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407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83012.7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16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撑杆构件,该构件包括一个杆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呈槽状的横截面,形成对应的不封闭外廓面的杆面(215),在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杆面(215)锐角斜交的第一连接面(211)和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面(212),在第一、二连接面之间设有与第二连接面(211)平行且与第一连接面(212)交接的第三连接面(213)。本发明通过对撑杆构件的结构设计来构成安装便捷、连接牢固的一长度可调节的杆,从而可消除原先因加工与安装所产生而间隙引起机柜的晃动的现象,大大减小了机柜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摇晃而产生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0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159578.0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基础,包括立柱和底板;立柱设于底板上方;其中,立柱为圆锥台状,且下部中空。本发明对装配式基础采用分段、分片式设计,各构件均采用片状或屋瓦等“瓦片式”形状,能有效控制单件大小和重量,便于工厂预制,方便运输和安装。可以实现基础构件的工厂化加工、机械化施工和资源的重复利用,有利于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深入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1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510829074.0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六统一”标准的虚端子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标准设备模板;2)根据步骤1)建立的标准设备模板,建立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3)获取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的匹配关键字;4)获取所有站内的IED列表,解析IED包括IED描述和IEDname;获取所有站内IED的inputs信息,根据索引路径找到发送侧和接收侧的描述的映射关系;5)选择接线方式,并根据SCD文件中解析的IED列表,通过IED与标准虚端子连接模板的匹配模块进行依次匹配。有益效果:通过预定义标准的虚端子连线关系模板,依据描述匹配的原则对SCD中的虚端子连线进行匹配及校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59578.0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E02D27/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基础,包括立柱和底板;立柱设于底板上方;其中,立柱为圆锥台状,且下部中空。本发明对装配式基础采用分段、分片式设计,各构件均采用片状或屋瓦等“瓦片式”形状,能有效控制单件大小和重量,便于工厂预制,方便运输和安装。可以实现基础构件的工厂化加工、机械化施工和资源的重复利用,有利于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深入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931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58551.3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河南经纬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韩柳 , 宋璇坤 , 肖智宏 , 张锐 , 胡炎 , 吴聪颖 , 赵娜 , 王文琪 , 谷松林 , 刘鹏 , 冯腾 , 娄悦 , 刘文轩 , 赵智成 , 丁继为 , 李妍 , 孟凡斌 , 陈晨 , 樊庆玲 , 董平先 , 江祖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侧设备间虚端子的自动连接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提取各智能电子设备的虚连接关系;2)根据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各智能电子设备的能力描述文件以及提取的虚连接关系,得到智能电子设备的虚端子对组合;3)根据智能电子设备的虚端子对组合和同类智能电子设备的历史虚连接数据,得到每一智能电子设备的最大编辑距离相似度;4)根据每一最大编辑距离相似度,得到每一最大编辑距离相似度对应的智能电子设备的虚端子对,进而匹配得到每一智能电子设备的虚连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207368722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1447733.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网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包括:一用于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充电整流模块;一充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输入端口与充电整流模块的直流电输出端口连接;一智能电池模块,智能电池模块的充电输入端口与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口连接;一馈电模块,馈电模块的馈电输入端口与智能电池模块的充电输出端口连接,其馈电输出端口与用电设备连接;以及一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监控输入端口与智能电池模块的充电监控端口连接,其充电控制输出端口与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控制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所使用铅酸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和使用不能进行浮充的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088609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446498.X
申请日:2014-08-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所接地网中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管和扁钢连接头,扁钢连接头包括扁钢衔接部和套管连接部,连接套管套接于套管连接部内,且连接套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刺齿;在套管连接部的管壁上设有一组压紧螺钉,压紧螺钉贯穿于套管连接部的管壁,且与连接套管的外壁相接触;扁钢衔接部上开有一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扁钢衔接部和套管连接部相结合的连接单元,满足不同形状的横截面的两接地棒之间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4223408U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20441049.6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65D2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支撑装置,固定于预制仓内的墙体(4)与机柜(3)之间,包括安装杆(1)和微调杆(2),微调杆(2)包括至少一对撑杆(21);每一撑杆(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撑杆杆面(215)锐角斜交第一连接面(211)和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面(212);形成一对撑杆的两撑杆(21)通过两第一连接面(212)对合连接并通过调节对合连接的接触面来调节微调杆(2)的长度;安装杆(2)分别连接所述墙体(4)和所述微调杆(2)对应一端的一撑杆,微调杆(2)另一端所对应另一撑杆(21)与机柜(3)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使运输途中的机柜得到一个与其贴合的抵靠面,可消除晃动,大大减少运输损失,同时安装调整简便,能够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04082804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440012.1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F16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杆构件,该构件包括一个杆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呈槽状的横截面,形成对应的不封闭外廓面的杆面(215),在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杆面(215)锐角斜交的第一连接面(211)和垂直相交的第二连接面(212),在第一、二连接面之间设有与第二连接面(211)平行且与第一连接面(212)交接的第三连接面(21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撑杆构件的结构设计来构成安装便捷、连接牢固的一长度可调节的杆,从而可消除原先因加工与安装所产生而间隙引起机柜的晃动的现象,大大减小了机柜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摇晃而产生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206293767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446943.8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避雷器,包括绝缘子串、避雷器元件Ⅰ、避雷器元件Ⅱ、避雷器元件Ⅲ、绝缘子、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固定底座;避雷器元件Ⅰ、避雷器元件Ⅱ的一端分别与绝缘子串的两端相连;绝缘子的两端分别与避雷器元件Ⅰ的另一端和避雷器元件Ⅲ的一端相连;避雷器元件Ⅲ的一端还与避雷器元件Ⅱ的另一端相连;避雷器元件Ⅲ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绝缘子的两端分别相对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实用新型高压避雷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安全性能高,能有效保护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降低雷击闪络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