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72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11561.X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压强度300MPa以上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各组成成分以质量份计算:水泥100份,掺合料15~70份,纳米材料1~5份,降粘剂1~20份,砂110~290份,纤维20-50份,高效减水剂2~5份,粉体分散剂0.1~0.5份,水15~25份。本发明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能,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85℃~90℃热养护后抗压强度达300MPa以上、抗折强度大于55MPa,此外还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以及超高耐久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990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9256.7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聚氧亚甲基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新型聚氧亚甲基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步法纺丝技术,选用含有结晶抑制剂的聚甲醛原料,且对其抗拉强度及冲击性能提出了要求,通过控制纺丝温度,保持较低的前纺速度,并控制初生纤维的静停条件与后道牵伸工艺,辅以高压热处理工艺,制备出高强高模的聚氧亚甲基(POM)纤维。本发明所述聚氧亚甲基纤维的制备方法不需要通过聚合工艺控制共聚单体的含量,且未对设备提出过高要求,即得高强高模的POM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77164.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制备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100份、矿物掺合料25~100份、高性能减水剂2.1~3.5份、膨胀剂5~10份,调凝剂0.12~0.2份、增强剂2.5~4份、砂100~160份、纤维1.5~3份、水18~30份;所述矿物掺合料为高铝固废与CaO在800‑900℃下共烧后骤冷处理的产物。所述低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抗压强度和拉伸性能,同时大比例的高铝固废取代现有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部分水泥与全部硅灰,大幅降低了水化反应过程中水泥和硅灰带来的较大的化学收缩,提升了基体体积稳定性。大量的使用了高氧化铝含量的固危废弃物,降低生产建造成本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固危废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59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24012.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远程泵送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本发明所述超高远程泵送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机制砂、碎石、功能助剂、减水剂及水,所述功能助剂由无机磷酸盐、有机膦酸盐、消泡剂按质量比30~60:30~60:5~10混合而成,所述减水剂为由多支化强极性单体、不饱和功能单体K、不饱和吸附单体L和端烯基聚醚M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获得的多支化强极性减水剂。本发明所述超高远程泵送机制砂高强混凝土中不仅降低了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限制,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好、粘度低、易泵送。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4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52202.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胶凝材料700~1300份,密度梯度骨料700~1000份,微尺度连续剂5~10份,功能梯度分层剂2~5份,纳米功能材料0.1~0.5份,减水剂7~15份,水190~235份,聚合物纤维0.5~1份,钢纤维50~250份。本申请通过微尺度连续剂与功能梯度分层剂复配实现对钢纤维及轻质骨料的有序化调控,从而实现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在一维厚度方向上的连续梯度变化;本申请的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不存在常规梯度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冷缝连接,整体性更好,并且简化了施工工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混凝土构件一侧要求防火/保温,异侧要求结构荷载的应用场合,可真正意义上实现结构‑防火/保温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068181.3
申请日:2020-10-08
Applicant: 四川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跨线桥梁防护装置及其防撞加固方法,所述混凝土跨线桥梁防护装置的结构组成包括栓钉、防撞层;所述的栓钉采用植筋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跨线桥梁侧面与底面,栓钉连接所述防撞层和混凝土跨线桥梁;所述防撞加固方法工艺简便,对跨线桥梁破损小,避免影响跨线桥梁原有的承载能力,可在不封闭桥下交通的情况下开展工作,施工快捷;且可以避免防撞层与跨线桥梁之间出现脱空,在相同强度的条件下,防撞层的厚度更小、自重更轻,对跨线桥梁上的荷载增幅很小。当发生撞击时,超高性能混凝土防撞层首先受到撞击,可以增大冲击动能的耗散,有效缓冲撞击力,即使在极端撞击下,可保证破损部分不坠落、跨线桥梁不垮塌,避免二次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45670.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型水泥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外加剂以通过硅烷偶联剂进行疏水化处理的改性水化硅酸钙为壳层,以醇胺脂肪酸酯为缓释疏水组分,经皮克林乳液法形成;通过皮克林乳液法制备了醇胺脂肪酸酯核心、早强无机材料(改性水化硅酸钙)壳层的核壳功能型杂化材料,改善了醇胺脂肪酸酯与水化产物之间的相容性,控制了醇胺脂肪酸酯在水泥浆体中的释放节奏,实现了水化硅酸钙晶种与醇胺脂肪酸酯型控释材料的有益效果的协同,可同时改善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增强水泥基材料微结构抗渗性,并具备一定的强度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1627118.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物相稳定性的流变学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不含纤维和粗骨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定屈服应力、剪切速率‑时间等简单易得的流变参数,使用理论模型拟合内部结构恢复指数和弛豫时间等指数,即可评价包含纤维和粗骨料在内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物相稳定性。该评价方法与当前评价物相分布的破坏法与非破坏法相比,仅通过早期塑性阶段的流变指数即可评价超高性能混凝土硬化后的物相稳定分布程度,评价周期极短;且所需的屈服应力、剪切速率‑时间参数容易测得的,无需复杂程序处理,仅通过单一理论模型即可完成评价,相对传统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71107.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压增韧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受压增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包括胶凝材料、刚性弹性体、柔性弹性体、聚合物乳液、纤维、黏度控制剂、减水剂、粗骨料、水;所述纤维为钢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混合物,钢纤维与聚合物纤维的体积比为0~1.2:0.5~1.8;所述刚性弹性体为金属弹簧,所述柔性弹性体为塑胶颗粒,所述聚合物乳液为氯丁乳胶、丁苯乳胶、丁腈乳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基体~增韧体协同增韧的受压增韧设计方法,实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中弹性段、微裂纹扩展段和主裂纹扩展与破坏阶段的全方位受压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2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93207.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26 , C04B28/04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120/06 , C08F220/10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包括聚合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及微界面强化剂,所述聚合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混合;所述微界面强化剂选自纳米硅灰石、碳酸钙晶须、硫酸钙晶须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混合;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增韧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时,聚合单体在引发剂和交联剂的作用下在水泥混凝土中原位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其中聚合单体占水泥质量的1%~5%。采用本发明所述复合增韧材料制得的混凝土在提高抗弯应力及断裂能的同时,不影响或不降低抗压强度,改善现有混凝土材料抗折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