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0375.5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冲压自锚式锚杆包括锚头、杆体、膨胀部和封装件;杆体内侧设置有通气孔,杆体背离锚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适于连接气枪;膨胀部分别与锚头和杆体固定连接,膨胀部包括多个锚固体,多个锚固体周向排布,并在膨胀部的内侧形成空腔,空腔与通气孔连通;封装件位于空腔内,封装件内填充有锚固剂,封装件适于受压破裂。本发明提供的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将冲压自锚式锚杆插入锚孔内后,多个锚固体变形,形成限位,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气枪,并向内加压,从而使封装件破裂,封装件内的锚固剂与锚固体固化,可以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能够满足极软岩支护的支撑和稳定需求。

    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9971.5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方法,包括:在巷道的内壁设置锚索,对巷道进行支护;布置支撑装置对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撑,在巷道的回采侧设置柔模墙对巷道进行支护;在巷道内设置单体结构,对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护;在柔模墙的侧面设置加固结构,对柔模墙进行加固。在巷道的内壁设置锚索,能够对巷道的内壁进行控制;支撑装置能够在柔模墙未凝固时对巷道进行支撑,避免未凝固的柔模墙变形,柔模墙凝固后对巷道进行支撑,避免巷道的内壁发生变形,同时将巷道与采空区分隔;单体结构能够承载顶板;加固结构对柔模墙进行了加固。通过本方案,对于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侧壁进行了控制,避免了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内壁发生变形。

    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方法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4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3975.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铺设步骤:在巷道的底板上沿巷道的延伸方向铺设钢板,形成拖运路径;掩护步骤:在巷道的工作面的迎头处设置至少一个掩护支架;运输步骤:将巷道内与顶板脱离接触的待撤支架运动至拖运路径上,通过绳索将待撤支架与巷道内的运绞车连接,运绞车拉动待撤支架沿拖运路径运输至巷道内的吊机下方进行吊运;移动支护步骤:移动至少一个掩护支架至已经移走的待撤支架原本所在的位置。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替代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钢梁支护的方式,掩护支架便于后续快速调节及拆卸,并且保证了对于顶板的支护强度,进而降低了拆卸及转运支架时的操作风险。

    巷道运输系统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23868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23032095.9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巷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皮带机身、移动部、自移机尾和自移轨道,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鼓出的巷道内;移动部用于支撑运输皮带机身,使得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的上方;自移机尾与运输皮带机身连接,自移机尾牵引运输皮带机身行走;自移轨道用于承载自移机尾,自移机尾与自移轨道相互作为支点交替行走。采用本方案,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鼓出的巷道内,移动部用于支撑运输皮带机身,使得人员可以在运输皮带机身下进行挖掘起底的工作,相比现有技术中将运输皮带机身吊挂,使用移动部支撑更加安全,自移机尾牵引运输皮带机身,相比现有技术更加安全方便,无需反复起吊运输皮带机身。

    锚固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76264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2306785.8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固装置,锚固装置包括:锚索,具有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和固定端,固定端用于固定在巷道的墙壁内;承接件,承接件上具有通孔;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组件还具有容纳腔,固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设置在巷道的墙壁内,固定组件穿设在通孔内,且固定组件的第二端位于承接件的第二侧,锚索的固定端位于固定组件的第一端的远离承接件的一侧,锚索穿设在容纳腔内,且锚索的自由端由固定组件的第二端穿出,固定组件还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与容纳腔连通,注浆孔用于向容纳腔注浆以固定固定组件与锚索。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锚索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