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曲率截面筒体精确辊弯成形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68795.7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曲率截面筒体精确辊弯成形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其先获取目标筒体的辊弯成形的工艺参数,然后根据工艺参数进行筒体辊弯回弹仿真,确定回弹补偿误差影响因素,之后设定多组不同的预设影响因素值,进行不同圆弧段辊弯成形回弹仿真,拟合仿真结果得到回弹补偿误差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回弹补偿误差量表达式修正回弹补偿方程,结合工艺参数对目标筒体的精确辊弯成形进行精确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多次筒体辊弯回弹仿真,分别确定回弹补偿误差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回弹补偿误差量大小,最终得到回弹补偿误差量表达式以修正回弹补偿方程,以消除回弹补偿产生的误差,使筒体成形满足期望的精度要求。

    一种焊接缺陷成因诊断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635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323505.2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缺陷成因诊断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通过建立模糊诊断规则及成因诊断神经网络数据库,并将二者结合共同进行缺陷诊断,其先基于传统的模糊规进行了前项扩展并加入了阈值,用从模糊诊断规则中选择出来的样本规则进行模糊推理,若存在实际可信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样本规则,则可以根据该样本规则得到目标诊断结果,若不存在则利用成因诊断神经网络进行补充处理,以得到理想的目标诊断结果。相比于传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本发明将模糊规则和神经网络两种理论相结合,即具备模糊推理能够处理不确定性知识的优点,也具备神经网络自学习、高效高精度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推理过程的可靠性,更加适用于焊接这种多影响因素的场景。

    罐体焊接点位姿规划方法、焊接工作站、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42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435785.1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罐体焊接点位姿规划方法、焊接工作站、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罐体的截面曲线并得到焊接轨迹,建立截面数学模型并对所述焊接轨迹进行离散化,以得到焊接点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焊接点位置坐标获取所述焊接点处的焊枪姿态的表达式,对所述焊接点位置的焊枪姿态进行规划;建立变位机转角的数学模型,以获取对任一焊接点位置处焊接时所述罐体所需转动的角度;获取基于机器人语言的焊接点定义与焊接运动指令,进行对所述罐体焊接的运动仿真;本申请与人工示教的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实现焊接时机器人位姿的精确调整。

    焊缝熔透性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56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78417.0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焊缝熔透性判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焊缝熔池图像样本;建立初始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其中,初始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及全连接层;将多个焊缝熔池图像样本输入至初始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对应的焊缝熔透性判定结果作为样本输出,训练初始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得到训练完备的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通过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处理焊缝熔池图像,将判定焊缝熔透性的问题,转化为根据焊缝熔池图像确定焊缝熔透性的问题,不仅充分利用了焊缝熔透性判定模型对图像处理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判定焊缝熔透性的客观程度。

    一种异形截面筒体辊弯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83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00947.2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截面筒体辊弯成形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通过获取的板料参数、目标筒体形状及设备参数,先得到加工时两个侧辊所需要达到的多个位移量,然后结合板料参数为每个侧辊位移量分别匹配一个辊弯加载速度,再进行加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仅实现了任意异形截面筒体的加工,还为不同的侧辊位移量分别匹配了一个合适的辊弯加载速度,即对筒体上不同曲率的弧段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使辊弯成形的过程更加准确,降低了板材回弹等因素对加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成形均匀性和精度。

    复合脉冲焊接方法、焊接系统、焊机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08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713129.2

    申请日:2020-07-22

    Inventor: 宋燕利 王德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脉冲焊接方法,包括在焊接过程中形成具有复合脉冲周期的焊接电流,复合脉冲周期包括依次进行的启弧阶段、燃弧阶段和短路阶段,启弧阶段具有启弧基值电流和高频脉冲电流复合的启弧电流,燃弧阶段具有燃弧基值电流和低频脉冲电流复合的燃弧电流。熔滴过渡方式为短路过渡与脉冲过渡的交替进行,鱼鳞焊缝波纹宽度在1.5~2.3mm之间,此时得到的焊缝外观质量最高。整体的燃弧阶段的能量消耗为常规的CMT周期燃弧阶段的70~80%。

    一种罐体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21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219785.7

    申请日:2020-03-25

    Inventor: 宋燕利 王德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体用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电加热带、卡钳、温控器、两个变位机和铰链,两个电加热带均环绕罐体设置,两个电加热带分布在焊缝的两侧,电加热带的两侧边设置有卡钳,卡钳的一端均可操作性地夹紧电加热带的侧边,卡钳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滚轮,电加热带上连接有铰链,铰链远离电加热带的一端固定设置,通过温控器控制电加热带的加热温度,实现罐体焊前预热、焊中保温及焊后热处理,整个热处理过程中罐体不需要转移,电加热带通过卡钳连接第一滚轮并且电加热带通过铰链拉紧,使电加热带不会随着罐体一起转动,加热均匀稳定,并且与电加热带相连的设备不会打结,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一种铝合金构件电磁脉冲快速固溶-时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68023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142566.0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构件电磁脉冲快速固溶‑时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铝合金构件或坯料放置于脉冲电场中通电加热至固溶温度以上,使铝合金构件或坯料第二相快速溶解,再以大于等于80℃/s的速率将铝合金构件或坯料急冷至室温,使其形成过饱和固溶体;S2、将经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构件或坯料放置于脉冲磁场中进行磁脉冲快速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时长为1‑12h,使已固溶的溶质原子从基体形核、析出,形成弥散分布的析出相。本发明可以进行快速固溶‑快速时效处理,使铝合金构件综合性能得到提升,并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种电磁处理调试金属工件硬度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97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246817.X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处理调试金属工件硬度分布的方法,制备与待处理工件的材料性能完全相同的样品,测量静态磁滞回线,确定脉冲磁场的频率和脉冲磁场的处理方向后,将工件放入脉冲磁场处理,同时加载脉冲电流,最后进行退磁处理。本发明在金属工件外形和宏观尺寸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下,仅将金属工件置于特定脉冲磁场和电场中,通过调整合适的磁场和电场工艺参数,改变材料内部的位错密度分布形态,从而改善工件材料微观组织、改善工件硬度分布情况,从而提升其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钛合金电磁冲击强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51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83295.4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电磁冲击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待处理钛合金材料上取样,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其初生α相的取向;步骤2、统计材料金相中初生α相的体积百分比及其尺寸分布情况,根据其初生α相的含量及其尺寸分布情况确定电磁冲击处理参数;步骤3、将待处理钛合金材料装夹到电脉冲处理设备上,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沿着钛合金材料的初生α相的伸长方向通脉冲电流,进行电磁冲击处理,脉冲电流的频率为0~100Hz,电流密度为20~600A/mm2,脉冲数为1~100个,处理完成后将材料冷却至室温。该方法将钛合金中的初生α相进一步球化,且使其晶粒变得更细小。该方法节能、环保、用时少,而且可以达到传统变形加热处理达不到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