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7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047646.8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伸缩的转向装置具备:马达;能够伸缩的转向轴;管,其将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与伸缩的转向轴一起移动;和驱动力传递部,其将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管。驱动力传递部具有:驱动力变换部件,其将马达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直线驱动力;和连接部件,其将驱动力变换部件与管连接,连接部件构成为在二次碰撞时通过经由转向轴和管承受的冲击力而断裂,以解除连接。

    转向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7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062311.3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伸缩的转向装置包括:马达;可伸缩的转向轴;管,其将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与伸缩的转向轴一起移动;能量吸收部件,其与管连接;和可动部件,其与能量吸收部件连接,且通过马达的驱动力移动,由此使管移动。能量吸收部件具有将马达的驱动力从可动部件传递至管且使管移动的刚性,在二次碰撞时,通过经由转向轴和管承受的冲击力来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

    转向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6587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474557.3

    申请日:2015-08-05

    Inventor: 石村匠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在所述转向装置中,在由施力部件(80)施力的限制部件(70)处于通过外管(12)的第一开口(51)而插入至内管(11)的第二开口(52)的插入位置的状态下,限制内管(11)的旋转。在二次碰撞时,在内管(11)移动而使得转向柱(8)收缩时,第二开口(52)的驱动边缘部(55)克服施力部件(80)地,将限制部件(70)向从第二开口(52)退避的位置驱动。

    转向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144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909736.5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转向装置(1)包括:能够朝轴向X移动的上护套(10)、固定于上护套(10)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车体侧的第二限位部件(42)。第二限位部件(42)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的锁定解除时,移动在轴向X上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的进出位置,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锁定时,移动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转向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914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09736.5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转向装置(1)包括:能够朝轴向X移动的上护套(10)、固定于上护套(10)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车体侧的第二限位部件(42)。第二限位部件(42)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的锁定解除时,移动在轴向X上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的进出位置,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锁定时,移动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转向装置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06834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171711.X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容易地将施力部件后组装的转向装置。使第二齿形成部件的旋转与紧固轴的旋转连动的连动机构包括:对第二齿形成部件朝锁定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与紧固轴一体旋转并使第二齿形成部件位移至解锁方向的解除部件。施力部件包括:以从一端直至另一端包围解除部件的方式延伸的弹簧部、与解除部件的凸起部的外周的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钩扣、以及与第二齿形成部件的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钩扣。在组装时为对紧固轴带来轴力的状态下且使紧固轴相比基于操作杆的通常操作范围NA更朝向锁定侧旋转位移的状态下,第二钩扣从第二卡合部向施力方向F1的相反方向F2隔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