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91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17143.0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幅向应力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它包括第一光纤接头、粘贴在变压器线圈绕组表面绝缘纸上的第一玻璃纤维带、固定在第一玻璃纤维带上的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输入端与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光纤耦合器、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内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内部连接光纤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的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的计算机,其中,第一内部连接光纤通过第一光纤接头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本发明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研究,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绕组幅向应力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4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865628.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艾绍贵 , 樊益平 , 卢文华 , 马奎 , 李江涛 , 王曙鸿 , 摆存曦 , 王博 , 吴旭涛 , 高峰 , 焦在滨 , 郝志国 , 孙丽琼 , 杜玮 , 沈黎明 , 车俊禄 , 丁培 , 王银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阻抗变压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特点是:包括阻容吸收装置,该阻容吸收装置与切换开关(K)和空心电抗器(L1)三者并联,其中阻容吸收装置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电阻R和电容C1,并且在该电容(C1)两端并联有避雷器(MOV)。使用时将空心电抗器置于变压器箱体内,快速开关置于油箱外侧,串联于变压器高压绕组与中性点之间。当变阻抗变压器正常工作,快速开关闭合,限流电抗器被短路,电抗器不会引起能量损耗;当系统发生短路,快速开关断开,限流电抗器投入,此时变压器相当于高阻抗变压器,短路电流会得到一定的抑制。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能有效降低变阻抗变压器阻抗变换过程中引起的过电压幅值和陡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22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34548.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绕组变形预警方法,它包括1、得到配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2、求取配电变压器A相、B相和C相的等值参数;步骤3:得到配电变压器A相短路阻抗Zka,配电变压器B相短路阻抗Zkb,配电变压器C相短路阻抗Zkc;步骤4:得到配电变压器的短路电抗Xk;5、当配电变压器的短路电抗Xk发生畸变时进行报警。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高低压侧电压电流的配电变压器短路电抗在线监测方法,利用上述方法能准确对配电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预警,保证了配电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填补了配电变压器绕组变形预警领域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0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66662.2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H33/666 , H01H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666 , H01H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保持机构的快速开关。其特点是:在所述下导杆(4)上套装有斥力盘(6),在该斥力盘(6)上方安装有分闸线圈(5)而在其下方安装有合闸线圈(7);在所述保持用动铁芯(9)上方安装有上保持用静铁芯,在该上保持用静铁芯中间安装有合闸保持永磁铁(11),而在该保持用动铁芯(9)下方安装有下保持用静铁芯,在该下保持用静铁芯中间安装有分闸保持永磁铁(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果简单、动作速度快、工作环节少、可靠性高的基于永磁保持的快速斥力开关,可以有效提高开关分闸速度,通过故障电流零点检测技术,缩短燃弧时间,减轻触头烧蚀,提高断路器开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8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2826.7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陈连凯 , 聂德鑫 , 邓建钢 , 皮本熙 , 徐立新 , 罗汉武 , 杨志华 , 刘诣 , 杨永辉 , 张连星 , 张海龙 , 卢文华 , 程林 , 罗先中 , 金莹 , 王友旭 , 郑昌佶 , 张伟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片耦合式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探头,它包括支撑套筒、光纤插芯安装件、通过光纤插芯安装件设置在支撑套筒内的光纤插芯、设置在光纤插芯光纤安装孔内的光纤,光纤插芯的前端镀有第一反射膜,光纤插芯前端的第一反射膜位于支撑套筒内部,支撑套筒的前端固定有第二反射膜,第二反射膜与第一反射膜具有相同的反射率,第二反射膜与镀有第一反射膜的光纤插芯组成法珀腔。本发明使非本征法-珀传感器在采用更薄膜片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响应频率,提高局放传感器检测灵敏度,并且该探头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验研究阶段进行传感器试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27843.4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变压器、电抗器噪声源定位及振动检测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麦克风支架、噪声传感器阵列、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麦克风阵列成像模块、噪声振动测试模块以及辅助设备;噪声传感器阵列由固定布置在麦克风阵列支架上的多个麦克风组成,各个麦克风分别布置在田字支架及田字支架左、右、上引出的支杆上;田字阵列中心安装有用于拍摄被测对象照片的照相机。方法包括步骤:系统的搭建与连线;测试系统自检;阵列位置选择;阵列校准;声源定位成像;振动测量;阵列拆除。本发明采用田字形麦克风阵列提高系统在低频段噪声信号进行声源定位的精度,加入振动监测实现振动信号与噪声信号同步测量,提高变压器、电抗器的低频段噪声源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8917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17143.0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幅向应力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它包括第一光纤接头、粘贴在变压器线圈绕组表面绝缘纸上的第一玻璃纤维带、固定在第一玻璃纤维带上的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输入端与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光纤耦合器、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内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内部连接光纤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的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的计算机,其中,第一内部连接光纤通过第一光纤接头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本发明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研究,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绕组幅向应力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21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71681.2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上能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组合导线的变压器线圈,线圈中部通过幅向组合导线绕制,线圈端部通过轴向组合导线绕制,所述幅向组合导线和轴向组合导线通过搭接方式进行焊接,从而降低了线圈的涡流损耗和线圈端部的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953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034475.8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际负荷的油浸式变压器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光纤测温系统找到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最热温度区域的所在位置,调节其附近冷却系统的启停,来实时控制变压器内部温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变压器内部的负荷情况,针对其热点的分布位置来平滑地调节变压器内部温度,从而避免变压器内部由于高温发生故障或绝缘老化的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02955145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13747.0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状态检修,特别是变压器运行状态仿真监测系统,其包括模型本体,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型本体由第一油箱、第二油箱通过管道联通组成,两个油箱分别完成各自不同的控制和监测功能,测量控制系统是将系统中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就地集成全部安放于控制测量柜之中,后台展示系统位于远端的控制室内,通过部署在控制室内的PC机与位于油箱附近的工控机通讯,实现了现场信息的实时通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