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928187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6912.9
申请日:2015-09-15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6
CPC分类号: Y02E60/6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相H桥的电压电流转换开关,包括送端三相换流器和受端三相换流器;送端三相换流器中每相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连接点,以及受端三相换流器中每相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连接点,通过交流电缆连接;交流电缆包括第一极交流电缆、第二极交流电缆和第三极交流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相H桥的电压电流转换开关,减小了三极导线电压极性翻转时,直流电流的变化速率,同时也减小了极间电流转换开关需要断开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204928186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15102.1
申请日:2015-09-15
申请人: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 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MMC换流器的电网输电增容装置,包括送端电压源换流器、受端电压源换流器、送端电压电流调节器和受端电压电流调节器;送端电压源换流器接入送端交流系统和送端电压电流调节器之间,受端电压源换流器接入受端交流系统和受端电压电流调节器之间;送端电压电流调节器和受端电压电流调节器通过交流电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MMC换流器的电网输电增容装置,具备动态无功补偿、谐波治理等优点,为解决负荷日益增长与新建线路日趋困难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4928184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662969.5
申请日:2015-08-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矩阵控制的船用岸电电源系统,包括功率变换单元,接收功率单元驱动器的触发信号,实现对岸电电源输入整流-逆变控制;功率单元驱动器,用于接收单元控制器转发的PWM控制指令,实现对功率变换单元的统一PWM触发控制;单元控制器,用于采集信号的信号调理及控制保护动作触发,并转发中央控制器的PWM指令至功率单元驱动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实现岸电电源系统的系统控制,通过控制算法,发出PWM控制指令,并通过光纤发送至单元控制器;滤波装置,对岸电电源输入或输出进行滤波处理,满足岸电电源对供电谐波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岸电电源容量的灵活配置,提高电源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5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53118.5
申请日:2014-06-09
IPC分类号: H02J3/36
CPC分类号: Y02E60/6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直流输电系统包括主导换流站、风电场换流站、辅助换流站和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主导换流站用于整个系统直流电压的控制;风电场换流站负责汇集风电场群的有功功率;辅助换流站用于辅助实现系统直流电压的控制;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用于向其交流侧电网传输恒定的有功功率;所述辅助换流站和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均引入基于改进直流电压-有功功率下降调节特性的控制。本发明有益效果:用于任何运行工况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各换流站间的直流电压控制与有功功率分配,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各运行状态间的平滑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52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3118.5
申请日:2014-06-09
IPC分类号: H02J3/36
CPC分类号: Y02E60/6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直流输电系统包括主导换流站、风电场换流站、辅助换流站和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主导换流站用于整个系统直流电压的控制;风电场换流站负责汇集风电场群的有功功率;辅助换流站用于辅助实现系统直流电压的控制;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用于向其交流侧电网传输恒定的有功功率;所述辅助换流站和有功功率控制换流站均引入基于改进直流电压-有功功率下降调节特性的控制。本发明有益效果:用于任何运行工况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各换流站间的直流电压控制与有功功率分配,保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各运行状态间的平滑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0485091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296462.7
申请日:2015-06-02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李雪亮 , 张杰 , 孙东磊 , 牛志强 , 赵龙 , 张友泉 , 田鑫 , 曹相阳 , 牟宏 , 汪湲 , 王飞 , 时洪基 , 王绍灿 , 杨思 , 杨金洪 , 高效海 , 王轶群 , 杨斌 , 张丽娜 , 王晓燕
IPC分类号: G06F17/30
CPC分类号: Y04S10/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电网拓扑约束的节点负荷预测方法,将小域估计的思想引入立体化节点负荷预测体系之中,指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存在小域节点,考虑观测量间的关系,形成关联方程,直接利用电力系统支路上的量测,在立体化负荷预测模型中引入状态变量,从而提高负荷预测的鲁棒性。本发明计及电网拓扑约束,可有效计及电力系统中各负荷节点的牵制关系,并据此间接估计样本有效信息量较小的小域节点的负荷情况,从而提高小域节点的负荷预测精度;所提模型是一种普适模型,不仅适用于小域节点,对于正常系统仍然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为电力系统调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1002662.2
申请日:2017-10-24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高效海 , 牛新生 , 赵龙 , 王艳 , 张杰 , 刘晓明 , 田鑫 , 曹相阳 , 丛恒 , 朱毅 , 毕家升 , 王明明 , 杨斌 , 杨思 , 轩正杰 , 张丽娜 , 付一木 , 孙东磊 , 魏鑫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路计算的单点接入风电装机容量的估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并网点的等效短路阻抗和短路容量;步骤2、计算并网点的等效阻抗角;步骤3、确定并网点的功率因素角和电压波动;步骤4、计算并网点的接入风电装机容量。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的并网点,计算该点允许接入的风电装机容量,解决了以前单点接入风电时,无法确定最大接入风电装机容量的问题,从而能够较明确和直观的指导单点接入风电装机大小,保证了在风电接入的情况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64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26388.7
申请日:2017-08-22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9/00
CPC分类号: G16Z9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能源减排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系统总损耗ΔP计算模型;S2、建立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系统总损耗ΔP’计算模型;S3、根据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际参数分别代入直流/交流系统总损耗模型求解实际线路的总损耗ΔP和ΔP’;S4、将ΔP和ΔP’进行做差比较,按照当年份全国电力行业平均发电煤耗水平进行折算,得到能源减排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3689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677307.9
申请日:2017-08-09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孙东磊 , 牟宏 , 汪湲 , 贾善杰 , 孙伟 , 张伟昌 , 杨金洪 , 张杰 , 杨思 , 曹相阳 , 王轶群 , 付一木 , 李沐 , 田鑫 , 杨斌 , 王男 , 薄其滨 , 高效海 , 张丽娜 , 魏鑫 , 魏佳
C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F17/30303 , G06F17/30424 , G06F17/30539 , G06F17/30563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网发展专业的负荷分析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基础分析模块、分析预测模块和预测应用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构建预测基础数据库;基础分析模块基于预测基础数据库进行分析;分析预测模块接手数据与处理模块和基础分析模块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数据发送至预测应用模块。本发明可实现对涉及电网发展专业负荷需求分析的基础数据预处理、基础分析、分析预测以及预测应用,对全面分析电网负荷需求特性和基于此的电网规划等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0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364491.2
申请日:2015-06-26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H02H7/045
摘要: 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选择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电流间断角、波宽、波形畸变量、波形相关系数和励磁侧测量阻抗七个特征量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然后对变压器的各种运行状态进行训练,构造识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决策函数,当变压器发生事故后,保护装置采集系统采集来的数据计算得出七种特征量,带入决策函数中进行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判断。本发明既综合谐波制动,间断角,波形相似度等原理的优势,又避免其各自的局限,增加了涌流识别的可信度;算法可最终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避免了神经网络无法解决的局部最小问题;该方法不受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影响,不受模型参数制约,适用性强,灵活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