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02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918346.5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串联型换流器分相冗余控制方法,所述串联型换流器包括A、B、C三相换流链,每相换流链均包含N个子模块,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模块包含旁路开关,所述分相冗余控制方法在于:主控制系统获取故障旁路子模块的信息,设置各相的有效子模块个数、无效子模块个数、有效子模块的输出电压,使三相换流链的输出电压对称。本申请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653997.6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线式机车能馈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对于每一个机车能馈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直流牵引网的电压与预设的牵引整流电压设定值以及预设的能馈电压设定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将所述机车能馈设备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在所述对应的工作模式下,根据预定的规则控制所述直流牵引网的电压;以及根据所接收到的或预设的无功功率指令、无功功率额定容量、实时有功功率以及调制比计算并输出无功功率。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全线式机车能馈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能馈设备直流侧实时与直流牵引网连接时,也能够实现无功功率补偿输出,从而使得机车能馈设备能够实现24小时无功功率补偿,同时兼具牵引整流和能量回馈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463041.X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串模块式耗能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直串模块式耗能装置并联连接在直流线路之间,包括串联的M个直串模块与耗能电阻;直串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电压钳位单元;电压钳位单元包括储能单元和放电单元,储能单元与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并联;放电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二功率半导体与均衡电阻;控制方法包括:直流线路电压正常时,控制装置处于待机模式,部分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开通或关断,或部分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和第二功率半导体器件同时开通或关断,以调节直串模块的电容电压;直流线路电压达到启动阈值时,控制装置处于耗能模式,启动装置,控制耗能电阻的投入和退出,调节直流线路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6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443509.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81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及控制方法。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包括M个换流链和第一隔离变压器,所述M个换流链串联连接,第一个换流链的正端和第M个换流链的负端构成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的第一直流端口,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包括M个第一类绕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类绕组,所有第一类绕组之间相互隔离;所有第一类绕组与第二类绕组相互隔离,其中,每个第一类绕组分别连接每个换流链的交流端口,所述第二类绕组组合连接构成所述串联型多绕组换流器的交流端口。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63109.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该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用于将风电场产生的电能经第一交流电网送出至第二交流电网;包括整流器、主换流器和辅助换流器;整流器的交流端连接第一交流电网;主换流器的直流端通过直流线路连接整流器的直流端,交流端连接第二交流电网;辅助换流器为第一辅助换流器或者包括第一辅助换流器和第二辅助换流器;第一辅助换流器的直流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直流线路,交流端连接整流器的交流端或者第一交流电网;第二辅助换流器的直流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直流线路。该系统能够在保持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前提下解决风电场黑启动、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风电场风电机组同步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254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129125.3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能量均衡调节换流链及控制方法、多段式换流链、换流器。所述能量均衡调节换流链,包括至少一个耗能单元和M个均衡子模块,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均衡子模块与所述能耗单元串联连接;其中,所述均衡子模块包括第一功率单元和平衡单元,所述第一功率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直流电容与功率组件;所述平衡单元包括第一功率半导体器件,所述平衡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单元,另一端引出,与相邻的均衡子模块或所述耗能单元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24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931597.4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模块旁路开关的冗余取能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桥式电路,及第一电容和第一旁路开关,所述取能电路包括主驱动回路、电源板卡、控制板卡、第一变压器、整流电路和过压保护触发控制模块,主驱动回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开关、第二电容;电源板卡从第一电容获取能量,并向第二电容充电;控制板卡通过触发第二开关来控制第一旁路开关的合闸;过压保护触发控制模块采样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通过过压保护判断控制第一旁路开关的合闸。此种技术方案可以在换流器功率模块电源板卡发生故障时,为旁路开关提供另一条取能路径,同时实现功率模块的旁路开关可靠合闸,减小系统停运的概率,在经济性和技术性上均有较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01266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318056.4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0L5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车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切换方法,所述能馈装置接入交流电网低压侧的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之间。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交流电网低压侧的进线电流;检测所述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响应于所述交流电网低压侧的进线电流小于预设的第一设定值且所述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为回馈模式,将所述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从所述回馈模式切换为无功补偿模式;响应于所述交流电网低压侧的进线电流不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且所述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为无功补偿模式,将所述能馈装置的工作模式从所述无功补偿模式切换为回馈模式。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利用直流充电回路实现了回馈模式和无功补偿模式的自动“软切换”,切换过程中无电流冲击,可靠性高,减少了地铁运营人员的操作工作,同时也增加了机车能馈装置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3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691416.5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合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地单元;三个四端口相单元,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分别对应连接交流电网中A相、B相、C相中的一相,所述每个四端口相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三个四端口相单元的三个第一输入端口、三个第一输出端口、三个第二输入端口和三个第二输出端口,至少有一组采用星型连接,形成至少一个星接中性点,所述至少一个星接中性点与所述接地单元连接。本发明所述柔性合环装置通过利用装置的星接中性点构建了一个可切换的接地点,因为所述星接中性点基本与交流系统的参考地等电位,因此使用该中性点作为接地点可以极大的减小接地设备的体积、尺寸和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3956.2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链、换流器及故障清除方法,所述换流链由N个同向串联的所述故障自清除子模块构成;每个所述故障自清除子模块都包括直流电容、第一功率器件、限流元件和第一半桥支路;所述第一半桥支路由第三功率器件和第四功率器件串联构成;所述直流电容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串联后与所述第一半桥支路并联,所述限流元件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一功率器件两端;所述第四功率器件的两端设置为子模块的端口连接点。本发明的换流器由换流链构成;换流链采用上述故障自清除子模块构成。本发明具有保护速度快、易于实现及可靠性高等技术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