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登梯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93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95918.X

    申请日:2016-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3B27/02

    Abstract: 一种安全登梯。涉及供电领域,尤其涉及安全登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搬运,便于安装、拆卸的安全登梯。所述杆体组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底座上的梯杆,所述梯杆具有中孔,所述梯杆的内侧设有垂直方向上的滑槽一、外侧设有一对平行的垂直方向上的滑槽二,所述滑槽一位于一对滑槽二之间,所述梯杆的外侧均布设有若干挡片,所述挡片位于一对滑槽二之间;所述脚扣组件包括扣、滑撑和V形架,所述扣体的底部设有插片,所述滑撑呈U形,所述滑撑的U形口两端分别设在一对滑槽二内,所述扣体连接在滑撑的U形口的端部,所述滑撑的内侧设有球铰座,所述球铰座位于滑槽一内,本发明方便加工,操作可靠。

    一种升降式电缆井盖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0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12131.X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降式电缆井盖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盖体,所述盖体设在电缆井的井口;所述开启装置包括四组升降机构和一推车,所述井口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容置孔,四组升降机构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组件、电控箱、控制器和太阳能板,所述电控箱包括蓄电池,所述电控箱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控箱控制所述电机动作,所述太阳能板与井口的顶面平齐,所述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面设有呈矩形设置的四个行走轮。本发明方便加工,提高了安全性。

    一种采集终端通信接口带载能力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16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481261.5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终端通信接口带载能力测试系统,包括交直流测试电源、通信模块、纹波测试模块、杂音测试模块、直流电压检测模块、直流电流检测模块、负载切换控制模块、试验负载和上位机;交直流测试电源通过电源接口给测试系统和采集终端同时供电,通信模块、纹波测试模块、杂音测试模块、直流电压检测模块、直流电流检测模块、负载切换控制模块和试验负载分别与上位机双向连接,纹波测试模块、杂音测试模块、直流电压检测模块、直流电流检测模块、负载切换控制模块和试验负载分别通过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与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本发明考虑了测试的复杂性,利用通信连接、电气连接及测试连接将这些不同的测试设备和被测设备相关联,并考虑到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具有先进性和模块适应性。

    基于弹性环的铠装电缆小直径弯曲管状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8232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35879.2

    申请日:2013-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弹性环的铠装电缆小直径弯曲管状调节装置,它包括电缆进管口和电缆出管口,所述的电缆进管口和电缆出管口之间设置管状电缆弯曲机构;所述的管状电缆弯曲机构为:一固定半球扣合在一活动半球上,两半球之间设结合面旋转;所述的两半球之间设结合面旋转是指:固定半球的结合面处设置径向槽,活动半球的结合面处设置凸环,凸环外围是弹性环,弹性环置于径向槽中并与凸环固定。所述两半球结合面上设碰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铠装电缆或其他类型电缆在0-90度范围内的弯曲。

    一种GIS局部放电检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761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113229.1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局部放电检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标定数据集,标定数据集中数据基于GIS内预设位置;测量GIS实际局部放电在所述预设位置的实际波形振荡上升时间及实际最大幅值;将实际波形振荡上升时间、实际最大幅值与标定数据集中数据进行比较、计算,获取放电部位和强度。本发明具体可通过在预设位置放置传感器准确地测量标定数据集及实际局部放电的数据,不需在每个GIS间隔上配置两个传感器、且避免了首波起始时刻读取误差大的缺陷;后期通过简单的比较、计算获取放电部位和强度,不受图谱库的局限,克服了现有UHF法中模式识别无法准确给出放电强度的弊端,综上本发明可准确有效地检测局部放电的放电部位和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