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20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1394.8
申请日:2015-06-28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IPC: A01N43/828 , A01P3/00 , A01N3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菌胺和噻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氰菌胺和噻酰菌胺的质量比为15:1~1:15。本发明对水稻稻瘟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联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氰菌胺和噻酰菌胺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氰菌胺与噻酰菌胺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氰菌胺和噻酰菌胺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770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35056.2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为15:1~1:15。本发明对水稻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联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异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38129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3526.7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由有效成分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与适宜的农用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菌剂剂型。本发明对小麦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之间联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硅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48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43926.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嘧菌胺和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为20∶1~1∶2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两药剂配合应用,能减少用药量,且井冈霉素为生物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嘧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3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3027.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氰氟草酯和澳桉酚的除草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氰氟草酯和澳桉酚的重量配比为1:1‑8;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显著减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减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15223.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甲嘧磺隆、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的除草组合物,甲嘧磺隆、氨氯吡啶酸和三氯吡氧乙酸的质量配比为1‑10:2‑20:3‑40;组合物可制备成农业上适宜的制剂用于杂草的防治。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扩大杀草谱,抑制外来入侵性杂草蔓延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572361.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莱氏绿僵菌Mr006产孢的培养基及其制剂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份数计,大米:20份‑60份;稻壳:10份‑20份;麦芽:2份‑4份;黄粉:8份‑16份;酵母粉:2份‑8份;水:30份‑60份;虫体冻干粉:1份‑2份;磷酸锌:0.1份‑0.2份;硫酸亚铁:0.05份‑0.15份;虫体冻干粉为草地贪夜蛾虫体冻干粉。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 Mr006的保藏号为CGMCC NO.40171,2022年5月9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针对一株来源于玉米田间草地贪夜蛾僵虫中分离的菌株Mr006进行了培养基的组分筛选、培养条件优化设计,以寻找出一种更好促进莱氏绿僵菌Mr006产孢的培养方法,为莱氏绿僵菌Mr006应用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9491.1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金龟子绿僵菌复壮方法,具体为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草地贪夜蛾幼虫,饥饿处理4‑7天后挑取活虫,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NG‑Ma040分生孢子用质量浓度0.01‑0.1%吐温‑80配成悬浮液,浓度调至1‑10×108个/mL,将饥饿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孢子悬浮液中浸10‑30 s,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培养箱中培养,待出现草地贪夜蛾僵虫后进行孢子分离及纯化。相较于活虫复壮法、虫尸复壮法,本发明提供的饥饿虫复壮法能更好恢复的产孢量,降低LC50值和LT50值,即恢复菌株毒力和侵染力,有效保护金龟子绿僵菌NG‑Ma040杀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213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1082268.6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嗪吡嘧磺隆和茚草酮的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嗪吡嘧磺隆和茚草酮,并且嗪吡嘧磺隆和茚草酮的质量配比为1‑30:1‑50。本发明的除草组合可用于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213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82250.6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环戊噁草酮和氟硫草定的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环戊噁草酮和氟硫草定,并且环戊噁草酮和氟硫草定的质量配比为1-20:1-20。本发明的除草组合可用于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