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3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83416.5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拉应力传感器及测试装置,界面拉应力传感器包括:沿一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顶层、中上层、中下层及底层;薄膜压应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应力传感器夹设于所述中上层、中下层之间;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中上层与所述中下层并将所述中上层连接至所述底层;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中下层与所述中上层并将所述中下层连接至所述顶层。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如何测量界面拉应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19147.3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全向应变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柔性全向应变传感器包括沿一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至少一层柔性衬底层;覆盖于所述至少一层柔性衬底层上的柔性封装层;以及至少一层传感层,每一层所述传感层设置在相应一层所述柔性衬底层朝向所述柔性封装层的表面;其中,所述柔性衬底层及所述柔性封装层均由柔性材料制成。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能够实现平面应变的全向传感,传感器信号强度随应变角度变化而变化,传感器能通过多个独立信号进行应变强度与方向的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52561.7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 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D06M13/152 , D06M15/01 , D06M11/28 , D06M11/13 , D06M15/55 , D06M101/4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邻苯二酚水溶液和金属离子水溶液;纤维预处理:将经有机溶剂清洗过的纤维放置于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后将该纤维浸没;纤维改性处理:将邻苯二酚类有机化合物水溶液和金属离子水溶液按顺序加入装有纤维及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并搅拌均匀,加入缓冲液后将容器中的溶液PH调整成大于3,将纤维继续浸没在容器中螯合1~5min后将该纤维取出;纤维后处理:用去离子水清洗纤维表面未参与螯合的邻苯二酚类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随后将纤维进行烘干,得到改性纤维。根据本发明,其能够有效改善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787333.9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固支复合材料压缩试件试验夹具,用于夹持压缩试件,包括:底座,包括均具有底座滑槽的上座体和下座体,且上座体的底座滑槽内嵌合有上半圆柱转动块,下座体的底座滑槽内嵌合有下半圆柱转动块;以及框架,包括设置于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的且具有框架滑槽的对称设置的左框架和右框架,且左框架的框架滑槽内嵌合有左半圆柱转动块,右框架的框架滑槽内嵌合有右半圆柱转动块,其中,上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上滑块,下半圆柱转动块固定有下滑块,左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左滑块,右半圆柱转动块上固定有右滑块,压缩试件设置于上滑块、下滑块、左滑块以及右滑块之间,通过上述四个滑块固定,且根据压缩试件的厚度来调节滑块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49161.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剪切增稠液的抗冲击隔振器,该隔振器包括:缸体(1),用于装填剪切增稠液;可振动的剪切活塞本体,用于传递抗冲击减振设备的冲击;密封端盖(2),用于避免剪切增稠液泄漏;所述的剪切活塞本体包括活塞杆(4)和安装在活塞杆(4)一端的活塞(3),所述的活塞(3)位于缸体(1)内,并与缸体(1)穿插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塞杆(4)与密封端盖(2)穿插活动连接;所述的剪切活塞本体与抗冲击减振设备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利用弹簧和剪切增稠液的协同阻尼性能,初始刚度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974944.9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IPC: C08J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分别切割成若干段热固性复材段与热塑性复材段;在裸露出的增强纤维的至少部分表面制备碳纳米材料层以进行改性处理;将每段热固性复材段与相应一段热塑性复材段按照预设的拼接方式拼接在一起以组成单个回收子集;通过压力装置将回收结构压合成统一整体,从热固性复材段中裸露的增强纤维上引出电极,使用外接电源连接电极并通电。根据本发明,其利用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热固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变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77367.7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吸湿状况的监测结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监测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层叠布置的纤维层;用于将所述纤维层固化成统一整体的基体,每层所述纤维层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界面层;以及布置于所述界面层的界面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界面湿度传感器上牵引出用于电连接的电极。根据本发明,其能够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湿状况进行监测,并且布置的传感器能够在吸收一定湿度后阻止或延缓水分进一步侵入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39823.9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隔音抗冲击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通过3D打印机打印得到,内部设有待填充腔体,顶部开设有与待填充腔体连通的螺孔;剪切增稠液,通过螺孔填充入待填充腔体中,用于提供隔音性能与抗冲击性能;以及螺栓,通过3D打印机打印得到,用于与螺孔配合连接来对安全帽本体进行密封,其中,待填充腔体的结构通过3D打印机进行设计,剪切增稠液由纳米二氧化硅和聚乙二醇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的颗粒直径为500nm‑600nm,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制备得到的剪切增稠液的体积分数为41.4%‑53.8%。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43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239718.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8L101/00 , C08K7/06 , C08K9/02 , C08K7/08 , B29C7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分散型雷击防护的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到模具中,将四针状镀银氧化锌导电粒子均匀地散布到碳纤维预浸料表面;在四针状镀银氧化锌导电粒子之上再铺设一层碳纤维预浸料,并将四针状镀银氧化锌导电粒子均匀地散布到碳纤维预浸料表面;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复合材料前驱体;将复合材料前驱体通过热压固化后,得到内部分散型雷击防护的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现有的表面导电雷击防护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不易破坏,防护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1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176420.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斌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开裂的监测及修复结构、监测方法及修复方法,监测及修复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层叠布置的纤维布,两两相邻的纤维布之间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布置有多个联结单元;导电纳米材料层,其布置于两两相邻纤维布之间;以及用于将所述纤维布及导电纳米材料层固化成统一整体的热固性基体;其中,所述导电纳米材料层牵引出用于电连接的电极;所述纤维布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纤维子集构成,每个纤维子集包括相邻布置的一对纤维布。根据本发明,其能够在增强层间性能并保持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前提下针对复合材料层间开裂损坏进行监测与修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