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3408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828394.9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敏碳纳米管制备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述涂料包含组分及各组分质量分数为0.2%~1.5%的光敏碳纳米管、40~70%的光固化树脂、1%~3%光引发剂与约10~30%活性稀释剂。其制备方法为通过含有双键的光敏单宁酸对碳纳米管非共价键改性,向其表面引入双键得到光敏碳纳米管,将其按比例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经预烘、光固化,得到光敏碳纳米管改性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本发明所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了光固化活性基团,能极大的改善碳纳米管在光光固化树脂中的分散性能,还赋予了碳纳米管光固化特性,使其能够与光固化树脂中的双键共同发生固化交联,提高了界面粘结力,改善了涂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888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70560.6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亲性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管杂化体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粒子,并将其应用于制作葡萄糖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体的制备、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构建两大步骤。利用双亲性大分子的组装驱动力实现大分子与碳纳米管一步共组装,制备出聚合物-碳纳米管杂化体。此杂化体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的同时,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大的表面积;因此,将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能有效负载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纳米粒子,制得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此外,该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易于集成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可有望用于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99890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62229.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GO)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聚赖氨酸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GO制得GO悬浮分散液,超声处理;将聚赖氨酸溶液加入到GO悬浮液中溶解,并加入苯甲酸酯类作为油相,超声处理;将样品置于水浴中之后浇注得到未交联的膜;将未交连的膜浸渍于含交联剂的溶液中一段时间使其交联,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最后将膜干燥,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赖氨酸膜。该Pickering乳液制备聚赖氨酸多孔膜的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对设备要求低,水溶液稳定性高,多孔结构均一,易规模化,在医药行业、废水处理、水体杀菌、食品防腐、催化、重金属离子的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6987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17443.1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90/04 , C08F230/04 , C08F226/12 , C08F220/06 , C08F2/48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分子自组装制备水分散性量子点标记分子印迹纳米粒子的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生命健康、自组装等科技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疏水相互作用对量子点进行表面双键改性,提供荧光来源的同时充当交联剂,然后利用双亲大分子、双键改性量子点、模板分子、光引发剂的共组装得到水分散性的量子点标记分子印迹纳米粒子,通过光交联稳定其结构。制备的该纳米粒子可用于水相中对模板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与检测。该发明结合了纳米材料大比表面积、分子印迹技术选择性好和量子点荧光性能稳定的优点,可以对实际样品中微量的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进行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快速检测,尤其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分析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81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468402.4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403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分子印迹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和化学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领域。石墨烯与乙烯基芳香化合物通过非共价作用得到乙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再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GR/MIPs)。GR/MIPs修饰的电极,与参比电极、对电极一起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形成基于石墨烯分子印迹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的优点:石墨烯与乙烯基芳香化合物只需按比例混合,即可通过非共价作用得到乙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且不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同时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基于该石墨烯分子印迹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对模板分子具有快速响应、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21865.3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纳米银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印刷应用,该绿色环保的纳米银为单宁酸‑纳米银,所述的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和印刷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纳米银、去离子水、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超声分散均匀,即得到纳米银导电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机将纳米银导电墨水在基材上喷印10‑150层,并置于100‑200℃下烧结60‑200min,得到方阻为2‑500Ω/□的导电图案。该单宁酸‑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制备工艺简单,无有毒试剂或溶剂的使用,绿色环保,对设备要求低,导电性好,易规模化,在印刷电路板、电子射频标签、传感器、柔性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4325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8392.X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20/18 , C08F220/28 , C08F220/60 , C08G59/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8 , C08F2220/1833 , C08G59/686 , C08F2220/281 , C08F220/60 , C08F2220/18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简单自由基共聚合成含咪唑环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潜伏性环氧固化促进剂同时增韧环氧树脂。首先,将咪唑接在大分子链上可以通过位阻效应降低咪唑环的催化活性,以达到潜伏性的目的;其次,丙烯酸酯分子链会参与到环氧固化网络的形成,在环氧基体中形成微相分离改善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具有增韧效果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促进剂,可将咪唑类催化DGEBA/MHHPA固化体系的固化温度提高至180℃左右,且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85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97986.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无锡创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C08K3/04 , C08K5/3477 , C08K7/14 , C08K9/04 , C08L2205/06 , C08L6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酚醛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先将石墨烯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单宁酸后调节pH反应一段时间得到改性石墨烯,再将改性石墨烯利用球磨工艺添加到酚醛模塑料配方中最后混合塑化制得石墨烯改性酚醛模塑料。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石墨烯改性酚醛模塑料,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烯在酚醛模塑料中分散性差的问题,提升石墨烯与酚醛树脂之间的化学作用,最终提升模塑料的机械性能。此外,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的模塑料的力学性能优异,弯曲强度可达200-220MPa,冲击强度可达10-12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250摄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880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105291.0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63/02 , C08K9/04 , C08K3/04 , C08F220/32 , C08F22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共聚物修饰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以石墨烯为原料,采用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乙烯基咔唑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得到双亲聚合物;将氧化石墨烯和双亲聚合物共同分散在溶剂中,加入水合肼还原得到双亲聚合物修饰石墨烯。该操作过程简便,易于大批量合成。所制备的双亲聚合物修饰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能好,能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大大提高,其中拉伸性能提高超过了30%,弯曲性能提高超过了50%。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92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57407.9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活性双亲聚合物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首先以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电活性双亲无规共聚物,以食品安全及生物医药中的常见检测物为模板分子,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分子印迹电活性聚合物胶束,通过电沉积、电聚合以及模板分子的洗脱,得到电活性双亲聚合物分子印迹传感器。本发明制备的电活性双亲聚合物分子印迹传感器对模板分子具有优异的灵敏性和识别能力,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可多次反复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