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274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050534.0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B01J20/1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掺杂介孔材料Zr‑SBA‑15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络合剂与Zr(SO4)2络合后的配合物作为锆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在SBA‑15型介孔材料的制备基础上进行锆掺杂,从而制备制备出锆掺杂介孔材料Zr‑SBA‑15。本发明解决了Zr(SO4)2在水溶液中极易水解生成ZrO2从而导致制备的Zr‑SBA‑15结构不均一、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制备的Zr‑SBA‑15可作为吸附材料吸附水体中的PO43‑。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81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003644.5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聚氨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氟改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降低含氟单体的用量,在保证有两耐水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制备成本。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不步骤为:1)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2)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3)有机氟改性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4)HBPUF乳液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66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136801.X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助染作用的复鞣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材料,以水为溶剂,制得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然后利用单体与三羟甲基丙烷反应制备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最后将制得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以1﹕10~10﹕1的质量比复配得到具有助染作用的复鞣剂。本发明通过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复配制得一种具有助染作用的复鞣剂,将其在复鞣工序使用既可有效增加皮革的增厚率和物理机械性能,又能增加染料的上染率和染色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6265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508823.5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染色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先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二乙烯三胺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备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将所得产物用乙醇封端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进行封端,再将封端后得到的产物加入到聚氨酯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得到铸膜液,将铸膜液倾倒在基板上,浸于凝固浴中湿法成膜后烘干得即染色聚氨酯薄膜。该方法制备的薄膜因膜的组分引入了活性基团‑NH2,增多了染料的结合点,且在酸性溶液中,薄膜带阳电荷,有利于阴离子染料逐渐与薄膜中带正电荷的氨基(P‑NH3+)以离子键结合而发生染色作用,从而提高上染率和染色牢度。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设备要求低,易于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11832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54456.9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08G18/76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44 , C08G18/64 , C08G18/32 , C08G18/30 , C08G18/38 , C08G1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7671 , C08G18/12 , C08G18/4081 , C08G18/4238 , C08G18/4277 , C08G18/44 , C08G18/64 , C08G18/6511 , C08G18/664 , C08G18/7614 , C08G18/7685 , C08G18/2825 , C08G18/2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黄变的氟醇封端型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反应,加入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制得线性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与线性聚氨酯预聚体混合,搅拌反应,最后使用一元氟醇进项封端反应,制得超支化聚氨酯。与现有技术中的相比,本发明选择部分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极性较强的多元醇为原料,以超支化聚合物为结构骨架,将聚氨酯与有机氟合理地设计到超支化结构中去,将聚氨酯力学性能的优势以及含氟聚合物的耐候性能相结合,合成了一种支化型聚氨酯结构,不仅可以提高耐黄变性能,而且可以提高耐老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832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09906.3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44 , C08G18/48 , C08G18/10 , C08G18/32 , C08G18/76 , C08G18/73 , C08G18/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6674 , C08G18/10 , C08G18/4238 , C08G18/4277 , C08G18/44 , C08G18/4854 , C08G18/664 , C08G18/73 , C08G18/755 , C08G18/758 , C08G18/7621 , C08G18/7671 , C08G18/3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以部分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原材料制备一种耐黄变的混合二异氰酸酯型聚氨酯。该制备方法包括五个大的步骤,选择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以不同摩尔质量比混合制备聚氨酯,通过使用两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反应的活性不同,改变了分子结构的状态,减少了苯环具有的不饱和双键数量,降低聚合物因存在不饱和双键,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聚合物黄变的倾向,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单纯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的成本,同时达到工业级耐黄变性能的要求。本发明制得的混合二异氰酸酯型聚氨酯在保证聚氨酯膜良好耐黄变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粘合效果以及应用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753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2854.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09J189/06 , C09J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89/06 , C08K5/29 , C08K5/41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原蛋白类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来源于皮革废弃皮中的明胶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胀,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氯化钠得明胶水溶液;在多异氰酸酯基化合物中加入封闭剂,室温搅拌得到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向明胶水溶液中加入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常温搅拌获得胶原蛋白类胶黏剂,用于木材粘接。本发明不仅对皮革固体废弃物进行了高效利用,所获得的胶黏剂还具有性能优良、绿色环保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492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50534.0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B01J20/10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03 , B01J20/06 , C02F1/281 , C02F2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锆掺杂介孔材料Zr-SBA-15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络合剂与Zr(SO4)2络合后的配合物作为锆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在SBA-15型介孔材料的制备基础上进行锆掺杂,从而制备制备出锆掺杂介孔材料Zr-SBA-15。本发明解决了Zr(SO4)2在水溶液中极易水解生成ZrO2从而导致制备的Zr-SBA-15结构不均一、锆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制备的Zr-SBA-15可作为吸附材料吸附水体中的PO43-。
-
公开(公告)号:CN106475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57339.2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083 , B01J20/02 , B01J20/28047 , C02F1/281 , C02F2209/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锆含量锆基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是以ZrOCl2作为锆源,正硅酸乙酯作为硅前驱体,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P123)作为模板剂,在醇-水溶液中经水解、水热晶化、焙烧后制得一种高锆含量的Zr-SBA-15。本发明中所制备的Zr-SBA-15可作为吸附材料吸附水体中的PO43-。
-
公开(公告)号:CN10593667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395101.2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08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基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先对胶原蛋白进行溶解;随后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改性。本发明采用甲基丙烯酸酐接枝改性胶原蛋白,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更为温和;本发明所使用的仪器及药品,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本发明乙烯基胶原蛋白,为胶原蛋白自身成膜交联,以及与其他可反应高分子材料接枝交联等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