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6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55132.1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基地运行风险在线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构建阻抗矩阵,基于离线方式数据构建矩阵集合,进行场景匹配,基于电网运行数据匹配实时态场景,并对电网强度计算,基于超短期/短期数据预测未来态电网强度,就实时与预测数据进行运行风险在线分析,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网拓扑信息、新能源场站实时运行状态、超短期/短期功率预测,通过采用实时与预测相融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运行风险预判的准确度,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电站接入电网时的薄弱环节分析及风险评估,场景匹配技术降低电网拓扑分析的计算量,提高在线计算速度,可应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步骤相对简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296009.1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内多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运行方式和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各电负荷工况下的最大供热能力;确定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机组负荷以及机组负荷的上下限;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负荷区间;以上述机组负荷的上下限、供热负荷区间为约束条件,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区域电网的供热需求负荷,确定供热期内区域电网的最小出力。本发明能确定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指导区域电网的生产运行,增强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96009.1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电网内多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运行方式和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热电关系,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各电负荷工况下的最大供热能力;确定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机组负荷以及机组负荷的上下限;确定每个燃煤供热机组的供热负荷区间;以上述机组负荷的上下限、供热负荷区间为约束条件,根据每个燃煤供热机组在最大供热能力工况下的机组负荷、区域电网的供热需求负荷,确定供热期内区域电网的最小出力。本发明能确定燃煤供热机组供热期最小出力,指导区域电网的生产运行,增强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78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98323.9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Inventor: 孙荣富 , 徐海翔 , 丁华杰 , 牧晶 , 丁然 , 王靖然 , 王若阳 , 刘康丽 , 耿艳 , 贾文昭 , 伦涛 , 梁志峰 , 臧伟 , 李晨 , 邹江峰 , 张涛 , 杨健 , 史沛然 , 刘一民 , 刘华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最大渗透率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循环执行以下步骤,直至目标区域的负荷预测稳定度与预设负荷预测稳定度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确定最新的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为分布式光伏最大渗透率:获得设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下的实际负荷数据;获得设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下的实际负荷数据的序列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获得目标区域的负荷预测稳定度;若目标区域的负荷预测稳定度与预设负荷预测稳定度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调节设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将调节后的分布式光伏渗透率替换设定分布式光伏渗透率。本发明可以确定分布式光伏最大渗透率,且考虑了负荷预测稳定度,可有效支持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安排。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8906.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低频交流送出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包括:风电场、升压变压器、低频交流海缆以及陆上变频站;风电场包括风电机组及网侧换流器,陆上变频站包括FFM‑CSC换流器。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由低频交流海缆输入至陆上变频站的电压幅值,修正FFM‑CSC换流器吸收的有功功率,以稳定海上交流母线的电压幅值;并且,修正风电机组的无功电流参考值;根据修正后的无功电流参考值、风电机组的有功电流参考值、风电机组的输出电压、风电机组的输出电流,修正网侧换流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以稳定海上交流母线的频率。本发明系统能够远距离输电且输电损耗低,控制方法能够确保海上风电场所发电能安全稳定并网。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93941.X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40/194 ,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表示学习的电力标准条款差异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1)获取电力标准条款知识图谱,根据实体名称检索出需要识别差异的标准条款信息,包括条款所在的文件编码、文件名称、目录、条款内容;(2)利用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学习模型获取知识图谱中实体及关系的表示向量;(3)根据条款内容,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模型计算两个标准条款的句子语义相似度;(4)在两个标准条款的句子语义相似度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利用条款差异识别模型,求解两个标准条款的三元组相似度,实现条款差异识别。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条款内容差异并给出差异点精准提示,能够为电力设备标准条款统一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917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270117.4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多频点宽频天线及其设计方法,该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和分别敷设于介质基板两侧的接地板和天线导线层,天线导线层包括正弦波状平面改进阿基米德螺旋导线和蝶形辐射单元,正弦波状平面改进阿基米德螺旋导线的末端和蝶形辐射单元的起始端无缝连接;正弦波状平面改进阿基米德螺旋导线内圈采用平面阿基米德螺旋导线,外圈采用正弦波状螺旋导线;该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基本参数、确定天线导线层的初始轨迹参数及初始轨迹、计算初始参数下天线的驻波比和回波损耗、确定最佳参数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多频点宽频天线,天线特性好、体积小、频带宽,提高了电气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5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895774.8
申请日:2019-09-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于GIS盆式绝缘子的镂空弧形天线及其设计方法,该天线包括内置于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边缘的特高频天线主体,特高频天线主体为镂空弧形天线;镂空弧形天线包括与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边缘弧度相同的弧形介质基板以及分别敷设于弧形介质基板两侧与GIS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边缘弧度相同的接地板和天线贴片层,天线贴片层由通过自相似分形构造的蝶形辐射单元构成,蝶形辐射单元彼此之间的末端与始端无缝连接;天线贴片层表面不存在蝶形辐射单元的部分为镂空结构设计。本发明提供的内置于GIS盆式绝缘子的镂空弧形天线及其设计方法,将镂空弧形天线内置于盆式绝缘子金属法兰边缘,体积小、检测频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35216.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基于所述运行参数和预先构建的耦合优化模型,获得交流网络中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和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端口的有功出力;基于所述交流网络中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和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端口的有功出力对所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调度。本发明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和高效利用;发挥了PET的柔性调控能力,实现交直流网络的相互协调,互补优化,提高了区域间可控分布式能源的功率交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1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4982.8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坐标转矩矢量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系统和方法。具体包括:以发电机轴系扭振转速偏差信号为控制器输入。采用从同步坐标系到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将转速偏差信号变换为定子侧与之对应的两个频率分量,作为补偿电流的指令值。通过参数优化控制两个频率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使是两个频率电流形成的总附加电磁转矩的幅值达到最大。通过参数优化控制电磁转矩与转速偏差之前的夹角,使得总电磁转矩起到最佳阻尼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