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9381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10280780.1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属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包括发酵设备组,所述发酵设备组包括发酵池和吊装在发酵池内的发酵罐,发酵罐由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罐盖组成,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底部,在便于出料的同时,要求一个或多个发酵罐与发酵池组合使用,因此也就能随意增减发酵罐数量,藉此调整生产规模。基于罐-池组合的发酵系统除规模可调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节省人力,降低运行成本,使大规模生产得到了保障。

    一种发酵罐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744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280790.5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罐以及与该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下半部固定有两个同心的支承轴。与所述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同轴的半瓦和半瓦支架,两半瓦的高度和轴向间距足够容纳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发酵罐底部,不仅能够实现一池多罐的灵活发酵模式,为出料也带来了方便。发酵完成后,发酵罐被吊起,罐内水分由罐盖缝隙沥出并回流至发酵池;沥水后再将发酵罐吊起至运输车上方,打开罐盖,快速发酵后的秸秆便在重力作用下倾斜而下。这种罐盖设计虽然有诸多优势,但装料时却不是十分方便,与之配套的旋转底座则恰好能克服这一问题。

    一种干湿耦合沼气发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6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8664.6

    申请日:2012-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湿耦合沼气发酵装置,包括干发酵池和湿发酵池,湿发酵池位于干发酵池内;干发酵池上设有干发酵池气阀、干池进料口和排渣口,干发酵池底部设有通向干发酵池上部的回液管,回液管上设有渗出液回喷泵,回液管上设有喷头;干发酵池底部设有硬质透空衬板,硬质透空衬板将干发酵池分割为上部的上气室和下部的下气室,干发酵池内设有贯穿硬质透空衬板的干池循环管和湿池循环管,干池循环管上端位于上气室、下端位于下气室,湿池循环管上端位于湿发酵池内、下端位于下气室;湿发酵池上设有湿池进料口和搅拌轴装置。整个发酵过程发酵温度稳定,可提高单位质量原料的产气率,可提高反应器池容产气率,且可降低反应器发酵周期。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93817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80780.1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属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包括发酵设备组,所述发酵设备组包括发酵池和吊装在发酵池内的发酵罐,发酵罐由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罐盖组成,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底部,在便于出料的同时,要求一个或多个发酵罐与发酵池组合使用,因此也就能随意增减发酵罐数量,藉此调整生产规模。基于罐-池组合的发酵系统除规模可调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节省人力,降低运行成本,使大规模生产得到了保障。

    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051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1133503.3

    申请日:200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它是将含尘浓度为0.04-1kg/m3的粉煤灰,在气体流量为0-1800m3/h的速度下送入负极高压静电分离器中,由于粉煤灰中炭与无机灰份的电性差异,在负极静电场中运动轨迹的不同,分别向相反方向偏移,被吸附到极性相反的极板上,而实现粉煤灰中炭粒与无机灰粒之间的分离。该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能将粉煤灰含量从9.05%降为1.20%,脱炭率为86.74%,产率为38.86%。

    一种自身源纳米气泡循环厌氧发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4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24158.2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身源纳米气泡循环厌氧发酵系统,包括厌氧发酵模块和纳米气泡制备模块;厌氧发酵模块,用于发酵产生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氢气的沼气;纳米气泡制备模块包括气体分离器和纳米气泡发生器;沼气经所述气体分离器,分离得到甲烷、以及不含甲烷而含有二氧化碳、氢气的杂气;杂气经所述纳米气泡发生器制备得到纳米气泡,纳米气泡输送至厌氧发酵模块,与发酵原料混合进行厌氧发酵。本申请以自身源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为源头,并将甲烷分离,采用去除甲烷后的杂气(主要为二氧化碳)制作纳米气泡,将其补充到厌氧发酵模块中,达到了提高沼气产量同时循环提纯甲烷的效果,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外排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种自身源纳米气泡循环生物制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4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24234.X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身源纳米气泡循环生物制氢系统,包括生物制氢模块和纳米气泡制备模块;生物制氢模块,用于发酵产生含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气体Ⅰ;纳米气泡制备模块包括气体分离器和纳米气泡发生器;气体Ⅰ经气体分离器,分离得到氢气、以及不含氢气而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Ⅱ;气体Ⅱ经纳米气泡发生器制备得到纳米气泡,纳米气泡输送至生物制氢模块,与发酵原料混合发酵产氢。本申请以自身源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为源头,并将氢气分离,采用去除氢气后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制作纳米气泡,将其补充到生物制氢模块中,达到了提高生物氢气产量同时循环提纯氢气的效果,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外排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种利用秸秆、根茬燃烧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311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4631.5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秸秆、根茬燃烧防治土传病害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农田中开挖多条呈阵列分布的阴燃沟,在阴燃沟内填充作物根茬和/或秸秆,在阴燃沟上侧设置多孔盖板,并在多孔盖板上依次覆盖作物根茬和/或秸秆、以及土壤,然后采用拱棚覆盖形成密封空间;S2.在拱棚外侧,燃烧作物根茬和/或秸秆,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通入阴燃沟内对周边土壤进行增温;S3.最后停止向阴燃沟内通入高温烟气,然后点燃阴燃沟内的作物根茬和/或秸秆,并保温一定时间,完成对土传病害的灭杀。本申请可以充分利用农田充足的农作物秸秆根茬资源而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达到农业生产的绿色防控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