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的监测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11727.3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的监测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井下作业环境的监测数据集,其中,井下作业环境用于表示井下作业所处的环境,监测数据集包括对井下作业环境分别在多个监测维度下监测到的数据;基于监测数据集,构建目标监测点模型,其中,目标监测点模型用于指示井下作业中不同监测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不同监测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则;基于目标监测点模型,确定目标监测策略,其中,目标监测策略用于指示对井下作业进行监测的规则;按照目标监测策略,对井下作业进行监测。本发明解决了井下作业环境安全监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用于松软崩解性岩体的一体式锚索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73730.9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松软崩解性岩体的一体式锚索以及施工方法,一体式锚索包括锚索、注浆管、膨胀胶囊、锚索张拉锁具、托盘以及调心球垫,锚索包括顺次设置的锚索外露段、锚索张拉段以及锚索锚固段;注浆管的进口设置于锚索外露段处,注浆管的出口设置于锚索张拉段和锚索锚固段的交界位置处;膨胀胶囊包裹于锚索张拉段的局部索段,局部索段对应于钻孔的孔口位置,膨胀胶囊连通于注浆管,且膨胀胶囊在注浆管的注浆压力下膨胀。通过防水锚固剂将锚索锚固段与钻孔的孔壁固定,并通过膨胀胶囊密封钻孔的孔口,避免了浆液沿钻孔的孔口位置泄漏,可以实现良好的张拉效果以及注浆效果,能够为松软崩解性岩体提供良好的支护能力。

    滤波器和滤波器散热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0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5171.6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波器和滤波器散热控制方法。滤波器包括:壳体结构和功率器件,壳体结构围成安装腔,功率器件位于安装腔内;壳体结构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风扇装置和导风板,均设置在安装腔内,风扇装置的扇叶部可转动地设置且位于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导风板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以对风扇装置吹出的气流进行导向;温度检测件,温度检测件的检测端设置在功率器件上且用于检测功率器件的温度;温度检测件和功率器件均为多个,多个温度检测件和多个功率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波器的散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软岩巷道支护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782.5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支护方法,包括:S10:在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布置锚索、锚索梁和钢带以将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支护,将导硐底板起出并安装锚索进行支护;S20:在导硐与工作机巷的接口的位置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S30:对挡矸硐室进行支护。采用本方案,对于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进行支护,避免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发生塌陷影响施工。将导硐底板起出经过锚索加固后,浇注混凝土,能够防止导硐底板起鼓影响施工。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能够对接口进行支护,防止塌陷。对于挡矸硐室进行支护,能够有效防止挡矸硐室塌陷。

    巷道底鼓治理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4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33768.5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底鼓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起底步骤:对巷道的底板和底板两侧的帮部进行起底挖掘;第一浇筑步骤:对起底后的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第一混凝土层;排管步骤:对第一混凝土层进行钻孔,得到多个安装孔,将多个注浆管与多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安装,并将每一个注浆管靠近第一混凝土层一端的外周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进行封堵;注浆步骤:注浆管的外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注浆口,通过多个注浆口对安装孔进行注浆;第二浇筑步骤:在注浆步骤完成后,在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方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形成地坪层。本发明方法解决了软岩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治理问题,实现了巷道底鼓的高效治理,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

    软岩巷道扩帮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781.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扩帮方法,软岩巷道包括导硐,导硐具有相对设置的下口和上口,软岩巷道扩帮方法包括:步骤1,对导硐的内壁进行支护;步骤2,将多个第一支架移动至导硐内,对导硐的扩帮掘进作业进行超前支护,第一支架沿导硐的延伸方向延伸;步骤3,通过挖掘设备沿下口至上口的方向对导硐进行挖掘,以形成预设长度的扩帮段;步骤4,将对扩帮段进行超前支护的第一支架移动至挖掘设备靠近下口的一侧,并使第一支架的首端朝回采侧转动;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3和步骤4,直至挖掘设备移动至上口,以完成对导硐的扩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硐在扩帮过程中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