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05127.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4W28/08 , H04W40/02 , H04W52/02 , H04B10/2575 , H04L12/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无线融合网络资源分配机制以及收益计算方法,本发明将无线节点以光网络单元ONU为中心进行基于负载均衡的区域划分,并在区域内采用面向业务优先级的路由规划方法,实现了网络的负载均衡和业务Qos的保障;通过区域负载量与阈值的比较,将低负载区域内的光网络单元ONU和无线节点协同休眠,同时将原休眠区域内受影响的业务进行负载转移,相对于大多只进行ONU休眠的机制,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本发明将休眠区域受影响的业务进行负载转移,并基于业务优先级完成重路由,在节能的同时保障了业务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6180.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1R31/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相关装置,该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解析智能变电站的SCD文件,建立二次系统中每个二次设备的邻接表;基于多个所述邻接表和二次系统的告警信息,构建可疑故障元件的故障元件集;基于预设的故障特征信息和所述故障元件集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输出发生故障的所述可疑故障元件。本公开通过邻接表和skyline查询相结合的故障定位法确定一个故障元件集,再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对故障元件集内的可疑故障元件进行精准定位。减少了关联度低的故障特征信息对故障定位的干扰,凸显了关联度高故障特征量的价值,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83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7364.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4L41/22 , H04L41/14 , H04L41/044 , H04L41/08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SCD文件的交换机和配线架IED的可视化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SCD文件中扩展描述,引入交换机和配线架的IED模型,自定义逻辑节点类如NPTD,实现了IED物理端口的详细信息记录。同时,通过修改SCD文件结构,增加了IED间二次物理回路的关联描述,以及IED的多个PhyConn属性,从而建立了二次虚回路与二次物理回路的直观联系。该方法能够准确展示智能变电站内IED之间的通信路径,包括交换机和配线架的连接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ED模型智能对虚回路进行描述无法满足运维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2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5004.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远动配置的校核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在IEC61850通讯标准下的SCD文件;根据预设映射规则,将SCD文件转换为在IEC60870‑5‑104通讯标准下的文件,得到目标SCD文件;将目标SCD文件通过远动装置发送至主站,在主站生成第一记录文件;将目标SCD文件发送至监控后台,在监控后台生成第二记录文件;至少将第一记录文件和第二记录文件输入至离线处理工具,以对第一记录文件和第二记录文件进行比对校验,得到校验报告;根据校验报告,确定监控后台与远动装置是否对点正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变电站远动对点工作大多采用手动对点导致调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679110.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远动装置101通道串口线驳接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具有第一侧壁和顶壁,下壳体具有第二侧壁和底壁,且在底壁上具有细线导槽和压接头,该压接头具有安装板和封边。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对接固定在一起时,封边位于上壳体的第一缺口、以及下壳体的第二缺口处,用来封堵驳接器。网线通过第一凹槽进入驳接器内,而网线细线依次通过细线导槽、第二凹槽和封边上的开口穿出驳接器。本发明的驳接器安装在运动装置屏内的防雷器与101通道网线之间,用于解决网线受到外力易损坏折断、以及在自环试验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58063.7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10kV刀闸二次回路培训演示装置及其校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可移动的支架和演示板,演示板上设置有电气图展示区、器件展示区、操作区和功能校验区,功能校验区上设置有刀闸合闸校验模块、刀闸分闸校验模块和异常校验模块,电气图展示区上设置有刀闸二次控制回路和外部闭锁回路,操作区设置有用于控制刀闸二次控制回路和外部闭锁回路运行的操作开关。该装置通过电气图展示区、器件展示区、操作区和功能校验区能够将刀闸分合操作所需的开关和操作等元器件平铺展示在同一平面上,结合电气图展示区上展示的刀闸二次控制回路和外部闭锁回路进行同步分析,能够准确模拟刀闸分合操作中二次回路,并展示给学者,提供直观的培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66938.3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阻测量仪,应用于二次电流回路,包括:箱体和面板,所述箱体内部配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的线路为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回路;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箱体,所述面板上设有位于正中间的显示模块、设于所述显示模块左侧的电阻阻值监测口,以及位于所述显示模块下方的操作按钮;所述电阻阻值监测口为六个试验插孔,分别连接于待测三相电流回路的每一相。通过所配置的六个试验插孔,可同时测量三相电流回路的电流电阻,供测量人员进行三相对比及判断,克服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测量耗时长及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升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605127.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4W28/08 , H04W40/02 , H04W52/02 , H04B10/2575 , H04L12/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无线融合网络资源分配机制以及收益计算方法,本发明将无线节点以光网络单元ONU为中心进行基于负载均衡的区域划分,并在区域内采用面向业务优先级的路由规划方法,实现了网络的负载均衡和业务Qos的保障;通过区域负载量与阈值的比较,将低负载区域内的光网络单元ONU和无线节点协同休眠,同时将原休眠区域内受影响的业务进行负载转移,相对于大多只进行ONU休眠的机制,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本发明将休眠区域受影响的业务进行负载转移,并基于业务优先级完成重路由,在节能的同时保障了业务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898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393683.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网故障恢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业务特征和节点可靠性的电力通信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基于智能电网业务的业务特征对由于底层网络出现故障而导致的不可用的智能电网业务按照经济损失进行排序;基于底层节点的可替代率计算底层节点的可靠性,并进行排序;按照步骤S1的排序依次恢复智能电网业务,在恢复每个智能电网业务时,按照步骤S2的可靠性排序依次恢复虚拟节点及其虚拟链路。本发明通过业务特征以及节点的可靠性来对电力通信网的故障进行恢复,能够减少被恢复的智能电网业务再次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且能够提升故障恢复率和电力通信网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5572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631794.4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7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诊断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网络内在特征的电力通信网探测站点选择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构建探测站点与阴影节点模型;S20.基于动态路由特性、探测路径的重叠特性及最大故障数量特性,分析电力通信网的特性和探测站点选择策略,从步骤S10中所述阴影节点集合中选择第一个探测站点加入到探测站点集合中;S30.以最小化阴影节点集合为目标,从阴影节点模型SN中选择下一个网络节点作为探测站点;S40.基于最大故障数优化探测站点集合。本发明基于网络内在特征分析、优化得到探测站点集合,通过选择最少的网络节点作为探测站点,可以通过发送探测监控到所有网络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实现以最少的探测站点达到最好的探测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