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煤原位固结改性的纳米微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43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19453.X

    申请日:2019-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粉煤原位固结改性的纳米微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酸盐水泥颗粒40~60份,植物型水泥发泡剂0.5~1份,聚氨酯匀泡剂0.2份,速度控制剂0.8~1.2份,水玻璃1~2份,早强剂1~1.5份;加入高效分散剂后将硅酸盐水泥颗粒和速度控制剂的粒径粉碎至纳米级;在容器A中加入发泡剂及匀泡剂混合制成待使用发泡液;在容器B中加入上述纳米级硅酸盐水泥颗粒和纳米级速度控制剂,并加入水玻璃及早强剂,在特定环境下搅拌混合成纳米材料浆液;最后将待使用发泡液进行发泡后和纳米材料浆液在静态混合器内混合制成纳米微泡材料。煤层中的松软煤体经过该纳米微泡材料固结后,不仅稳定性高,而且透气效果较好,便于后续瓦斯抽采。

    一种用于森林防火的拖管防火车及其防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5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06644.3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森林防火的拖管防火车及其防火方法,包括伐木机构、喷射机构、拖管机构和行进机构;伐木机构能对过高的树冠进行锯断去除,这样后续喷洒固化泡沫时能实现对树木的全覆盖;接着固化泡沫通过喷射机构将固化泡沫喷洒覆盖在所需树木表面,从而在未燃树木上形成完全覆盖的防火隔离区,满足所需的防灭火需求;拖管机构具有伸缩功能,这样在行进机构移动时可以使拖管机构依靠行进机构动能逐渐伸展实现整体管路的延长,大大增强防火作业效率,且通过将拖管机构不放置在行进机构上,从而降低行进机构质量,满足设备轻质的需求;在固化泡沫流经拖管机构内部的导流发泡组时能进行二次发泡,从而保证固化泡沫喷洒覆盖在树木上的防火效果。

    一种用于极松软煤层抽采钻孔的瓦斯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910703371.9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极松软煤层抽采钻孔的瓦斯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瓦斯收集筒体和抽放短管,所述瓦斯收集筒体包括上部半圆形筒体和下部半圆弧板,上部半圆形筒体与下部半圆弧板相对设置且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半圆形筒体包括内圆弧板和外圆弧板,内圆弧板、外圆弧板、两个弧形连接板和两个矩形连接板围成气室,所述内圆弧板上开设多个抽气孔,抽放短管外表面设有瓦斯浓度监测口,瓦斯浓度监测口与瓦斯浓度监测仪连接,在抽放短管内部与外圆弧板的外表面连接处装有筛网;抽放短管的另一端通过抽排管路与瓦斯抽排装置连通。其安装及拆卸方便,能有效降低喷孔发生时的瓦斯浓度,同时能对煤粉与瓦斯二次分离保证瓦斯的抽采效果。

    一种模拟采空区内防灭火材料滞留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2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4506.0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采空区内防灭火材料滞留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通过调整高温点位置,模拟采空区内不同高温区域;通过千斤顶调整,模拟不同煤层倾角下防灭火材料在煤块壁面滞留体积变化;通过调整模拟区煤块充填孔隙率,模拟不同注浆工况,实现不同采空区倾斜角度、不同的采空区内孔隙率、不同的防灭火材料粘度、不同高温点位置及其温度条件的模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红外热像仪能够对模拟区内煤块壁面滞留体积变化进行三维记录、对受高温影响下浆液流动时的热分布场进行记录;最终得出不同条件下,防灭火材料的时变特性及温变特性对防灭火材料滞留特性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为后续不同环境的采空区内采取对应的注浆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判定注浆效果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64066.7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判定注浆效果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支撑机构和数据处理装置;通过广角摄像头对钻孔内进行拍摄获得三维孔壁图,若拍摄过程中获取的三维孔壁图存在遮挡物,说明防污罩表面存在污染物,通过远程控制旋转壳闭合并进行冲洗清洁,这样就能持续保持广角摄像头拍摄到清晰的三维孔壁图,从而能准确地采集数据;另外本发明先获取未注浆前由浅到深的孔隙率,然后在探测注浆区域时,获取当前探测钻孔不同深度位置的孔壁平面图,并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后,能获取不同深度位置的剩余孔隙率和浆液充填率,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各个深度位置的注浆效果,进而能得出不同深度的注浆效果评价。

    一种现代化矿井火灾隐患智能化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7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53646.0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代化矿井火灾隐患智能化防控系统的搭建方法,包括建立矿井火灾隐患多维风险指标库;矿井火灾风险指标智能精确感知;矿井火灾风险信息智能处理与分级预警;矿井火灾智能管控;从而完成具有矿井火灾预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措施、智能化灭火和救灾于一体的综合性防灭火系统的搭建;通过以七个重点区域为划分依据,建立矿井火灾隐患多维风险指标体系和关联数据库,综合考虑了各系统间、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关联性,有效解决了矿井指标监测混乱及监测繁琐的问题;综合运用大数据算法对所监测的指标进行计算,达到了动态预警的效果,同时将不同区域的火灾范围有效联动,实现矿井防灭火精准化、对应化。

    一种抑制采空区煤升温氧化的灭火地雷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56633.3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采空区煤升温氧化的灭火地雷及其布置方法,灭火地雷包括内壳、内保温层、外保温层、三通管、气动开关、阀杆和蝶阀;其中内壳用于盛放液氮,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均起到降低内壳与外界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外保温层内在外界温度升高后气体受热膨胀增加的气压为气动开关的启动提供驱动力,气动开关通过阀杆与三通管内的蝶阀连接,当气动开关中的活塞杆受压移动时,其能带动阀杆转动,进而使蝶阀开启,此时内壳中液氮快速气化并经过三通管向周围喷出,使其能在采空区的煤处于升温氧化阶段即进行降温防止其发展成煤自燃,并且降温时无需从采空区外部铺设管道,从而避免了被下落的矸石砸毁的情况发生,最终保证对采空区的防灭火效果。

    一种防止极松软煤层钻孔施工过程中钻孔喷孔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245895.5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极松软煤层钻孔施工过程中钻孔喷孔的施工方法,通过测量煤体的峰值强度、抗拉强度和地应力等多个参数,利用推导的公式计算得出钻孔不发生喷孔失稳现象的临界钻孔直径,按照计算的临界钻孔直径施工一级钻孔之后,再向施工后的钻孔中注入固化材料,固结钻孔周围松散的煤体;当固结材料凝固后,在固结的区域施工二级钻孔(即瓦斯抽采钻孔),即完成一个瓦斯抽采钻孔的施工。同时,固化材料的扩散半径也能计算得出,既能防止固化材料固结的区域厚度不够,导致在瓦斯压力和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失稳现象,又能够节省固化材料;注浆压力则通过模拟软件模拟得出,防止注浆压力过大发生危险,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有限差分法与相似实验预测再生顶板漏风裂隙发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777410.2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限差分法与相似实验预测再生顶板漏风裂隙发育的方法,通过改变实体煤宽度,依据有限差分软件模拟巷道掘进面掘进过程中再生顶板的裂隙发育情况,确定实体煤宽度与裂隙发育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得出实体煤宽度与再生顶板关键块位置偏移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模拟结果制作关键块相似模型分别进行静荷载与动荷载作用下力学相似实验,从而确定关键块的蠕变特性曲线;然后通过改变关键块相似模型的旋转角度表征实际关键块的动态变化过程,确定旋转角度对再生顶板关键块蠕变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上述函数依据幂函数的特性求解出再生顶板关键块孔隙率随时间变化函数,最终根据多个函数拟合对再生顶板漏风裂隙的发育情况进行预测。

    一种确定关键块裂隙最佳胶结时间的再生顶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777977.X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关键块裂隙最佳胶结时间的再生顶板控制方法,采用先对所需控制的再生顶板及巷道进行多个物理参数的测量及计算;然后利用FLAC 3D模拟软件建立模拟巷道掘进面,根据模拟结果获得关键块位置以及应力集中分布情况;然后制作多个结构相同的关键块样,分别注入多种再生顶板胶结材料以及不同的胶结材料体积分数,并依次进行力学相似实验,确定最佳的胶结材料与胶结材料体积分数;进而得出注入胶结材料的初步时刻,对再生顶板关键块进行注浆,并实时检测再生顶板关键块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对关键孔隙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修正,最终获得修正后注入胶结材料的最佳时刻。因此能防止再生顶板结构再破坏;能保证对再生顶板的控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