包括至少两对,每对基础垫层对称布置在地下刚性管道的底部两侧,所述纵向承重梁包括两个,每个纵向承重梁安装在位于地下刚性管道同一侧的基础垫层上,所述横向承重梁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横向承重梁间隔一定距离垂直安装在所述纵向承重梁上,所述横向承重梁的顶部设有支撑槽;将混凝土浇筑于地下刚性管道位于相邻两个横向承重梁之间的底部,形成所述混凝土支撑墩,所述混凝土支撑墩的顶部设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地下刚性管道起到安全可靠的支护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09611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64738.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折线导流结构,该结构包:括导流管、结合箱、堵头构造、矩形穿洞钢板、U型钢板以及隔水闸板;导流管为多排平行设置的钢管,分为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角;结合箱设置在上游导流管和下游导流管之间的转角位置;上游导流管的进水端和下游导流管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堵头构造;本实用新型适应水下作业,有效解决复杂条件下无法实现断水的排水导流施工;施工方便灵活,能满足不同长度、角度的排水导流施工;导流管及钢制结合箱结构简单,能进行各种角度组合,施工速度快,密封性强,排水效果好且易于拆除,节约了成本工期与造价,安全风险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