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93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5122.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规划领域,公开一种风电反调峰典型日出力曲线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统计有效样本空间中风电电源的历史逐年电量特性,选择风电电源日保证发电量的置信概率,计算置信概率下的风电电源的日保证发电量;计算风电电源该时段的历史出力特性在置信概率下的保证出力率;计算风电电源的历史出力特性累积电量占比下的有效容量;根据峰荷时段、基荷时段、风电电源的保证出力率、有效容量、日保证发电量以及基准曲线,计算求得电力平衡典型日风电电源的典型出力曲线。采用本方法可提供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下资源枯竭场景典型日电力平衡分析的合理风电电源出力曲线,提高电力系统电源规划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32777.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电网主干通道最优潮流分析方法及系统,获取柔性交直流混联模型概率最优潮流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基于相关信息,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进行不确定性建模,利用得到的光伏出力概率模型和风电场出力概率模型生成新能源电网概率最优潮流模型所需的风光模拟出力;基于风光模拟出力,在潮流分析‑运行校验一体化框架下,以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构建新能源电网概率最优潮流模型;对新能源电网概率最优潮流模型的非凸部分进行处理,得到易于求解的凸模型;利用凸模型求解新能源电网概率最优潮流模型,得到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火电机组系统的最优出力方案,为柔性潮流控制技术在交流大电网的应用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29890.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变压器饱和特性的新能源场站接入点过电压水平抑制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涉及电网技术领域。计算方法包括:采用公式一计算出过电压抑制效果指标K(n,i);其中,公式一为:该计算方法和装置能够评估变压器的饱和特性对新能源设备过电压的影响,为新能源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安控措施提供优化的策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62379.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防灾减灾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故障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将所述故障影响因素的实时数据输入预先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获取所述预先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并基于所述预先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确定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线路所处环境的信息以及线路自身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故障预测模型实现输电线路故障类型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8828.7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构网型单馈入系统静态电压支撑能力量化评估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包括根据构网型电源稳态下的无功电压响应特性构建潮流模型,通过功率迭代潮流算法对模型迭代求解过程,构建系统雅可比矩阵,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评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边界,无法为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具有准确评估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边界,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475148.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换流器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建立了两种基于构网型换流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模型,推导系统的阻尼转矩解析表达式,进一步量化分析构网型换流器控制参数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对低频振荡的影响;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和功率同步控制参数的增大均会使系统的阻尼转矩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新能源并网位置和功率占比的变化同样会使系统的阻尼转矩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佳的构网型换流器控制参数和新能源并网位置与功率占比使得系统的低频振荡阻尼最大。本发明实现了对新能源经构网型换流器并网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进行多方面的准确分析,为大规模新能源经构网型换流器并网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731406.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发电功率波动最小的风光最优规模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整理新能源出力特性;依据风光资源出力特性,结合新能源发电量要求,以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带入建立的模型计算求解,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本发明在给定新能源电量前提下,提出发电功率波动指标体系,进而计算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的风光规模。本发明依据风光资源出力特性,结合新能源发电量要求,以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带入建立的模型计算求解,得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采用本方法可以计算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最小风光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9988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0942.4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9/50 , G06N5/04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水线优化的异构边缘端多任务推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基于流水线阶段划分,平衡计算负载,采用争用缓解优化的方法调整争用模型的执行顺序,并通过负载窃取的技术手段动态调整流水线阶段间工作负载和尾部空泡,最小化异构处理器空闲时间空泡,提升处理效率。本发明通过在异构处理器上设计流水线并行机制,结合模型分割、动态规划、局部搜索等优化策略,提升了对异构计算资源的使用率,包括CPU大核、CPU小核、OpenCL GPU等,从而实现了计算吞吐量的显著提升,完成了对终端侧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0157574.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0G3/00 , C10L1/04 , B01J23/72 , B01J35/3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C07C1/207 , C07C13/18 , C07C13/10 , C07C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衍生的羰基化合物一步无溶剂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同时负载氧化亚铜和单质铜的介孔氧化铝为催化剂,氧化亚铜和单质铜的存在使得该催化剂兼具羟醛缩合反应活性和加氢脱氧反应活性,使生物质衍生的羰基化合物可直接生成可持续航空燃料;该催化剂成本低廉,结合固定床反应器使用,反应过程不需要溶剂且副反应发生频次少,不存在产物与催化剂分离过程,同时实现了反应连续化进行,有效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89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6100.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242 , G05D1/633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于复杂环境无人车及自主避障的方法,属于长距离隧洞无人车装备研制领域,采用前扫雷达和激光测距仪对无人车周围扫描获取水上障碍物位置信息,水下超声波传感器扫描探测获取水下凸起障碍物及凹坑等的位置、深度、高度信息,液位传感器感知无人车底部与水面的高程关系,工控机根据避障算法,进行无人车行进路径规划,从而使无人车能够适应隧洞底板冲坑、钢筋裸露、块石、树枝等杂物淤堵的复杂地形环境,在长隧洞复杂环境中安全行走作业,实现自主避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