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262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80004998.7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13/06 , G02B27/0018 , G02B27/4211 , G02B27/4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光学系统,是包括具有由q根衍射轮带构成的衍射光栅的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和光阑的摄像光学系统,其中,所述至少1个衍射光栅透镜中设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是最靠近所述光阑的透镜面,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轴侧起计数的第一个、第二个、第m-1个、第m个的所述衍射轮带的宽度分别为P1、P2、Pm-1、Pm时,满足3<m≤q的至少1个m会满足下述(算式3)。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654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80003303.9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13/0055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栅透镜,具有透镜基体和在所述透镜基体的表面所设置的衍射光栅,该衍射光栅包括:含有在宽度方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的多个环带、和分别位于所述多个环带间的多个段差面,所述多个环带的至少一个在宽度方向的全域具有透光性,在所述至少一个环带中,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之中至少一方的端部附近的透光率,比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的透光率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49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362.X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7 , G01C3/32 , G02B7/34 , H04N5/23212 , H04N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镜头光学系统,其具有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所述第1区域使第1波段的光透过,所述第2区域使所述第1波段的光透过,具有相对于由透过了所述第l区域的光线产生的对焦特性而使对焦特性不同的光学特性,所述第3区域使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光透过;摄像元件,通过了所述镜头光学系统的光入射到该摄像元件,具有多个第1、第2、第3像素;和微透镜阵列,其配置在所述镜头光学系统与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使通过了所述第1区域的光入射至所述多个第1像素,使通过了所述第2区域的光入射至所述多个第2像素,使通过了所述第3区域的光入射至所述多个第3像素。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10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80003986.2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5/1871 , G02B13/18 , G02B27/4211 , G02B27/4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栅透镜具有:透镜基体(171);衍射光栅,其设置在所述透镜基体(171)的表面,该衍射光栅包含多个衍射段差、和由所述多个衍射段差之中邻接的一对所分别夹隔的多个同心圆状的轮带,并且,所述透镜基体(171)由在使用波长λ下具有折射率n1(λ)的第一材料构成,所述衍射光栅与空气接触,在所述多个轮带之中的至少1个中,在内侧周边邻域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凹部(11)和凸部(12)的一方,在外侧周边邻域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所述凹部(11)和所述凸部(12)的另一方,所述衍射段差(14)的设计段差长设为d,m设为衍射级次,满足以下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47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588.0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5/1871 , G02B5/1895 , G02B13/18 , G02B27/4211 , G02B27/4216 , G02B27/4277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栅透镜是具备了透镜基体、设置于透镜基体的表面且以基本形状为基准的多个衍射阶差、和分别被衍射阶差夹持的多个衍射光栅的衍射光栅透镜,透镜基体由在使用波长λ下具有折射率n1(λ)的第1材料构成,衍射光栅与空气相接触,将衍射阶差的设计阶差长设为d、且m设为衍射次数时,满足以下的关系。多个环带分别在半径方向上包括中央部和夹持中央部的一对端部,在多个环带中的至少1个环带中,在一对端部的一方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凹部(18)和凸部(19)中的一方,在一对端部的另一方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凹部和凸部中的另一方,衍射光栅的2种衍射阶差(17A、17B)中的一方被设置在与基本形状的设计波长λ0下的相位差为2nmπ以外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369463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80001620.1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13/003 , G02B13/04 , G02B13/18 , G02B27/4211
Abstract: 在使用了衍射光栅的透镜等的光学元件中,通过考虑衍射间距和衍射段差来减小衍射效率的角度依存性。具体而言,在光轴(10)附近具有第一衍射光栅形状部(20)的光学元件上被覆保护膜(14),且在远离光轴(10)的保护膜(14)的表面具有第二衍射光栅形状部(21)。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721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80035660.1
申请日:2007-1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1/0228 , G02B5/1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测定方法及其测定装置,通过检测出由摄像镜头即衍射光学元件会聚的任意波长范围的衍射光甚至是微弱的衍射光,而能容易且准确地评价点光的光量、衍射效率及光轴方向上的亮度分布。从白光光源(11)射出的光通过波长带通滤光器(12)后,用针孔狭缝(13)对光进行限制。该光通过准直透镜(14)成为平行光后,入射到摄像镜头即衍射光学元件(16)中。从该衍射光学元件射出的光在会聚成点光(17)后,被显微镜(18)放大并投影到CCD(19)上。用距离变更部件(56)改变该CCD和该衍射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后,用该CCD测定出光轴方向上的亮度分布。还测定出垂直于光轴的面内亮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41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80002941.1
申请日:2008-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27/0037 , G02B27/4211 , G02B27/4216
Abstract: 在形成有非球面形状的且具有正光焦度的折射透镜中,在该折射透镜的一面形成衍射光栅。为了平衡地降低像场弯曲和色像差,使衍射光栅的环形带间距构成得满足下述条件式(1):其中,Λmin为最小环形带间距(12),m为衍射级次,vd为透镜基材材料的d线下的阿贝数,λ为波长,f为有效焦点距离,hmax为形成有衍射光栅的面的有效半径(13)。
-
公开(公告)号:CN101595413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880002941.1
申请日:2008-0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95 , G02B27/0037 , G02B27/4211 , G02B27/4216
Abstract: 在形成有非球面形状的且具有正光焦度的折射透镜中,在该折射透镜的一面形成衍射光栅。为了平衡地降低像场弯曲和色像差,使衍射光栅的环形带间距构成得满足下述条件式(1):0.21m2νdλ(f/hmax)<Λmin<0.30m2νdλ(f/hmax)(1)。其中,Λmin为最小环形带间距(12),m为衍射级次,νd为透镜基材材料的d线下的阿贝数,λ为波长,f为有效焦点距离,hmax为形成有衍射光栅的面的有效半径(13)。
-
公开(公告)号:CN202815253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267570.3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66 , G02B5/1876 , G02B5/18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衍射光学元件,其包括由第1光学材料构成并在表面具有衍射光栅的基体、和由第2光学材料构成并以覆盖衍射光栅的方式设置在基体的光学调整层,通过衍射光栅的前端的包络面是曲面,光学调整层从包络面起在法线方向上具有均等的厚度。该衍射光学元件能抑制色相不均、因热冲击引起的裂纹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