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9381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10280780.1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属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包括发酵设备组,所述发酵设备组包括发酵池和吊装在发酵池内的发酵罐,发酵罐由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罐盖组成,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底部,在便于出料的同时,要求一个或多个发酵罐与发酵池组合使用,因此也就能随意增减发酵罐数量,藉此调整生产规模。基于罐-池组合的发酵系统除规模可调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节省人力,降低运行成本,使大规模生产得到了保障。

    一种发酵罐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6744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280790.5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罐以及与该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下半部固定有两个同心的支承轴。与所述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同轴的半瓦和半瓦支架,两半瓦的高度和轴向间距足够容纳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发酵罐底部,不仅能够实现一池多罐的灵活发酵模式,为出料也带来了方便。发酵完成后,发酵罐被吊起,罐内水分由罐盖缝隙沥出并回流至发酵池;沥水后再将发酵罐吊起至运输车上方,打开罐盖,快速发酵后的秸秆便在重力作用下倾斜而下。这种罐盖设计虽然有诸多优势,但装料时却不是十分方便,与之配套的旋转底座则恰好能克服这一问题。

    一种促进秸秆木质纤维素分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47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51106.0

    申请日:2011-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秸秆木质纤维素分解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切碎后在烘箱中于55~65℃放置5~7h,先用粉碎机粉碎至160~200目,再用纳米球磨机粉碎2~8h即可。本发明方法能够较彻底的打破秸秆木质纤维素结构,使秸秆的粒度在纳米级以上,从而利于之后进行的酶解反应,使酶解反应中的还原糖浓度显著提高,高达16mg·ml-1。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93817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80780.1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一种发酵罐及包含该发酵罐的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属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秸秆气肥联产系统包括发酵设备组,所述发酵设备组包括发酵池和吊装在发酵池内的发酵罐,发酵罐由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罐盖组成,罐体上方设有吊钩和出气口。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底部,在便于出料的同时,要求一个或多个发酵罐与发酵池组合使用,因此也就能随意增减发酵罐数量,藉此调整生产规模。基于罐-池组合的发酵系统除规模可调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节省人力,降低运行成本,使大规模生产得到了保障。

    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051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1133503.3

    申请日:200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它是将含尘浓度为0.04-1kg/m3的粉煤灰,在气体流量为0-1800m3/h的速度下送入负极高压静电分离器中,由于粉煤灰中炭与无机灰份的电性差异,在负极静电场中运动轨迹的不同,分别向相反方向偏移,被吸附到极性相反的极板上,而实现粉煤灰中炭粒与无机灰粒之间的分离。该粉煤灰静电脱炭方法及装置能将粉煤灰含量从9.05%降为1.20%,脱炭率为86.74%,产率为38.86%。

    一种秸秆制氢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54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051107.5

    申请日:2011-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制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秸秆粉碎至粒径330~420nm后加入到100~200mLpH4.8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再加入125~225mg纤维素酶,在40℃~60℃条件下振荡反应40~60h,振荡速度135~165rpm,得反应料液a;用碱液把料液a调至pH为6~8,然后加入产氢培养基,接种15~30%处于生长对数期的培养的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25~35℃、光照强度2000~4000lux,24h后即可产氢,产氢持续时间6~10天。该方法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使光合生物制氢成本大大降低,实现能源产出和废弃物利用双目标。

    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31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64439.X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及其配套装置。为将秸秆更高效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获得沼气燃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与辅助发酵料投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厌氧发酵,收集沼气;产气高峰过后结束发酵,发酵物料全部放出。还提供了实现所述方法的配套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其特征是,发酵罐罐壁上设置有与罐内空腔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端口位于发酵液液面之下,下端口靠近发酵罐底部;循环管内设有循环泵。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克服秸秆好氧堆肥过程中的臭气污染和直接厌氧发酵中存在的酸化、结壳以及所产气体中甲烷成份少的缺点,装置结构简单、发酵能力强。

    一种发酵罐及其旋转底座

    公开(公告)号:CN10196744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0790.5

    申请日:2010-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4 C12M23/50 C12M23/52 C12M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罐以及与该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发酵罐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设置在罐体底部,罐体下半部固定有两个同心的支承轴。与所述发酵罐配套的旋转底座,包括两个同轴的半瓦和半瓦支架,两半瓦的高度和轴向间距足够容纳发酵罐。罐盖设置在发酵罐底部,不仅能够实现一池多罐的灵活发酵模式,为出料也带来了方便。发酵完成后,发酵罐被吊起,罐内水分由罐盖缝隙沥出并回流至发酵池;沥水后再将发酵罐吊起至运输车上方,打开罐盖,快速发酵后的秸秆便在重力作用下倾斜而下。这种罐盖设计虽然有诸多优势,但装料时却不是十分方便,与之配套的旋转底座则恰好能克服这一问题。

    一种光合细菌制氢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1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64440.2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氢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光合细菌制氢方法。所述方法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对光合细菌体照射制氢。采用LED灯作为光合细菌产氢光源,LED光谱带使用寿命长、光衰减缓慢、安装方便、易于控制,能为光合细菌提供稳定、均匀的光源;LED耗电量少,节约制氢成本;单色光源LED灯较之白炽灯,对光合细菌产氢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31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64439.X

    申请日:2009-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及其配套装置。为将秸秆更高效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获得沼气燃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气肥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与辅助发酵料投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厌氧发酵,收集沼气;产气高峰过后结束发酵,发酵物料全部放出。还提供了实现所述方法的配套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其特征是,发酵罐罐壁上设置有与罐内空腔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端口位于发酵液液面之下,下端口靠近发酵罐底部;循环管内设有循环泵。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克服秸秆好氧堆肥过程中的臭气污染和直接厌氧发酵中存在的酸化、结壳以及所产气体中甲烷成份少的缺点,装置结构简单、发酵能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