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29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07377.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单轨吊可行驶性评估及巷道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安装在单轨吊上的激光雷达、车载工控机、车载显示器、网络交换机和告警装置;车载工控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分别连接车载显示器和激光雷达;车载工控机连接单轨吊的驱动模块;激光雷达为采集激光点云数据的传感器,并实时向车载工控机输出采集到的激光点云数据;车载工控机实时接收并处理激光雷达采集到的激光点云数据,并将处理预测的结果进行对外输出,并操控驱动模块和告警装置。本发明构建了单轨吊前方区域可行驶性评估模型,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观测巷道围岩变化,实现了对巷道围岩状态的评估预测,为矿井集控中心提供预警信息,保障车辆在前方区域的安全行驶及人员、车辆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83866.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流态化无人反循环采煤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上回风巷中选定工作工位,将钻采一体机安装到工作工位并调试;步骤S2,通过钻采一体机的导孔钻机由上回风巷向下水平巷钻进反采钻孔;步骤S3,将钻采一体机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将导孔钻杆整体接入钻采一体机的反采钻机上;在下水平巷中对钻杆端部安装反采刀盘,反采刀盘反循环开采至上回风巷;同时,在导孔钻机上安装钻杆,并在下一工位导孔;步骤S4,卸下反采刀盘并带到下水平巷,然后重复步骤S3,直至完成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反采工作;步骤S5,将钻杆和反采刀盘卸下并固定在钻采一体机上再运送至下一个工作面,然后重复上述步骤S1至步骤S4以对煤层进行反循环开采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1424732.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7/002 , E21B47/04 , E21B47/017 , E21B17/10 , E21B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动进杆钻孔窥视仪,属于矿用钻孔窥视仪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控制主机、步进电机、主齿轮盘、副轮盘、自动调中机构、探头及拱形透明罩组成。探头安装在探杆端部,完成采集成像,且探头上方设拱形透明罩;探杆采用轮齿结构;探头所接探杆设弹性钢丝及弹性塑料膜,实现探头自动调中;主齿轮盘与步进电机相连,由步进电机带动其正反转实现探杆的进退;电机转轴上设转速传感器,通过测转速分析计算实现推进深度测量。本发明实现探杆的自动推进,匀速进杆,并利用转速—位移转化关系实现深度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整体结构简单,测量精度好,实现简单,能有效解决现有窥视仪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75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480829.9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大采高可增大的磨料射流采煤机,包括依次安装于机身内部的磨料射流发生器、电源箱、控制台和液压泵站,机身两侧各安装一个调高油缸和一截割臂,截割臂连接与其同侧的调高油缸的活塞杆,调高油缸均与液压泵站相连通,磨料射流发生器通过高压软管分别与两侧截割臂上的高压喷嘴I和高压喷嘴II相连通。采煤机在刮板机上往复行走时,采煤机滚筒破落煤岩,在喷嘴I、喷嘴II处形成高速磨料射流,所射出的高压磨料射流会在煤岩上切出两个断面,加之已经形成的下断面而使煤岩悬空,悬空的煤岩在煤层储能释放、开采扰动以及自重的作用下会自由下落。本发明的磨料射流采煤机开采煤层厚度大、适应性强、破岩能力强、产生的粉尘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81202.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磨料射流提高采煤机开采煤层厚度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刮板机和安装在刮板机上的双滚筒采煤机,所述双滚筒采煤机包括滚筒、截割臂、调高油缸和机身,机身上装载有磨料射流发生器,机身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截割臂,机身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调高油缸,调高油缸与其相对应侧的截割臂相连接,截割臂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滚筒,滚筒的圆柱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机械截齿,滚筒的圆柱外壁上还设置有两个高压喷嘴II,截割臂端部的一侧连接高压喷嘴架的一端,高压喷嘴架的另一端安装有高压喷嘴I,高压喷嘴架相对于截割臂的连接轴旋转,高压喷嘴I和高压喷嘴II均连接磨料射流发生器。本发明开采煤岩高度高、破碎煤岩能力强、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83376.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钻进式矿用巷道锚索安装设备,包括机架(1)、回转驱动机构(2)、轮组导向机构(3)、电磁吸合器(4)、锚形钻头(5)及锚索(6)。本发明借助回转架旋转带动装有锚索的导向筒旋转;借助橡胶导向轮旋转过程中与导向筒外壁的摩擦实现导向筒、锚索与锚形钻头的钻进。由于旋转架和橡胶导向轮的旋转由电机提供,驱动力较大,能够显著增加导向筒、锚索与锚形钻头的钻入能力,能够代替人工有效完成垮塌锚索孔下锚索工序。锚形钻头结构在钻入到锚索孔底部、抽拔导向筒时可提供较大轴向阻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底臌治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15484.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轨道,其沿着巷道设置;监测平台,其上设置有滚轮,其与轨道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其连接在监测平台内并与滚轮相连,用以驱动监测平台沿着轨道行走;激光雷达,其设置于监测平台的前端,用于采集巷道内的变形信息;控制器,其与激光雷达电连接,用于接收变形信息;无线通讯模块,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经过控制器的变形信息;通讯模组,其设于巷道内,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经过无线通讯模块的变形信息并将变形信息传输至地面数据中心;以及电池模组,其与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器电连接;该监测装置可以实时获取矿井下围岩变形情况,而且测量准确、精度高、节省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366350.4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表面粗糙度的表征方法和渗流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表征方法将粗糙轮廓线微段的高差、斜率作为判断标准,将对渗流过程中压力降影响不大的线段忽略,并结合轮廓峰密度、分形计盒维数等多种参数对粗糙度φ1、φ2进行描述,将其应用到非达西流区域公式中时,无论数学形式还是物理意义上都能够保持一致;通过新的表征方法和公式的建立,使得非达西系数β和裂隙粗糙特性建立联系,该方法突出了沿水流方向的粗糙特性对流体流动过程中压力降的影响;通过对渗流试验系统的特别设计,可以准确测量隙宽变化,结合预制的不同裂隙面,可以研究无量纲量AD、BD与粗糙度参数φ1、φ2的具体函数形式及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92119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67158.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试样渗流传热过程中水岩界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装置。通过液体恒压恒流高精度注入系统和冷驱热水流恒温控制系统向对流换热系数测试系统注入恒温恒流的水流,再通过对流换热系数测试系统测量水岩界面对流换热系数h,在测量时与之有关的变量,如流量、进口水温Tin2、裂隙初始隙宽b0、裂隙隙宽变形Δb、试样外表面温度T0都能按实验者要求设定,试验测量的变量,如出口水流量Q、裂隙出口水温Tout、裂隙内沿程水温Tf、裂隙内表面温度Ti都能被精确测量,最终计算得到对流换热系数h。本发明控制变量更加精确,可以通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得出某种状态下的对流换热系数h的数值,并能够研究h与不同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211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67157.2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试样渗流传热过程中水岩界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方法。通过液体恒压恒流高精度注入系统和冷驱热水流恒温控制系统向对流换热系数测试系统注入恒温恒流的水流,再通过对流换热系数测试系统测量水岩界面对流换热系数h,在测量时与之有关的变量,如流量、进口水温、裂隙初始隙宽b0、裂隙隙宽变形Δb都能按实验者要求设定,试验测量的变量,如出口水流量Q、裂隙出口水温Tout、裂隙内沿程水温Tf、裂隙内表面温度Ti都能被精确测量,最终计算得到对流换热系数h。本发明控制变量更加精确,可以通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得出某种状态下的对流换热系数h的数值,并能够研究h与不同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